作者简介:赵兰静,女,1985年生,学士,技师,主要从事临床检验诊断学研究。
研究血清胃蛋白酶原(PG)和抗幽门螺杆菌(Hp)IgG抗体对消化性溃疡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2007年10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在上海华东疗养院体检时发现的消化性溃疡115例作为溃疡组,其中胃溃疡65例,十二指肠溃疡50例。对照组为同期健康体检者,共90名,其中男女比例及年龄均与溃疡组匹配。采用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PGⅠ、PGⅡ,并计算两者比值(PGⅠ/PGⅡ,PGR),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受检者血清进行抗Hp IgG抗体检测。
结果溃疡组中,PGⅠ和PGⅡ水平分别为(180.14±20.56)和(24.98±10.14)ng/mL,PGR为7.87±1.29,PGⅠ、PGⅡ及PGR明显高于对照组(
异常血清PG和抗Hp IgG抗体与消化性溃疡密切相关,并且可以作为消化性溃疡早期的筛查指标。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serum pepsinogen (PG) and anti-
A total of 115 peptic ulcer patients (peptic ulcer group) were found by attending physical examination from October 2007 to December 2012 in Huadong Sanatorium of Shanghai, including 65 cases of gastric ulcer and 50 cases of duodenal ulcer. A total of 90 healthy subjects were enrolled as controls, and the sex and age ratios were the same with those in peptic ulcer group. The levels of serum PGⅠ and PGⅡ were measured by latex-enhanced immunoturbidimetry, and the PGⅠ/Ⅱratio(PGR)was calculated. The serum anti-Hp IgG antibody was determined b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ResultsIn peptic ulcer group, the serum levels of PGⅠand PGⅡand PGR were (180.14±20.56) ng/mL, (24.98±10.14) ng/mL and 7.87±1.29, respectively, 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
The serum PG and anti-Hp IgG antibody are related closely with peptic ulcer changes, and they can be used for the early screening of peptic ulcer.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消化性溃疡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我国是一个消化性溃疡高发国家。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 pylori, Hp)感染与消化性溃疡密切相关[ 1, 2],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 PG)是胃肠道黏膜细胞分泌的胃蛋白酶前体,血清PG浓度的变化反映胃肠道黏膜病变程度及功能变化[ 3]。PG与Hp是当前消化科与生化免疫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主要集中在与胃癌的关系,与消化性溃疡的关系报道较少,并且评价不一。本研究通过联合检测血清PG与抗Hp IgG抗体,旨在探讨PG和Hp感染对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意义。
选取2007年10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在上海华东疗养院体检时通过胃镜检查发现的消化性溃疡115例作为溃疡组,男54例,女61例,年龄34~68岁(平均年龄45岁),其中胃溃疡65例,十二指肠溃疡50例。所有消化性溃疡患者均是体检时首次发现,未经任何治疗。有些病例在体检之前曾有食欲减退、腹部不适、消化不良等症状,但未予重视,直至体检时才发现。对照组为同期健康体检者,共90名,男42名,女48名,年龄34~68岁(平均年龄45岁),其中男女比例及年龄均与溃疡组匹配。对照组血液生化检查及胃镜检查均无明显异常,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及消化道疾病史。
抽取空腹静脉血4 mL,室温静置30 min后离心,-20 ℃保存血清。采用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PGⅠ、PGⅡ,并计算两者比值(PGⅠ/PGⅡ,PGR),试剂由日本荣研化学株式会社生产,检测仪器为OLYMPUS AU5400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对受检者血清进行抗Hp IgG抗体检测,试剂盒购自上海晶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血清抗体滴度≥20 kU/L为Hp阳性,<20 kU/L为Hp阴性。
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两组间的PG值用
对照组中抗Hp IgG抗体阳性17例,阴性73例,阳性率为23.3%;而溃疡组中抗Hp IgG抗体阳性89例,阴性26例,阳性率为77.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将溃疡组与对照组看做一个整体,按照是否感染Hp分为Hp阳性组(106例)和Hp阴性组(99例),比较两组间的PGⅠ、PGⅡ和PGR。结果表明,Hp阳性组PGⅠ、PGⅡ及PGR水平显著高于Hp阴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 表2。
![]() | 表2 Hp阳性组与Hp阴性组PG水平比较(![]() |
PG是胃特异性产生的胃蛋白酶前体,根据其生化和免疫学特性差异,分为PGⅠ与PGⅡ2个亚型。PGⅠ主要由胃腺的主细胞和黏液颈细胞分泌,PGⅡ由胃体和胃底黏膜的主细胞、黏液颈细胞、贲门腺和幽门腺的黏液细胞以及十二指肠上段的Brunner腺分泌。生理状态下,大部分PG分泌进入胃腔,少部分进入血循环,而血清中的PG可被检测[ 4]。
以往血清PG检测主要是通过ELISA和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是近年来临床应用较多的新型PG检测法,该法操作简便、准确、省时,可批量上机检测,特别适合具有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大中型医院作为PG检测的首选方法[ 5, 6]。本研究通过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血清PG,结果表明溃疡组PGⅠ、PGⅡ显著升高,由于PGⅠ升高较PGⅡ明显,因此PGR亦明显升高。我们分析,消化性溃疡的发生与胃酸分泌增加关系密切,PG对胃黏膜损伤比较敏感,一旦胃黏膜屏障功能被胃酸破坏,则导致PG进入血循环增加,血清PG检出值显著升高,尤其是PGⅠ。这与国内黄语嫣等[ 7]的研究结果相一致。这表明在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血清PGⅠ对溃疡病情更具有提示意义。万佳蔚等[ 8]利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检测了93例胃溃疡患者血清PG水平,结果显示PGⅠ和PGⅡ较对照组显著升高,他们认为血清PGⅠ与PGⅡ的变化对消化性溃疡的早期提示具有重要意义。费凤英等[ 9]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比较了145例不同胃部疾病患者的血清PG,结果表明PG变化与胃黏膜功能密切相关,可以作为胃部疾病早期筛查的重要依据。华嘉临等[ 10]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分析了9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和52名健康者的血清PGⅠ、PGⅡ和PGR,结果表明血清PGⅠ和PGⅡ升高提示患消化性溃疡风险显著增加。吴圆圆等[ 11]研究表明,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PGⅡ升高明显,PGR下降,与本研究结果不一致。分析其原因可能为:由于血清PG水平受种族、饮食和溃疡病变严重程度的影响,不同民族和地区的人血清PG水平会有较大的变化;另外不同的研究中病例组和对照组样本数,性别、年龄构成亦有差异;同时和所用试剂、操作方法以及结果判断造成的误差有关。这些因素都可能引起研究结果的不同。
自从Hp在人胃黏膜中被分离出后,人们对它进行了大量研究。目前临床检测Hp最常用的免疫学方法是利用ELISA检测血液中抗Hp IgG抗体,其敏感性和特异性高。本研究采用此法检测抗Hp IgG抗体,结果显示Hp不仅存在于健康人群,亦广泛存在于消化性溃疡群体中,但是溃疡组Hp感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这表明Hp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密切相关。Hp主要致病机制包括:Hp分泌的尿素酶分解尿素产生氨与二氧化碳,导致胃内酸碱度改变,在胃酸及胃蛋白酶的作用下形成溃疡;Hp释放的磷脂酶与蛋白水解酶破坏细胞膜屏障作用;空泡毒素损伤胃十二指肠黏膜细胞,改变胃环境;Hp阻抑胃酸对胃泌素分泌的负反馈作用,造成长期胃泌素增高,使胃酸分泌增加;Hp引起全身免疫反应和慢性炎性反应[ 12]。
在本组未经治疗的消化性溃疡患者中,抗Hp IgG抗体阳性率为77.4%,与文献报道大致接近。梁景云[ 13]的检测结果表明,胃部疾病中抗Hp IgG抗体阳性率为85.02%,健康对照组为6.31%,认为Hp感染与胃溃疡等病变的发生关系密切。张杰等[ 14]的研究表明,消化性溃疡治疗前抗Hp IgG抗体阳性率为89.47%,治疗后阳性率下降至39.47%,认为Hp感染对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比较Hp阳性组和阴性组的PGⅠ、PGⅡ及PGR,我们认为血清PG与Hp感染关系密切,Hp感染者的血清PG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生理状态下少量PG能够进入血循环,在溃疡早期Hp通过多种机制破坏胃黏膜屏障,导致PG大量进入血循环,出现高PG血症,但是随着病变加重,胃黏膜细胞广泛萎缩、肠化生以及不典型增生时,PG分泌量随之减少。这提示血清PG水平能较早地反映胃黏膜功能状态。孙丽萍等[ 15]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Hp感染者的血清PGⅠ与PGⅡ均显著高于非感染者。赵素萍等[ 16]通过分析比较Hp感染与PG水平间的相关性,认为Hp阳性组的PGⅠ、PGⅡ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但PGR无明显差异。陶伟等[ 17]研究认为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清PGⅠ、PGⅡ均升高,并且PGⅡ升高更明显。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本研究仅检测了HP IgG类抗体,未能提示近期感染,对康复期的患者,体内还可能存在高滴度的抗体,造成假阳性。有研究证实,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和/或空泡细胞毒素A阳性的高毒株Hp在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及胃癌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18, 19],本研究未检测Hp高毒株抗体亦是一大不足,有待于在后续的研究中予以重视。
综上所述,PG、Hp与消化性溃疡关系密切。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的重要因素,血清PG水平变化反映胃肠黏膜功能变化。由于受样本量的限制以及测试方法不尽相同,本研究结果与其他学者研究结果存在差异。虽然目前胃镜与病理是诊断消化性溃疡的金标准,但胃镜活检是有创检查,在平时体检中患者依从性普遍较差。本研究结果表明在消化性溃疡的早期筛查中,血清PG和抗Hp IgG抗体检测具有重要的提示作用,因此当血清PG与抗Hp IgG抗体检测结果异常时,建议患者行胃镜检查,以便明确诊断。由于我们缺少相关的病理资料,因而未能结合病理结果进行分析,这也是本研究的缺陷。我们将在以后的工作中完善相关资料的收集,以取得满意的诊断效果,从而更深入地研究PG与HP的关系。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
[1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