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张兴锋,男,1977年生,学士,主管技师,主要从事临床生化检验工作。
建立玉溪市健康儿童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的参考区间。
方法从实验室信息系统中导出2009至2013年包含Cys C的体检儿童生化筛查组合检测数据,通过排除条件(严重的全身性疾病、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年龄≥16岁、血清标本为溶血、黄疸或乳浊,家庭住址非玉溪籍者)筛选出16 715名正常体检儿童,其中男性8 951名、女性7 764名。Cys C测定采用液相透射比浊法。运用SPSS 19.0软件和Excel 2003对结果进行统计处理。
结果16 715名健康儿童血清Cys C水平呈正偏态分布,经对数转换后呈正态分布,按文献方法和结合临床实际分为1~29 d、1~3个月、4~11个月、1~2岁、3~15岁5个年龄组。5组男性lgCys C水平均值分别为0.265、0.182、0.072、-0.032、-0.070 mg/L,女性分别为0.270、0.184,0.080、-0.039、-0.068 mg/L;各组男、女性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儿童血清Cys C参考区间与性别无密切相关,但不同年龄之间变化较大。临床应用Cys C评价儿童肾功能时应考虑年龄因素。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Cys C)是一种非糖基化的碱性小分子蛋白质,可自由通过肾小球并被近曲小管降解、重吸收且不被肾小管分泌,其个体血液中的水平含量稳定,被认为是早期反映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的敏感指标[ 1, 2, 3]。目前Cys C已大量用于临床肾功能损伤评价[ 4, 5, 6, 7, 8, 9]。有文献报道血清Cys C水平不受个体肌肉含量的影响,其诊断特异度、敏感度和准确性优于血清肌酐,能较好地用于评价儿童肾功能[ 10] 。儿童肾功能评价较为复杂[ 11],因为儿童是包括新生儿到青少年的特殊群体。正常儿童肾功能是一个连续的生长发展过程,肾功能的正常与可能异常存在交叠区间。因而需对儿童不同年龄段血清Cys C水平进行分析。检测Cys C的主要方法是散射比浊法和透射比浊法,前者需在特定蛋白仪上检测,后者因可在生化仪上测定而在国内应用较广[ 12]。合适的参考区间是临床决策的重要手段和依据。由于测定Cys C的方法尚未标准化[ 13],各厂家试剂不同、种族不同等,目前给出的Cys C参考区间尚不一致。国内尚缺乏大样本标准化的Cys C参考区间调查,有关儿童Cys C水平透射比浊法参考区间的报道更是少见。建立适合本地区儿童的Cys C参考区间对于科学合理评价肾功能有重要意义。进行标准设计的大样本儿童血清Cys C参考区间调查是理想方法,但往往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不易开展,而探索利用已有的实验室信息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LIS)数据建立参考区间可能是值得研究的替代方法[ 14, 15, 16]。我们按一定标准从医院LIS数据库中筛选出大样本参考人群,调查分析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儿童血清Cys C水平的变化,建立玉溪市儿童的血清Cys C参考区间。
Cys C是玉溪市人民医院生化筛查组合的常规项目之一,被应用于体检、门诊患者和住院患者的初筛而非专用于疑似肾脏疾病者。利用LIS数据库的“数据导出”功能以Excel 2003的格式导出2009至2013年的29 779名包含Cys C的体检儿童生化筛查组合结果数据,按如下标准筛选参考人群:排除严重的全身性疾病、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年龄≥16岁,血清标本为溶血、黄疸或乳浊,家庭住址非玉溪籍者。筛选后最终得到16 715名正常体检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每个细分年龄、性别组人数均≥120例,符合国际临床化学联合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clinical chemistry,IFCC)和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指南规定的参考区间估算至少应需120例对象的要求[ 17]。
仪器使用Modular DPP全自动生化分析仪(Roche公司);试剂、校准品、质控品均由北京利德曼公司生产。试剂盒线性范围为0~6 mg/L。
1.质量控制 仪器经校准后每日用双水平室内定值质控血清测定,检测项目在控,日间变异系数( CV)<5%。
2.检测方法 采用含惰性胶体促凝剂真空管采集静脉血2 mL,室温静置至少30 min,800× g离心5 min分离血清,采用液相透射比浊法测定Cys C。样本采集后8 h内完成检测。
采用SPSS 19.0软件结合Excel 2003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用P-P图对总体样本做正态性分析,性别间有无差异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各年龄组之间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对16 715份血清Cys C数据采用P-P图进行正态性检验,结果显示其呈非正态分布,见图1;经对数转换后,图形成接近45度的直线,即基本服从正态分布,见图2。
lgCys C在所有男、女儿童人群中的均值分别为0.026、0.029 mg/L,总体上男、女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847, P>0.05);各年龄组男、女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故本研究中儿童血清Cys C参考区间不再考虑性别因素的影响。
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总体上2岁前相邻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102.33, P<0.05),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3~16岁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综合分析后最终将对象分为5个年龄组:1~29 d、1~3个月、4~11个月、1~2岁、3~15岁。5组男性lgCys C水平分别为0.265、0.182、0.072、-0.032、-0.070 mg/L,女性分别为0.270、0.184、0.080、-0.039、-0.068 mg/L,各组男、女性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t值依次为0.174、0.362、1.957、0.445、-0.093, P均>0.05)。5组合并男、女性后lgCys C均值分别为0.222、0.166、0.100、0.059、-0.010 mg/L。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总体上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298.785, P=0),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lgCys C随年龄变化的趋势显示2岁前血清Cys C水平变化较大,其中1个月内婴儿的Cys C水平最高,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降低,3岁以后至15岁总体趋于稳定。
Cys C经对数转换后基本符合正态分布,故lgCys C的参考区间可用{Invalid MML} ±s表示,换算后不同年龄儿童血清Cys C的参考区间分别为l~29 d:1.09~2.59 mg/L;1~3个月:0.76~2.28 mg/L;4~11个月:0.62~1.74 mg/L;1~2岁:0.51~1.35 mg/L;3~15岁:0.40~1.10 mg/L。见表2。
![]() | 表1 男童和女童各年龄组结果比较 |
![]() | 表2 不同年龄儿童血清Cys C参考区间(mg/L) |
进行标准设计的大样本儿童血清Cys C参考区间调查是理想方法,但往往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不易开展。利用已有的LIS数据建立参考区间可能是值得探索的替代方法。国外已有不少文献基于数据挖掘,利用筛选出医院患者数据建立了相应的参考区间。根据IFCC推荐,参考区间的有效测算至少需有120例研究对象。这样能保证即使在使用非参数统计的条件下仍有95%可信区间。本研究利用LIS数据库的“数据导出”功能导出2009至2013年生化筛查组合结果,根据筛选标准得到16 715名正常体检儿童作为参考人群,筛选标准应尽可能排除影响Cys C水平的病例。初始细分的16组中每个细分年龄及性别组远远超过120名。Cys C检测值经对数转换后基本服从正态分布,故LgCys C的95%可信区间可用{Invalid MML} ±s表示。建立参考区间还必须考虑有无分区的必要。Lahti等[ 17]的方法和结合临床实际是决定各年龄组是否需单独分区或合并成新的大组设立参考区间的较为科学客观的依据。Cys C与性别、年龄之间的关系还有争论。有部分文献表明,血清Cys C水平几乎不受年龄、性别、肌肉、体重等因素的影响;也有一些文献认为年龄、性别等可影响血清Cys C水平[ 11, 14, 15]。本研究结果显示儿童血清Cys C水平与儿童特定年龄密切相关。2岁前血清Cys C水平变化范围较大,其中1个月内婴儿的Cys C水平最高,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降低,在3岁之后至15岁与年龄关系不大,总体趋于稳定。Cys C水平在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本研究结果显示Cys C的参考区间分别为l~29 d:1.09~2.59 mg/L;1~3个月:0.76~2.28 mg/L;4~11个月:0.62~1.74 mg/L;1~2岁:0.51~1.35 mg/L;3~15岁:0.40~1.10 mg/L。Finney等[ 11]报道英国儿童Cys C水平参考区间:<1岁(79例)为0.59~1.97 mg/L,1~16岁(182例)为0.50~1.27 mg/L,并认为Cys C评价儿童GFR优于肌酐。Randers等[ 14]报道137例丹麦儿童的血清Cys C参考区间:<1个月(12例)时为1.11~2.15 mg/L,1~12个月(29例)为0.51~1.39 mg/L,>12个月(96例)为0.48~0.96 mg/L。本研究结果显示儿童Cys C随年龄变化的趋势与国外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证实了新生儿期Cys C水平最高,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降低,并接近至成人水平。新生儿期Cys C血清水平较高可能与出生后肾功能尚不完善有关。本研究儿童血清Cys C水平上限总体略高于国外报道,可能与研究对象的数量、检测方法或试剂的差异有关。另外,种族的不同也可能与参考区间的差异有关。
目前国内儿童Cys C水平参考区间的报道仍较少见,本研究为国内儿童肾功能评价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与国内外成人Cys C参考区间比较,总体上儿童血清Cys C水平高于成人。本研究结果表明儿童血清Cys C水平与年龄有关。2岁前血清Cys C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降低,但在2岁之后与年龄关系不明显,总体趋于稳定并逐渐接近于成人水平。因此,不能单纯把成人血清Cys C的参考区间应用于儿童。建立适用于本地区儿童的血清Cys C参考区间对儿童肾功能的科学评价尤为重要。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