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形态和细胞化学染色特点初探
李洪文
鄂尔多斯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7000

作者简介:李洪文,男,1978年生,学士,主管技师,主要从事血液学检验工作。

摘要

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约80%源自肾上腺髓质及交感神经节原始神经嵴细胞,也可源于肾上腺外交感神经节链,从颈部、纵隔、腹膜后、肾上腺、肾到盆腔均可发生,为婴幼儿最常见的颅外实体瘤,其特点为恶性程度高、进展快、易转移、发现时多为晚期、预后差等[1]。有人认为是肾上腺髓质中静止状态单极或多极原始神经细胞在某些毒害因子诱导下演变成肿瘤细胞。由于NB易发生骨髓转移,瘤细胞形态、细胞化学染色有其特点,无疑对NB早期诊断起有重要作用。我们将见到的NB形态和细胞化学特点作一总结,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 神经母细胞瘤; 细胞形态; 细胞化学染色
中图分类号:R446.1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640(2013)08-0733-02
Abstract
Keyword:
一、材料和方法
1. 研究对象

回顾分析2005年6月至2012年6月鄂尔多斯市人民医院资料完整的6例和2011至2012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进修见到的12例NB骨髓转移者,以骨髓及细胞化学染色涂片为基础,以影像学、实验室其他检查和病理检查为诊断依据。其中,男11例,女7例。年龄最小者2月龄,最大者10岁。病程10 d~8个月,多伴有贫血和发热,10例X线显示颅骨、上下肢、骨盆等骨质破坏。B超显示肝肿大者12例,腹部肿块13例,眼眶瘀斑突眼2例。16例行尿香草扁桃酸(参考范围25~70.2 μmol/24 h)检查,>100 μmol/24 h的12例,≤100 μmol/24 h的4例。

2. 方法

镜下观察瑞-吉染色外周血涂片、骨髓涂片,观察酸性α-醋酸萘酚酯酶染色(NAE)、糖原染色(PAS)、过氧化物酶染色(POX)、特异性酯酶染色(CE)、α-丁酸萘酚酯酶染色(NBE)、苏丹黑染色(SBB)、酸性磷酸酶染色(ACP)等细胞化学染色涂片,总结NB细胞形态和细胞化学特征。

二、结果

图1:

图1 NB骨髓涂片

注:(a)低倍镜下瘤细胞团(瑞-吉染色);(b)油镜下单个瘤细胞,核型规整,胞质量中等,无颗粒,胞核一侧平坦,类圆形,核仁偏位清晰可见,染色质颗粒状,紧密排列;(c)NB细胞呈砌墙样排列;(d)NB细胞呈菊花样排列;(e)下方三核品字形;(f)瘤细胞大小悬殊;(g)瘤细胞团外围包绕淡红色纤维样物质;(h)染色质粗颗粒状、排列相对疏松;(i)胞质内和细胞间充满大量粉红色纤维丝;(j)POX染色阴性;(k)SBB染色阴性;(l)CE染色阴性;(m)NAE染色阳性;(N)ACP染色阳性;(o)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NB瘤细胞ACP阳性反应被酒石酸抑制

NB骨髓涂片特点:瘤细胞呈多样性,单核、双核、2核及3核以上,核有切迹,核仁不定,胞质丰富、中等、少或很少,呈灰蓝色或蓝色,周边整齐或不整齐,如撕纸状、无颗粒或粉红色细小颗粒,也可见较粗大的嗜天青颗粒,染色质粗颗粒状,厚感,最大特点为细胞间呈粉红色嗜酸性纤维状物质,见图1(g)和图1(i),骨髓涂片中可见各种形态瘤细胞,典型的菊花图案,见图1(d),镶嵌样排列、“八”字形双核、“品”字形3核、“口”字型4核,低倍镜下可见成团或簇的细胞团,排列紧密,油镜下成团瘤细胞互相黏连,非常黏稠,不易分开,详细结构难辨。瘤细胞团由一种或数种原始神经瘤细胞组成。

NB细胞化学染色,POX[图1(j)]、SBB[图1(k)]、CE[图1(l)]、NBE均为阴性,NAE可阳性[图1(m)],多1+;ACP[图1(n)]多阳性;ACP阳性反应可被酒石酸抑制[图1(o)];PAS阳性,多呈淡粉色,也可见粗大颗粒。

三、讨论

NB是源自胚胎期神经嵴细胞的恶性肿瘤,多见于1~5岁儿童,且男孩稍多于女孩,成人少见[ 2]。初发时,临床表现多样,常伴不明原因发热、面色苍白、贫血、食欲不振,在内科检查时发现肿瘤而确诊。也有患儿因偶见腹部肿块就诊,一般全身情况较好,无疼痛,肿块坚硬伴结节、边界尚清、不活动。NB骨髓转移率极高,据文献报道为50%~70%,甚或90%,有无骨髓转移与该病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的判断密切相关[ 3],可见骨髓穿刺对确诊骨髓有无转移、准确临床分期有重要价值。骨髓穿刺涂片发现典型菊花样肿瘤细胞、胞浆或瘤细胞间发现粉红色的纤维丝,结合细胞化学染色NAE阳性,多1+;PAS阳性,多呈淡粉色,也可见粗大颗粒;ACP多阳性;POX、SBB、NBE、CE均阴性,即可作出NB初步诊断,对患儿尽早治疗起积极作用。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林艺能, 刘巧丹, 夏云飞. 神经母细胞瘤37例临床分析[J]. 中国神经肿瘤杂志, 2008, 6(4): 243-248. [本文引用:1]
[2] 李忠元, 赵强, 王景福, . 100例神经母细胞瘤临床预后分析[J]. 中国肿瘤临床, 2011, 38(3): 155-158. [本文引用:1]
[3] 李梅, 杨胜, 陈玉梅, . 以血液学临床指标异常为首发表现的神经母细胞瘤骨髓转移18例[J].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07, 28(1): 52-53.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