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路爱丽,女,1975年生,学士,主管技师,主要从事临床检验工作。
通讯作者:齐振普,联系电话:0373-3665238。
探讨联合应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免疫法)与匹拉米洞半定量法(化学法)胃液潜血试验对胃出血的诊断价值。
方法首先将免疫法与化学法进行比对评价,然后分别用免疫法和化学法检测30例确诊胃出血患者(病例组)与45例无胃出血的患者(对照组)胃液标本。比较2种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检测范围,用Pearson
免疫法的血红蛋白(Hb)敏感性(检出限)为0.05 μg/mL ,化学法Hb的敏感性为10 μg/mL,二者相差200倍。Hb含量在0.05~2 000 μg/mL之间免疫法均可检出,但标本检测液中的Hb>2 000 μg/mL时,可能出现竞争抑制而呈假阴性。化学法只能检出Hb含量在10 μg/mL以上的标本。免疫法与化学法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免疫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检测范围宽,但出血量大,Hb>2 000 μg/mL时,可出现竞争抑制而致假阴性,也可因胃液的消化作用导致假阴性。化学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差,但不会出现竞争抑制和因Hb被消化分解而致的假阴性,2种方法联合应用,可起到优势互补的作用。
目前潜血试验多针对检测标本内由于少量出血而存在红细胞破坏释放的血红蛋白(hemoglobin, Hb)。潜血检测方法有免疫法(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等)和化学法(匹拉米洞定量法等)[ 1, 2],2种方法相比,免疫法敏感性、特异性都有很大提高,不受饮食或相关药物影响,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和批量人群的查体。实际应用中,常发现胃出血者免疫法与化学法结果不一致,免疫法出现阴性结果。我们为验证方法的可靠性,对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免疫法)和匹拉米洞定量法(化学法)进行比较。
胃出血组为胃镜检查确诊为胃出血患者30例,对照组为随机抽取胃镜检查确诊为无胃出血的消化科门诊患者45例。空腹12h,在胃镜检查过程中收集胃液约50 mL。胃镜检查和胃液检验均征得患者同意,本研究也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的认可。
免疫法潜血试带由上海凯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化学法试带由珠海贝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1. 免疫法
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原理,Hb与胶体金标记的单克隆抗体结合后,再与固相抗体结合,形成抗体-抗原-胶体金标记抗体复合物(双抗体夹心法),在检测区出现红色条带,同时出现红色质控条带为阳性。单独出现质控条带为阴性,不出现质控条带为试剂失效。操作与结果判断均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
2. 化学法
在酸及H2O2作用下,匹拉米洞与Hb反应,产生紫蓝-紫红的颜色。操作与结果判断按照说明书进行。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2种方法分别检测对照组与胃出血组的胃液标本,结果用Pearson χ2检验进行比较,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将已知Hb浓度的人抗凝全血用生理盐水稀释成浓度为5 000、2 500、2 000、1 000、500、100、10、1.0、0.05、0.01 μg/mL的Hb溶液,混匀,用2种方法进行检测,结果见表1。可见Hb含量在0.05~2 000 μg/mL之间免疫法均可检出。但Hb>2 000 μg/mL时,可能出现竞争抑制而呈假阴性。化学法只能检出Hb含量在10 μg/mL以上的标本。
![]() | 表1 免疫法和化学法的检测范围 |
胃出血组30例与对照组45例胃液标本分别用2种方法检测,结果见表2。2种方法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14.466, P=0.000)。
![]() | 表2 2种方法胃出血组和对照组同时检测胃液潜血结果比较 |
2种方法潜血试验的敏感性、线性范围和特异性比较,免疫法可检出最低0.05 μg/mL的Hb,化学法只能检出10 μg/mL以上的Hb,二者敏感性相差200倍。Hb量在0.05~2 000 μg/mL范围内免疫法均可检出。标本中Hb>2 000μg/mL 时,可因双抗体夹心法竞争抑制现象而呈假阴性。化学法只能检出Hb含量在10 μg/mL以上样本。免疫法只与人Hb起反应,不与动物血和其他氧化剂发生假阳性反应。化学法易受氧化剂影响,要求试验前3 d禁食动物血、肝,富含叶绿素食物,铁剂和中药,避免假阳性[ 7]。
由表2可见,免疫法对照组出现1例、化学法出现7例假阳性,经随访得知,6例阳性者在检测前均食入了动物肉类和菠菜。2种方法同时阳性1例是鼻出血者部分血液咽下入胃所致。胃出血组化学法均阳性,免疫法出现2例假阴性,对该2例样本第1次稀释液再稀释1次重新检测,结果阳性,原因是胃液中Hb过高出现双抗体夹心法的“竞争抑制”现象导致假阴性。因此取标本时量宜少不宜多,以避免假阴性。
胃液可消化Hb,使其失去免疫原性,导致免疫法出现假阴性结果。由表3可见,当胃液中出血量<50 μL/mL(相当于Hb 7 000 μg/mL)时,免疫法可出现假阴性结果。化学法是Hb中Fe3+具有类过氧化物酶作用,催化H2O2与色原而显色,不受胃液消化影响,不易出现假阴性。免疫法反应结果还与血液在胃液中停留时间有关[ 3, 4, 6, 7]。由表3可见,在2 mL胃液中加入100 μL患者本人的血液,37 ℃反应1 h,免疫法为阴性。化学法反应至8 h,结果仍呈强阳性(++++)。免疫法与化学法联合应用,可起到优势互补作用。在分析免疫法和化学法结果时,要结合临床症状综合考虑。
目前,免疫胶体金层析法只是定性试验,仅给出阳性或阴性结果,不能对胃出血患者进行疗效观察[ 8, 9],很难确定定量反应关系,因此不能指导临床判断出血量。而化学法可根据反应时间和颜色深浅大致估计出血量多少(半定量),适合对临床的正确引导。
免疫法的高敏感性、特异性和检测范围,但又存在Hb过高出现钩状效应和胃液消化Hb导致假阴性的现象。虽然化学法敏感性、特异性较差,但可弥补免疫法的缺陷。联合应用免疫法与化学法进行胃液潜血试验,对检测胃出血结果更可靠,可起到优势互补的作用。
总之,联合应用免疫法与化学法进行胃液潜血试验会出现2个结果不一致的情况。如何解释检验结果,需要结合临床体征和其他检查(胃镜、肠镜等)结果综合考虑。如果临床症状高度怀疑出血,但胃液潜血试验结果免疫法阴性、化学法阳性,应考虑免疫法的竞争抑制现象或胃液消化作用所致的假阴性。如果胃镜或其他检查不支持胃出血,化学法阳性时,应考虑其他氧化剂导致的假阳性。出现免疫法与化学法结果不一致时,应及时与临床沟通,指导临床正确解读检验结果,避免临床医师对检验结果的误会,从而对患者做出正确的诊断。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