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至2012年金黄色葡萄球菌医院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变迁
李春儿, 林奇龙, 陈琼娜
舟山医院检验科,浙江 舟山 316004

作者简介:李春儿,女, 1976年生,本科,主管技师,主要从事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工作。

关键词: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医院感染; 耐药性; 临床分布
中图分类号:R44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640(2013)06-0560-02
引言

金黄色葡萄球菌(SA)是引起社区和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随着广谱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耐药菌株不断出现,并且呈多重耐药,感染率也逐年提高,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特别是近年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在世界各地广泛流行,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和治疗难题。我们对临床送检标本中分离的1 085株SA进行耐药性分析,为临床选择抗菌药物和经验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一、材料和方法
1.菌株来源

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从舟山医院住院患者送检的痰液、咽拭子、创面分泌物、血液、中段尿等标本中分离的1 085株SA。质控菌株为ATCC29213、ATCC25923,购自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

2.仪器试剂

美国BD公司 phoenixTM 100微生物全自动细菌鉴定分析仪(简称phoenixTM 100)和配套鉴定条;16种药敏纸片均由英国 Oxiod公司生产;培养基Gelose Mueller Hinton(MH2-D)营养琼脂粉购自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

3.细菌鉴定及药敏

采用常规培养分纯后用phoenixTM 100和配套革兰阳性鉴定条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

4.MRSA菌株的筛选

利用phoenixTM 100自动检测并经头孢西丁纸片法确认,判断标准参考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M100-S21文件[ 1]

5.统计学方法

采用WHONET5.4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二、结果
1.SA来源及构成

1 085株SA中呼吸道标本分离率最高(596株,占54.9%),MRSA比例高达67.1%;分泌物标本其次(314株,占29.0%),MRSA比例为66.6%;中段尿标本分离出SA 73株(6.7%),其中MRSA为42株(57.5%);全血标本中分离出SA 61株(5.6%),其中MRSA为39株(63.9%);其他标本中分离出SA 41株(3.8%),其中MRSA24株(58.5%)。

2.SA及MRSA各年份的科室分布及变迁

SA及MRSA各年份检出率始终以ICU、神经外科、骨科以及呼吸内科居高。除ICU外,其他科室SA及MRSA均呈现逐年递增趋势,而ICU 2011年与2012年 MRSA检出率较之2010年呈明显下降趋势,见 表1

表1 2010至2012年SA和MRSA各科室分布及变迁[株(%)]
3.SA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

临床分离的1 085株SA中MRSA 714株(65.8%)、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 371株(34.2%)。MRSA对大多数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MSSA,未检出耐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的SA,见 表2

表2 MRSA、MSSA对16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
4.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变迁

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未发现耐药菌株,呋喃妥因、夫西地酸、喹奴普汀-达福普汀的耐药率低于3%,SA对苯唑西林、红霉素和克林霉素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见 表3

表3 2010至2012年SA对16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变迁(%)
三、讨论

SA 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是医院感染和社区获得性感染的重要致病菌,可引起包括败血症、肺炎、伤口感染等在内的多种感染。本研究结果显示,临床分离的SA中MRSA的检出率高达65.8%,并有逐年上升趋势,文献[ 2, 3]结果相近。1 085株SA 中有 596 株来自呼吸道标本,其次为分泌物、中段尿和血液,与有关文献[ 4]报道相似。表明SA 易感部位主要为呼吸道、手术伤口、烧伤创面等部位。

本研究结果显示2011、2012年ICU的MRSA检出率为59.2%、58.9%,较2010年的67.4%有明显下降趋势。这是因为本院于2011年始加强了对ICU新入住患者的鼻拭子标本进行MRSA筛查和监测,并加强对MRSA患者的及时隔离等一系列措施所取得的显著成效。由此可见,加强MRSA的筛查和监测非常必要,可以有效控制MRSA的蔓延。药敏结果显示MRSA的耐药率明显高于MSSA,与文献报道一致[ 5]。MRSA对红霉素、克林霉素的耐药率达62.6%、49.8%,未发现耐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及利奈唑胺的SA。目前已有报道发现对万古霉素敏感性降低的葡萄球菌属[ 6]

为预防和控制SA及 MRSA医院感染,医务人员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采取接触隔离预防和标准预防措施,同时加强手卫生,尽量缩短各种留置导管如静脉导管、气管插管等保留时间,从而减少感染机会;临床上应当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抗菌药物或采用联用的方法避免抗菌药物滥用;建立和完善多重耐药菌株的监测,对MRSA等多重耐药菌株实施目标性监测,及时发现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严格实施隔离措施,从而有效控制耐药菌株的产生与传播。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Clinical and Laborator Stand ards Institute. Perfromance stand ards for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ing[S]. M100-S21, CLSI, 2011. [本文引用:1]
[2] 胡蓉蓉, 马小琴, 张城.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 检验医学, 2012, 27(5): 424-426. [本文引用:1]
[3] 范倩燕, 沈敏, 汤园园, . 医院感染的病原菌特点及耐药性分析[J]. 检验医学, 2012, 27(5): 396-399. [本文引用:1]
[4] 王悦, 杨敏芳, 张普涛, . 31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临床科室分布、耐药性及其感染的预防[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08, 29(6): 869-873. [本文引用:1]
[5] 王辉, 孙宏莉, 陈民钧, . 2005 年我国五家教学医院革兰阳性球菌耐药监测研究[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6, 29(10): 873-877. [本文引用:1]
[6] 吴伟元, 潘小梅, 吴劲松, . 甲氧西林溶血葡萄球菌糖肽类耐药突变株体外筛选[J]. 实用医学杂志, 2008, 24(6): 1044-1045.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