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在肺部恶性和良性疾病中的变化
甘洁民, 缪应新, 施泓, 张蓉, 周慧敏, 赵虎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检验科,上海 200040

作者简介:甘洁民,女,1964年生,学士,副主任技师,主要从事生化、免疫检验和管理工作。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 Ag)在肺部恶性和良性疾病中的变化。方法 采用微粒子化学发光全自动免疫分析技术检测88例肺部恶性疾病患者(肺腺癌38例、肺鳞癌50例)、132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支气管炎35例、肺炎65例、肺气肿32例)和128名健康对照者(正常对照组)血清SCC Ag水平,统计各组SCC Ag水平和阳性率并做比较。结果 肺部良、恶性疾病各组血清SCC Ag水平有不同程度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01);其中肺鳞癌组最高,其次为肺炎组。在良性疾病组中,肺炎组血清SCC Ag水平最高,与其余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肺腺癌组、支气管组和肺气肿组3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肺鳞癌组随着TNM分期的增高,血清SCC Ag水平也随之增高,不同TNM分期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01)。结论 SCC Ag在肺鳞癌中有较高的表达量, 肺部良性疾病也可引起SCC Ag不同程度的升高,因此,在鳞癌及良性疾病的鉴别诊断中要引起重视。
关键词: 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 鳞癌;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
中图分类号:R446.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640(2013)06-0527-03
引言

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related antigen,SCC Ag)是丝氨酸蛋白酶家族中的一员,为鳞状细胞产生的一种特异性抗原,与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是主要应用于鳞状细胞癌的肿瘤标志物。SCC Ag最初的名称为TA-4,是Kato和Torigoe于1977年首先通过硫酸铵沉淀、凝胶过滤、离子交换色谱以及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从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纯化得到。这种抗原用等电聚焦法可分成14个组分,其相对分子质量都相似(42 000~48 000)。SCC Ag广泛存在于不同器官的正常组织中和恶性病变的上皮细胞中[ 1]。研究发现,SCC Ag在正常的鳞状上皮细胞中可抑制细胞凋亡并参与鳞状上皮层的分化,而在肿瘤细胞中参与肿瘤的生长[ 2]。目前在临床上血清SCC Ag已广泛用来作为肺鳞癌、宫颈癌、食管癌等的诊断、病情监测及预后判断的辅助指标。但在临床应用过程中我们也发现SCC Ag在相关良性疾病中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因此,我们对肺癌以及肺部相关良性疾病患者的SCC Ag水平进行检测,以明确SCC Ag在不同疾病中的变化。

材料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1.正常对照组 选取2012年1月至9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128名,男61名,女67名,年龄28~78岁,经超声和X光射线检查均无肺、肝、肾等器质性疾病,血液生化检查肝功能和肾功能在正常范围,近期无感染史。

2.肺部恶性疾病组 选取2012年1月至9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住院的肺癌患者88例,男42例,女46例,年龄31~75岁。其中肺腺癌38例、肺鳞癌50例。所有患者生化检查肾功能均正常。将50例肺鳞癌患者按临床TNM分期分为Ⅰ~Ⅱ期20例、Ⅲ期18例、Ⅳ期12例。

3.肺部良性疾病组 选取2012年1月至9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住院的肺部良性疾病患者132例,包括支气管炎35例、肺炎65例、肺气肿32例;其中男81例、女51例,年龄28~80岁。所有患者生化检查肾功能均正常。

二、仪器与试剂

Abbott ARCHITECT i2000sr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美国雅培公司)及原装配套三联试剂盒。

三、方法

清晨抽取所有对象空腹静脉血3 mL,分离血清,直接上机测定SCC Ag,严格按标准操作程序操作。SCC Ag的Cut-off值参照试剂说明书设定,为<1.5 ng/mL,高于此值即为阳性。

四、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实验数据以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多个独立样本中位数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一、肺部良、恶性疾病组和正常对照组血清SCC Ag水平比较

肺部良、恶性疾病组SCC Ag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P<0.01、 P<0.001)。肺部疾病中SCC Ag阳性率以肺鳞癌最高(76.0%),肺炎其次(66.2%),肺腺癌最低(5.2%),见 表1

表1 肺部良、恶性疾病组和正常对照组血清SCC Ag水平及阳性率比较
二、肺鳞癌组不同TNM分期血清SCC Ag水平比较

肺鳞癌组随着临床TNM分期的增高,血清SCC Ag水平也随之增高,各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01)。

表2 肺鳞癌组不同TNM分期血清SCC Ag水平比较
讨论

SCC Ag基因位于染色体18q21.3,由紧密相连的 SCCA-1和 SCCA-2基因组成。 SCCA-1和 SCCA-2有98%的同源性。二者尽管高度同源,但其作用却大相径庭。SCCA-1是木瓜蛋白酶样半胱氨酸蛋白激酶(组织蛋白酶catL、S和K)的抑制物,增强肿瘤细胞抗程序性死亡能力;SCCA-2是糜蛋白酶样蛋白激酶(catG)的抑制物,抵抗catG介导的炎症反应[ 3]。研究表明鳞状细胞肿瘤既含有酸性组分,也含有中性组分;而健康的鳞状上皮组织主要是中性组分,研究还提示鳞状细胞癌患者血液循环中的SCC Ag以及恶性肿瘤细胞释放到培养基中的主要组分绝大多数是酸性组分[ 4]。因此,在肺鳞癌组血清SCC Ag水平升高。

表1可见,肺部良、恶性疾病各组血清SCC Ag水平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以肺鳞癌组最高,其次为肺炎组;肺腺癌组、支气管炎组和肺气肿组的SCC Ag水平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由 表2可见肺鳞癌组不同TNM分期的血清SCC Ag水平明显升高。因此,血清SCC Ag水平对临床分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虽然目前在临床上SCC Ag已广泛用来作为肺鳞癌、宫颈癌[ 5]、肝癌[ 6]、食管癌﹑头颈部肿瘤[ 7]﹑泌尿生殖系肿瘤等的诊断、病情监测及预后判断的辅助指标。但本研究发现肺部良性疾病患者血清SCC Ag水平会有一定程度的升高,但不同疾病的升高程度有一定的差异,升高最明显的为肺炎。肺部存在大量的气管和支气管,当肺部感染时气管内黏液腺增生,小气道壁充血水肿出现炎症反应,鳞状上皮细胞增多,从而使血清SCC Ag水平升高。另外肺部炎症疾病会引起细胞免疫功能紊乱,辅助性T细胞(Th2)表达增强。活化的CD4+ Th2细胞可分泌白细胞介素-13(IL-13)。IL-13广泛参于抗原呈递及炎症反应,使免疫球蛋白E(IgE)升高,从而诱发气道炎症,而IL-13所诱导的基因中 SCC Ag表达最多,使肺相关良性疾病患者SCC Ag升高[ 8]

SCC Ag不是特异性的肿瘤标志物,肾功能衰竭和皮肤疾病是造成假阳性结果的最常见原因,另外肝病积液患者SCC Ag也会明显升高。

虽然SCC Ag在临床中有很大的临床意义,但在应用SCC Ag进行诊断、鉴别诊断、病情监测及预后判断时,一定要注意其他因素引起的升高。SCC Ag对鳞状细胞癌的辅助诊断、复发监测和预后判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不是很高,可考虑将SCCAg同其他的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以提高其敏感性和特异性。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Maruo T, Yoshida S, Samoto T, et al. Factors regulating SCC antigen expression in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uterine cervix[J]. Tumour Biol, 1998, 19(6): 494-504. [本文引用:1]
[2] Suminami Y, Nawata S, Kato H. Biological role of SCC antigen[J]. Tumour Biol, 1998, 19(6): 488-493. [本文引用:1]
[3] Cataltepe S, Schick C, Luke CJ, et al. Development of specific monoclonal antibodies and a sensitive dis-criminatory immunoassay for the circulating tumor markers SCCA1 and SCCA2[J]. Clin Chim Acta, 2000, 295(1-2): 107-127. [本文引用:1] [JCR: 2.85]
[4] Kato H, de Bruijn HWA, Ebert W, et al. SCC antigen in the management of squamous cell carcinoma[M]. Princeton: Excerpta Medica, 1987: 1-17. [本文引用:1]
[5] Gadducci A, Tana R, Fanucchi A, et al. Biochemical prognostic factors and risk of relapses in patients with cervical cancer[J]. Gynecol Oncol, 2007, 107(Suppl 1): S23-S26. [本文引用:1] [JCR: 3.929]
[6] Trerotoli P, Fransvea E, Angelotti U, et al. Tissue expression of squamous cellular carcinoma antigen (SCCA) is inversely correlated to tumor size in HCC[J]. Mol Cancer, 2009, 8: 29. [本文引用:1] [JCR: 5.134]
[7] 吴润叶, 高黎.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治疗进展[J]. 癌症进展, 2010, 8(1): 43-48. [本文引用:1]
[8] Yuyama N, Davies DE, Akaiwa M, et al. Analysis of novel disease-related genes in bronchial asthma[J]. Cytokine, 2002, 19(6): 287-296. [本文引用:1] [JCR: 2.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