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表面健康人群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的异常表达及临床意义
王斌1, 屈靖2, 范进东3, 黄勇进1, 罗晓荣1
1.湖北航天医院检验科,湖北 孝感 432000
2.湖北航天医院肾内科,湖北 孝感 432000
3.湖北航天医院体检中心,湖北 孝感 432000

作者简介:王斌,男,1972年生,学士,副主任技师,主要从事临床临床生化检验工作。

关键词: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 中老年; 表面健康人群; 肾功能
中图分类号:R446.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640(2013)03-0419-02
引言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到来,如何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及各单位职工健康保障部门所关注的重要内容。由于老年人特有的生理特性及各种慢性疾病的影响,肾脏滤过功能也像机体的其他机能一样在逐渐减退。目前,临床通常以血清尿素(Urea)和肌酐(Cr)作为评价肾功能的实验室指标,但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低[ 1]。近年来的研究[ 2, 3]表明,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Cys C)在评价肾功能方面较Urea和Cr更好,是反映肾小球滤过率(GFR)较好的指标。为了解中老年健康人肾功能的变化,我们测定了中老年表面健康人群的血清Cys C浓度。

一、材料和方法

1.对象 随机选取来湖北航天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中老年人1 062名,男594名,女468名,年龄56±18岁。按年龄分成4组:40~49岁、50~59岁、60~69岁、70~79岁。表面健康人群定义为体格检查和相关实验室检查均无明显异常,体重指数在正常范围,既往无原发性肝、肾病史。

2.仪器与试剂 仪器为BECKMAN UniCel DxC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Cys C试剂购自宁波美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按说明书设置参数,6点定标。Urea、Cr试剂购自英国朗道公司,按规定各项定标通过,质控符合要求。

3.方法 Cys C检测采用胶乳颗粒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Cr采用氧化酶法,Urea采用尿素酶速率法。所有对象均空腹采静脉血3 mL,分离血清。以血清Cys C>1.25 mg/L、Cr>103 μmol/L、Urea>7.0 mmol/L判定为异常。判断标准分别来自于美国Dade-Behring公司提供的数据和依据《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 4]建立的本实验室参考区间。

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处理。所有计量资料以 ±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率的比较采用 χ2检验,对各项检测指标与年龄进行相关分析,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 血清Cr及Urea除70~79岁组明显升高外( P<0.05),其余各年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血清Cys C在各年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 表1

表1 1 062名中老年表面健康人群血清Cys C、Cr、Urea结果 ( ±s)

2.1 062名中老年表面健康人群中Cys C异常75例(7.2%)、Cr异常33例(3.1%)、Urea异常99例(9.4%)。Cys C的异常率高于Cr( P<0.05)。凡血清Cr异常者其Cys C、Urea也异常。在75例Cys C异常者中既往有或体检结果有高血压病22例、糖尿病25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13例,无明显疾病15例。

3.血清Cys C、Cr、Urea与年龄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 r)分别为0.482、0.319、0.288, P值分别为0.317、0.118、0.056]。Cys C与年龄的相关程度略高于Cr和Urea。

三、讨论

本研究显示1 062名中老年人体检者中有75例血清Cys C异常(7.2%)、33例Cr异常(3.1%)、99例Urea异常(9.4%),Cys C的异常率高于Cr( P<0.05)。同时,各年龄组的Cys C浓度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且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这与其他研究结果有些不一致,考虑为生物学变异或人群筛选标准的差异所致,具体原因还有待更多的流行病学资料来加予证实。虽然本研究人群的Urea异常检出率较高,但因其水平受饮食等外源性因素的影响较多,故Urea在评价肾脏滤过功能上的特异性欠佳。Cys C、Cr、Urea均与年龄呈正相关,但整体相关性并不强;Cys C浓度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相对明显, r值也更高一些。原因可能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GFR呈逐步下降状态,而Cys C水平则进一步随着年龄的增长呈逐渐增高趋势。由于Cys C不受性别、身高、饮食、肌肉量等因素的影响,其在表面健康人群中的异常表达有助于临床医师更早发现和筛选出亚临床或隐匿型的肾病患者。在肾脏疾病进展的早期,GFR可轻度减退,而此时血清Cr水平通常不升高,这就是临床所讲的血Cr在评价GFR时的“盲区”,直至肾脏发生实质性损害,血清Cr才升高。而Cys C如用于该类早期GFR小幅度降低人群的辅助检测中,由于其敏感性相对较高,就可避免延误患者病情而导致肾脏损害情况难以逆转。

总之,Cys C作为一个理想、可靠、敏感的肾功能损害早期反映指标,应用于中老年健康人群的常规体检筛查中,有助于发现Urea、Cr正常而Cys C已达异常界限的人群。对该类人员定期复查或进行其他指标的动态监测,可以达到对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的目的。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Bonventre JV. Diagnosis of acute kidney injury: from classic parameters to new biomarkers[J]. Contrib Nephrol, 2007, 156: 213-219. [本文引用:1] [JCR: 1.485]
[2] 刘嘉芳, 崔蒙, 徐金英, . 血清胱蛋白酶抑制剂C诊断老年高血压早期肾损害[J]. 高血压杂志, 2005, 13(11): 691-693. [本文引用:1]
[3] 李清华. 测定肾小球滤过率的灵敏指标——胱蛋白酶抑制剂C[J]. 检验医学, 2004, 19(1): 77-79. [本文引用:1]
[4] 叶应妩, 王毓三, 甲子瑜.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 第3版. 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6: 463-470.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