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汪文娟,女,1979年生,硕士,讲师,主要从事临床检验教学与科研工作。
败血症是细菌侵入宿主血液并繁殖释放多种毒性产物而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患者健康的全身感染性疾病,其常见的致病菌有革兰阳性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其次为厌氧菌、真菌及一些条件致病菌[ 1]。据报道,美国败血症死亡率为30%~50%[ 2],每年发生败血症者75万人,其中有22.5万人死亡,并且败血症发病率正以每年1.5%~8.0%的比率上升[ 3]。由于新生儿各组织器官、免疫系统、应激系统都不完善,感染易并发多脏器衰竭,是造成新生儿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尽管血培养是诊断败血症的金指标,但血培养具有阳性率低、耗时长等缺点,导致临床诊断困难[ 4],所以临床急需其他更加快速和有效的诊断方法。我们以小儿败血症为对象,分析中性粒细胞上CD64的平均荧光道数与淋巴细胞上CD64的平均荧光道数之比即CD64指数[ 5],以及检测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的水平,评价各项指标对小儿败血症早期诊断、判断病情、分析预后的临床价值,寻求早期诊断小儿败血症理想的诊断指标和预后判断指标。
败血症组57例,年龄1~330 d,平均年龄101 d,诊断标准符合2003年全国新生儿感染暨危重病学术研讨会上制定的《新生儿败血症诊疗方案》。主要表现为发热或体温不升、精神反应差、黄疸、纳差等;肺炎组65例,年龄1~360 d,平均年龄90 d,细菌性肺炎诊断标准参考《实用新生儿学》(第3版),不包括病毒性肺炎患儿;健康对照组36名,年龄1~280 d,平均年龄70 d,无感染病因、征象,反应、吃奶好,无腹胀、发热等症状,血培养阴性。败血症组患儿经有效抗菌治疗5~7 d后,临床症状消失,血培养阴性。所有研究对象空腹采血均经家属同意。
CD64测定仪器为美国Beckman-Coulter公司流式细胞仪,试剂为美国Beckman-Coulter公司专用中性粒细胞CD64定量检测试剂盒;WBC计数测定为Sysmex XE2100血细胞分析仪及配套的试剂。
各研究对象(包括恢复期患儿)均空腹采血,采取外周血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抗凝血2 mL测定CD64指数和WBC计数。
流式细胞术检测CD64按照中性粒细胞CD64定量检测试剂盒说明书操作,3组中每个样本计数10 000个细胞,计算中性粒细胞上CD64的平均荧光道数与淋巴细胞上CD64的平均荧光道数之比,即CD64指数。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于正态分布数据以
CD64指数、WBC在败血症组、肺炎组和健康对照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见 表1。
![]() | 表1 败血症组、肺炎组及对照组CD64指数及WBC比较 (![]() |
WBC在血培养阳性败血症者和血培养阴性败血症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CD6指数在血培养阳性者CD64指数高于血培养阴性者( P<0.05)。见 表2。
![]() | 表2 血培养阳性和阴性败血症者CD64指数及WBC比较 (![]() |
败血症组与肺炎组、健康对照组比较,绘制ROC曲线,见 图1。从ROC曲线可知曲线中最靠近左上角的一点即为最佳截断值,即临界值,CD64指数的临界值是2.25;WBC计数是12.9×109/L,其中CD64指数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最高。见 表3。
![]() | 表3 各指标诊断败血症的效能比较 |
与治疗前比较,败血症组治疗后CD64指数明显降低( P<0.01),但未降至正常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 P<0.01);而WBC计数治疗后未见明显降低( P>0.05)。见 表4。
![]() | 表4 败血症组治疗前后各指标比较 |
CD64是免疫球蛋白IgG的Fc段受体,属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成员,CD64能够识别免疫球蛋白的Fc片段,其表达受细胞因子的调节,起到了连接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桥梁作用[ 6]。Barth等[ 7]的研究也证明,败血症休克患者入院时中性粒细胞CD64的表达显著升高;CD64表达是诊断败血症有价值的指标[ 8, 9]。Icardi等[ 5]研究CD64在败血症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最佳诊断值为1.19,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4.6%和88.7%。Groselj-Grenc等[ 10]研究发现,小儿败血症时,24 h以后检测CD64指数,其敏感性和特异性比在疑似败血症初期高,其中新生儿败血症CD64指数最佳诊断值为2.0,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5%和96%。冯萍等[ 11]研究显示,CD64指数取临界值为1.34时,诊断败血症的敏感性为89.7%、特异性为79.8%,表明CD64是诊断感染的较好指标。本研究中败血症组CD64指数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P<0.01),比一般感染肺炎组的水平要高;败血症组与对照组比较,CD64指数的最佳判断限是2.25,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88%和85%,与文献报道有差异。主要原因是细菌性肺炎是小儿常见的细菌感染之一,对败血症的诊断有干扰作用,因此本研究对照组中包括健康对照组和肺炎组。文献中多选用健康对照组,但CD64指数是诊断败血症较好的指标,这点与文献报道是一致的。CD64指数在血培养阳性者比血培养阴性者高( P<0.05),周亮等[ 12]研究表明CD64血培养阳性与阴性之间无明显差异,可能是病例收集方式不同有关,并且各个患儿的病程和病情不一,所处的炎症反应阶段不相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们的观察结果,需扩大病例数进一步研究。本研究中CD64指数随病情好转有所下降,但未能恢复至正常水平,表明感染被控制,但恢复较慢,CD64指数对判断病情、评价预后有一定意义。
WBC计数方法简便、快捷,目前仍被认为是鉴别细菌感染的常规项目,但用于诊断小儿败血症的准确性很低,特别是新生儿期患儿,其应激反应及免疫系统未完善,外周血WBC计数不能准确反映其严重程度。Peduzzi等[ 13]发现,在各种临床表现中,WBC计数升高并非全身性感染的独立预测指标。Hsiao等[ 14]认为,WBC计数并不是诊断严重细菌感染的可靠指标,尤其是小婴儿。本研究结果显示,WBC计数在诊断败血症时临床价值不佳,与文献报道一致。
总之,本研究中败血症患儿CD64指数、WBC计数都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异常,均有利于细菌感染的实验室诊断。从临床价值上,CD64指数曲线下的面积最大,其能更好的诊断败血症,而且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64具有较高的可比性、可重复性、需时短、操作简便快捷等特点,是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小儿败血症的理想指标,可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是本研究还存在不足,需扩大病例数进一步研究各指标单独或联合诊断小儿败血症及判断其预后的临床价值。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