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乙型肝炎标志物的比较与探讨
孙蓉, 鲁军
江苏省扬州市苏北人民医院临床医学检测中心,江苏 扬州 225001

作者简介:孙蓉,女,1972年生,学士,主管技师,主要从事临床医学检验工作。

方法

关键词: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乙型肝炎标志物
中图分类号:R446.6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640(2013)04-351-02
引言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人体后在血液中会出现各种类型的感染标志物,其中HBV感染血清标志物(HBV M)是应用于临床最早的乙型肝炎标志物之一,其目前临床最常用的检测方法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本研究以HBV M的模式分布相对恒定为基础,通过调查一定数量人群的乙型肝炎“两对半”的模式分布比较ELISA和ECLIA 2种方法检测结果的差异。

一、材料和方法

1. 标本 来自苏北人民医院住院及门诊查体者,其中2010年7至12月13 968例,男7 802例,女6 166例,年龄1~99岁,2011年7至12月20 237例,男9 910例,女10 327例,年龄1~99岁。2010和2011年的受检者的年龄构成分别是:1~10岁484例、691例;11~20岁1 006例、980例;21~30岁2 230例、3 663例;31~40岁2 170例、3 133例;41~50岁2 473例、3 791例;51~60岁2 219例、3 090例;61~70岁1 872例、2 706例;71岁以上1 514例、2 183例。均抽取静脉血3 mL于真空采血管中,血液自然凝固后离心,血清无溶血。

2. 仪器和试剂 ELISA试剂为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产品,仪器为瑞士Tecan全自动酶免分析仪,ECLIA采用德国Roche E170电化学发光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2010年7至12月质控血清:1 IU/mL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10 mIU/mL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1 NCU/mL乙型肝炎e抗原(HBeAg)、1 NCU/mL乙型肝炎e抗体(抗HBe)和1 NCU/mL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2011年7至12月质控血清:2 IU/mL HBsAg、30 mIU/mL 抗HBs、2 NCU/mL HBeAg、8 NCU/mL 抗HBe和2 NCU/mL抗HBc,均由北京康切斯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3. 方法与结果判读 操作严格按试剂盒及仪器说明书进行,所有结果质控均在控;结果判读时将HBsAg、抗HBs、HBeAg、抗HBe和抗HBc分别以1、2、3、4和5表示,ELISA:1、2和3的吸光度( A)/参考值(cut-off值,COV)<1为阴性, A/COV≥1为阳性,4和5的 A/COV≥1为阴性, A/COV<1为阳性;ECLIA:1和3 的cut off指数(COI)即样本信号/cut off值≥1为阳性,COI<0.9为阴性,0.9≤COI<1.0复测确认,2的含量≥10 mIU/mL为阳性,<10 mIU/mL为阴性,4和5的COI≤1为阳性,COI>1为阴性。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分析采用 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 2种方法检测HBV M模式结果比较 ELISA和ECLIA检测HBV M结果分别是:“12345–”30.97%、21.01%;“2+”36.86%、21.72%;“245+”4.05%、13.37%;“25+”6.84%、24.09%;“5+”3.85%、4.90%;“145+”8.47%、 9.20%;“135+”2.11%、2. 12%;“45+”1.82%、2.52%;“1245+”0.15%、0.59%;“15+”1.18%、0.35%;“1345+”0.00%、0.05%;“1235+”0.00%、0.02%;“125+”0.03%、0.01%;“4+”0.07%、0.01%;“24+”3.49%、0.01%;“13+”0.09%、0.01%;“14+”0.01%、0.00%(注:“–”代表阴性,“+”代表阳性)。ELISA与ECLIA测定HBV M模式“1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其余模式除部分标本数为0.00%无统计意义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2. 2种方法检测HBV M的阳性率比较 ELISA与ECLIA测定的HBsAg 和HBeAg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抗HBs、抗HBe和抗HBc的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见 表1

表1 ELISA、ECLIA检测HBV M的阳性率比较[例(%)]
三、讨论

2种方法检测HBV M的模式分布的结果提示,不同的检测方法可能导致不同的结果,ELISA以5项全阴和2阳的比例居多,占67.83%,而ECLIA则以5项全阴,2阳,2、4、5阳和2、5阳居多,占80.19%。引起HBV M模式分布的不同主要是由2、4、5测定结果的差异决定的,尤其是4和5的差异决定了ELISA的少见模式单4阳,1、4阳,2、4阳,1、3阳的比率升高,而ECLIA测定的少见模式1、2、4、5阳,1、2、3、5阳,1、3、4、5阳的比率比ELISA高,这可能是与2种方法的检测原理不同有关,ELISA采用酶作标记物,与底物反应生成有色物,根据有色物质颜色的深浅判定结果,而ECLIA有生物素和链霉亲和素参与反应,以钌作标记物,以测定的光电信号判定结果,敏感性大大提高。

本研究与相关文献[ 1]结果不符,可能是由于本研究对象来自整个群体,而该文献研究对象来自HBsAg弱阳性群体,提示对不同对象的研究可导致不同的结果。ECLIA测定的1例2、3、5阳是新生儿,新生儿体内的抗原和抗体尚不稳定,结果不可靠。因HBsAg阳性率随年龄、性别的变化而变化[ 2, 3],本研究2种方法调查人群的性别、某些年龄组的构成比有差异,而HBsAg阳性率无差异,可能与2种方法的检测敏感性及调查人群的差异有关。ECLIA检测4和5的阳性率明显高于ELISA,与报道的化学发光法的结果[ 4]相似。本研究中乙型肝炎“两对半”中的5(抗HBc)差别最大,而抗HBc是感染HBV后易产生且存在时间较长的抗体,具有重要的流行病学和临床意义,ELISA的核心抗体检出率明显低于ECLIA,可能与其样本30倍稀释有关[ 5],ECLIA的核心抗体检出率为57.24%,更符合中国是乙型肝炎高流行区的特点。

总之,不同方法检测出的结果差异应引起临床足够的重视,检验者在检验报告上有必要标注检测的方法学,以提示临床在解读结果时考虑方法学的因素,也便于不同实验室间的比对。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张立军, 刘艾琴. 乙肝表面抗原弱阳性及少见模式的临床标本在2种检测法下的对比分析[J]. 当代医学, 2010, 16(18): 118-119. [本文引用:1]
[2] 梁晓峰, 陈园生, 王晓军, . 中国3岁以上人群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研究[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5, 26(9): 655-658. [本文引用:1]
[3] Kim WR. Epidemiology of hepatitis B in the United States[J]. Hepatology, 2009, 49(5 Suppl): S28-S34. [本文引用:1]
[4] 赵平, 赵成桂, 张臣, . 306份血标本乙肝5项指标定量与定性检测结果分析[J]. 现代医学, 2011, 39(5): 551-553. [本文引用:1]
[5] 黄云英, 黄丽敏, 黄鹤鸣, . 三种方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结果的比较[J].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 2005, 26(5): 320.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