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刘艳红,女,1975年生,博士,检验主治医师,主要从事临床血液学检验工作。
探讨静脉全血标本的存放时间对网织红细胞(RET)检测结果的影响。
方法用Sysmex XE-2100血液分析仪对贫血及非贫血患者静脉全血标本分别于采血后不同时间点连续检测,观察RET检测各项指标的变化。
结果非贫血患者网织红细胞计数(RET#)及RET %的结果从采血后直至72 h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比率(IRF%)、高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HFR%)、中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MFR%)及低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LFR%)的结果在72 h时才出现明显变化;贫血患者RET#及RET %的检测结果在72 h时出现明显降低(
静脉全血采集后放置时间过长将影响RET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贫血患者应在采血后24h以内检测,方能较好反映结果的准确性。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storage time of venous blood samples on the results of reticulocyte (RET) parameters.
MethodsThe blood samples of patients with and without anemia were detected respectively at different time after bleeding by Sysmex XE-2100 hematology analyzer,and the changes of RET parameters were analyzed.
ResultsIn non-anemia patients,only immature reticulocyte (IRF%),high fluorescence reticulocyte (HFR%),middle fluorescence reticulocyte (MFR%) and low fluorescence reticulocyte (LFR%) had significant changes after bleeding 72h,while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for reticulocyte count (RET#) and reticulocyte percentage (RET %). However,in anemia patients,RET# and RET % reduced significantly after bleeding 72h (
Long time storage of venous blood samples has influence on the results of RET parameters. In anemia patients,the results can reflect the accuracy if the samples are detected within 24h after bleeding.
血液分析仪因其方便、快速、准确已被广泛应用,静脉全血样本的存放时间对血液分析结果的影响已有较多报道[ 1, 2],但大多探讨的是对血液分析常规项目结果的影响,而对网织红细胞(RET)测定的影响少有报道。因RET测定项目非部分医院每日必查常规项目,可能会集中几天的标本统一测定。但标本放置时间是否会影响RET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且贫血与非贫血患者标本是否有存在差异,我们采集了20例门诊非贫血患者和30例住院部贫血患者血常规标本于不同时间节点做了比较实验。
随机选取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10年5月至7月门诊非贫血患者20例及住院贫血患者30例,其中营养性贫血9例,溶血性贫血4例,骨髓增殖性疾病7例,慢性病(高血压、恶性肿瘤、慢性炎症等)贫血10例。
日本Sysmex公司XE-21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进口专用配套试剂、质控液及校准液。
1. XE-2100 RET参数精密度评价 血液分析仪检测静脉全血之前进行全面保养,并进行重新校准,RET的校正按照厂家维修手册指定的方法进行,再采用配套质控品CHECK 分别评价RET参数的批内精密度和天间精密度,结果均达到厂家规定要求。
2. 正规采集门诊患者静脉血2 mL,颠倒 5 8 次充分混匀。共收集20例标本,标本中红细胞相关参数均为正常。立即在XE-21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上进行RET测定,并分别于采血后2、4、8、24、48及72 h再重复进行RET检测,并记录RET各参数及白细胞计数的结果。
3. 收集住院贫血患者标本30例,于采血后2 h检测RET,然后分别于采血后8、24、48及72 h再重复进行RET检测,并记录RET各参数及WBC计数的结果。
4. 门诊及住院贫血患者标本均于每次检测后存放于4 ℃冰箱保存,每次检测前从冰箱中取出标本在室温下放置15 min,恢复至室温后再进行检测。
采用SPSS13.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
将20例门诊非贫血患者采血后于即时、2、4、8、24、48及72 h分别进行RET检测,结果显示:采血后2、4、8、24、48及72 h分别与即时检测结果相比较,RET计数(RET#)及RET %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其他参数未成熟RET比率(IRF%)、高荧光强度RET(HFR%)、中荧光强度RET(MFR%)及低荧光强度RET(LFR%)的结果在48 h及以前各时间点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而在72 h时检测结果出现明显变化,具体表现为HFR%、MFR%和IRF%呈极明显增高( P<0.01),而LFR%呈极明显降低( P<0.01),见 表1。
![]() | 表1 20例非贫血患者静脉全血不同检测时间下RET相关参数的比较 |
将30例住院贫血患者采血后于2、8、24、48及72 h分别进行RET检测,结果显示:采血后8、24及48 h分别与2 h时检测结果进行比较,RET#及RET%的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仅在72 h时出现明显降低( P<0.05);其他参数IRF%、HFR%、MFR%及LFR%的结果从24 h开始即出现明显变化,具体表现为IRF%和MFR%呈极明显增高( P<0.01),HFR%呈明显增高( P<0.05),而LFR%呈极明显降低( P<0.01),见 表2。
![]() | 表2 30例贫血患者静脉全血不同检测时间下RET相关参数的比较 |
比较20例门诊非贫血患者采血后于72 h与即时的白细胞计数差异,另将30例住院贫血患者采血后于24 h及72 h分别与2 h进行白细胞计数差异的比较,结果显示: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见 表3。
![]() | 表3 贫血及非贫血患者静脉全血不同检测时间下白细胞计数的比较 |
高端血液分析仪检测速度快、精密度高,且可进行RET多项参数的检测。RET是晚幼红细胞脱核后发育为成熟RBC过程中胞浆中含有残留RNA的RBC,Sysmex XE-2100 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根据RET RNA 含量的不同用荧光染料使其着色,用流式细胞术将RET分成HFR、MFR和LFR,荧光强度越高,RET越幼稚。IRF是指含高RNA的RET与总RET的比值,是评价红系增生活跃有用的指标,各参数间的关系是:IRF%= HFR %+ MFR%。然而由于RET测定非常规项目,标本量较少,有些医院可能会集中几天的标本一起进行测定。为明确标本放置时间过长进行RET检测是否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本实验比较了贫血及非贫血患者采血后不同时间点RET检测结果的差异。
我们认为,采血后立即进行检测(如床边检测)结果应为准确值,此时血液成分尚来不及与抗凝剂发生充分作用,产生形态变化及假性凝集等情况从而影响检测结果。本组研究结果显示,非贫血患者采血后即刻直至72 h为止,RET#及RET %检测结果均无明显改变( P>0.05);而IRF%、HFR%、MFR%及LFR%的结果至72 h时检测结果才出现明显变化(详见 表1)。与此结果略有不同的是,贫血患者RET#及RET%至72 h时检测结果开始出现明显降低( P<0.05);而IRF%、HFR%、MFR%及LFR%的结果从24 h开始即出现明显变化(详见 表2)。该结果与国内张春平等[ 3]报道的“RET、IRF、LFR在3d的保存时间内虽有轻微的变化趋势,但与初次检测值比较均未发生明显改变”的结论并不完全一致,这可能是由于所选病例组成不同的原因。
虽然贫血与非贫血患者RET各指标发生变化出现的时间有所不同,但变化的趋势是一致的,均表现为IRF%、HFR%和MFR%呈明显增高( P<0.05),LFR%呈明显降低( P<0.05)。推测此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由于RET离体后会在体外继续发育成熟,首先表现为较成熟的网织红细胞(LFR)先转变为成熟RBC,LFR的减少导致HFR和MFR的相对比例增加,而RET总量会逐渐减少[ 4]。贫血患者标本各指标出现明显变化较非贫血患者早,可能是由于贫血患者RET体外发育所需时间较正常人短所致。当然,贫血的严重程度不同时由于RET含量不同也可能对标本放置时间的反应有不同影响,还有待进一步探讨。另外,通过比较2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点白细胞计数的差异,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 表3),因此,可以排除WBC降解碎片混入RET检测区域致使核酸含量增高所带来的干扰影响。
一般来说,临床上有检测RET相关参数需求的患者多数为RBC系统生成障碍患者,即贫血患者。因此,原则上对于凡是需要进行RET检测患者的标本,应最好在24 h以内检测方能较好地反映结果的准确性。
[1] |
|
[2] |
|
[3] |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