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敏,女,1970年生,学士,副主任技师,主要从事细菌耐药性研究。
了解临床分离的肺炎链球菌的分布和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收集临床分离的102株肺炎链球菌,对来源分布和药物敏感性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临床分离到的肺炎链球菌标本主要来自痰液(87例,占85.3%),以儿科的分离率最高(57.8%),其次为呼吸内科(20.6%)和干部病房(11.8%)。102株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复方磺胺甲口恶唑的耐药率高,分别为80.4%、83.3%、69.6%,而对氯霉素、利奈唑胺、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低,分别为1.0%、0.0%、0.0%。青霉素不敏感的菌株与青霉素敏感的菌株相比,容易表现出更多耐药性。
结论临床分离的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性呈上升趋势,红霉素、克林霉素和复方磺胺甲口恶唑已不是治疗肺炎链球菌的有效药物,第4代喹诺酮类药物有强的抗菌作用。有必要对肺炎链球菌进行耐药检测,以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肺炎链球菌可以从呼吸道或血液入侵,引起中耳炎、肺炎、化脓性脑膜炎、败血症等侵袭性感染[ 1]。近年来由于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其耐药率日趋上升[ 2],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许多困难。为了解医院肺炎链球菌的分布情况和对主要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我们对临床分离到的肺炎链球菌进行了统计分析。
2011年1月至2012年5月宜春市人民医院临床分离的肺炎链球菌102株(同一患者同一部位重复分离的菌株不计入)。儿科的痰标本采集方法是用儿科专用吸痰器吸痰,可以克服儿童取痰难的问题。
红霉素、克林霉素、复方磺胺甲口恶唑、氯霉素、万古霉素、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药物敏感性纸片为北京天坛有限公司产品,利奈唑胺纸片为辉瑞公司产品,青霉素及头孢曲松E-test条为瑞典AB Biodisk公司产品。
肺炎链球菌属于苛养菌,标本需要接种在哥伦比亚血平皿上,放置在含5%二氧化碳培养箱。注意标本留取后要及时接种才能提高阳性率。哥伦比亚琼脂干粉为英国Oxoid公司产品。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操作,使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LTE-32全自动细菌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
培养基为水解酪蛋白胨基础琼脂加5%绵羊血,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 CLSI, 2013)推荐的单向琼脂扩散法及E-test法进行试验和判读,质控菌株为肺炎链球菌(ATCC 49619)。青霉素及头孢曲松使用E-test法直接检测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s, MIC),其余药物用纸片法。
数据采用Whonet 5.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使用SPSS 11.5软件进行 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临床分离的102株肺炎链球菌主要来自痰标本[87例(85.3%)],其他依次为咽试子8例(7.8%)、脑脊液5例(4.9%)、血液2例(2.0%)。
标本来源以儿科比例最高,达57.8%(59例),其他依次为呼吸内科20.6%(21例)、干部病房11.8%(12例)、重症监护病房4.9%(5例)、耳鼻喉科2.9%(3例)、神经内科2.0%(2例)。
肺炎链球菌是社区获得性肺炎最重要的致病菌,从监测结果来看,肺炎链球菌的耐药问题日趋严重,宜春市人民医院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的发生率达到66.5%,比文献[ 2]报道略高,已成为临床面临的棘手问题。
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等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产生耐药的主要机制是青霉素结合蛋白(penicillin-binding protein, PBP)的改变,其中耐药主要是PBP2b、PBP2X、PBPIa的结构改变引起。目前研究表明,PBP2X的单一位点变异介导低水平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的耐药,多位点变异介导高水平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的耐药,PBP2b变异与细菌的低水平青霉素耐药有关,同时PBP2X和PBP2b也是PBPIa变异介导高水平青霉素耐药的基础[ 3]。对于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青霉素仍是首先药物,对于低水平耐药菌株可选用大剂量的青霉素,使血药浓度高于MIC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近年来,红霉素及其他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对肺炎链球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推荐为社区获得性肺炎及其他呼吸道感染经验治疗的一线药物。但由于使用广泛,耐药率不断升高,已高达80.4%,与文献[ 4]报道一致。耐药机制主要与 ermB介导的抗菌药物靶位点修饰和 mefA介导的主动外排泵有关[ 5],前者介导高水平大环内酯类耐药,后者介导低水平大环内酯类耐药。
复方磺胺甲口恶唑耐药率达到69.6%,其耐药主要与二氢叶酸还原酶基因突变,导致甲氧苄啶与二氢叶酸还原酶亲和力降低有关[ 6]。可能还与我国农民将抗菌药物用于动物饲料添加剂有关。
新一代喹诺酮(莫西沙星)对呼吸道病原菌保持很好的抗菌活性,已成为呼吸道感染首选,但要注意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性和交叉耐药的缺点[ 7],对高度耐药或多重耐药的肺炎链球菌可以考虑使用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青霉素不敏感菌株比青霉素敏感菌株更易获得耐药性。红霉素、克林霉素、复方磺胺甲口恶唑已不适用于医院获得性肺炎链球菌的感染治疗[ 2]。
总之,肺炎链球菌耐药日益严重,必须做好耐药性监测,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同时应加强细菌耐药机制的研究,发现和控制耐药菌株的爆发流行。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