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黄小华, 男, 1979年,学士,主管技师,从事临床生化及质量控制工作。
目前,用于白蛋白(albumin,Alb)测定的方法主要有溴甲酚绿(bromcresol green,BCG)法和溴甲酚紫(bromcresol purple,BCP)法。但BCP法和BCG法测定血清Alb在结果上有一定的差异,会引起Alb及白/球蛋白(A/G)比值的不一致,给临床应用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为此,我们比较了2种方法测定不同年龄段血清Alb的差异。
选取湖州地区企业与事业单位干部、职工、教师、军人、学生及农民,经体检无心、肺、肝、肾等主要脏器疾病,脑血管病、高血压病、糖尿病等代谢内分泌病;剔除脂血、溶血、黄疸样本,共入选1 496名,其中男805名,女691名;从1岁起间隔10岁分组,男、女性各7组。空腹抽血,当日分离血清,置-20 ℃保存待测。
贝克曼DXC800生化分析仪(简称DXC800),配套的总蛋白(TP)试剂(双缩脲法)、白蛋白试剂(BCP法)、液体型校准物及3个水平定值质控血清。日立7080生化分析仪(简称日立7080)、罗氏Alb试剂(BCG法)、c.f.a.s校准物及2个水平定值质控血清。
在测定样本前用配套校准液校准仪器,并测定配套定值质控血清Alb浓度。然后用双缩脲法测定TP、BCP法和BCG法分别测定Alb浓度;球蛋白浓度=TP-Alb,计算A/G比值,同时测定各自配套的定值质控血清。
DXC800及日立7080的当日室内质控均无失控;参加浙江省临床检验中心的室间质控,5份质控品(20100201~20100205)VIS值依次为DXC800 TP:7、23、27、10、2,平均为14分,全省=60.24,实测=60.57;Alb(BCP法):23、6、3、8、3,平均为9分,全省=38.24,实测=37.98; Alb(BCG法):9、10、11、13、31,平均为15分,全省=37.76,实测=37.68。
用BCP法及BCG法分别测定Alb浓度29.6和48.8 g/L的血清样本,批内精密度( CV)分别为0.65%、0.74%和0.73%、0.75%,批间 CV分别为1.91%、1.99%和1.95%、1.97%。测定TP浓度分别为53.8和72.4 g/L血清样本,批内 CV分别为0.95%、0.98%,批间 CV分别为1.86%、1.90%。
用SPSS10.0软件对数据作统计学处理,计算出各组均值(
血清TP、Alb浓度及A/G值均呈正态分布。BCP法测定值及A/G比值的Alb明显低于BCG法( P<0.01)。根据
![]() | 表2 各年龄组TP、Alb和A/G结果比较![]() |
目前,同时拥有BCP法和BCG法测定血清Alb的实验室越来越多,2种方法测定结果的差异引起了临床的重视。传统的BCG法测定血清Alb会受到非Alb类蛋白质的非特异性干扰[ 1]。BCP法反应最适pH值为5.20,接近α和β-球蛋白的等电点,抑制了这2种球蛋白与BCP的非特异性反应,故对测定白蛋白具有高特异性。此外,BCP与Alb的反应为即时完全反应,不受时间和温度变化的影响[ 2]。BCP法兼有BCG法的主要优点,克服了BCG法的多数缺点,与火箭电泳法结果相一致,线性范围可达10~80 g/L,比传统的BCG法更宽,而且不易受溶血、黄疸和脂血等临床常见干扰因素的干扰,成为测定血清Alb染料结合法中较好的一个方法。
近几年也有一些学者报道了BCP法和BCG法测定Alb结果的差异。陈智平等[ 3]报道BCP法比BCG法测定结果偏低约3.2 g/L。康金锁等[ 4]报道2种方法的差异可利用校正公式:BCG校正值=1.149×BCG检测值-9.514 9来实现统一。本研究得出BCP法测定的Alb浓度比BCG法平均低4.2 g/L。因为缺乏可供比较的“金标准”,本研究的结果并不能说明BCG法的结果偏高、BCP法结果偏低,抑或两者皆有。国外学者的观点也不尽相同,这也许与各自所采用的标准不同有关。在短时间内,大家不可能接受单一的测定Alb的方法为最终标准方法,更不可能在临床上都应用1种方法。这2种方法在临床上都广为应用,尽管有人提出放弃BCG法,但这种观点并未被普遍接受。因此,BCP法和BCG这2种测定Alb的方法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仍将共存。
本研究结果表明,BCP法Alb及A/G比值明显低于BCG法( P<0.01)。根据
[1] |
|
[2] |
|
[3] |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