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胆红素血症对Coulter血液分析仪白细胞分类的影响
王锦春, 赵姣萍
绍兴市第六人民医院,浙江 绍兴 312000

作者简介:王锦春,女,1977年生,主管技师,主要从事临床检验工作。

摘要
关键词: 血液分析仪; 高胆红素血症; 显微镜; 离心洗涤
中图分类号:R446.1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640(2012)08-0696-02

黄疸型肝病是指肝脏疾病时血清总胆红素高于正常参考值而出现高胆红素血症。使用Coulter血液分析仪测定黄疸型肝病患者的白细胞时, 增高的胆红素会影响计数和分类而产生较大的误差。如果操作者不注意, 发出的报告是很不准确的, 严重影响临床对患者的治疗, 尤其在肝病专科医院或肝病专科病房, 这种化验结果会经常出现, 更应引起重视。我们探讨了胆红素血症对白细胞计数分类结果影响程度、检测失败的原因及其解决方法。

一、材料和方法

1. 标本来源 高胆红素血症组:46例为绍兴市第六人民医院门诊和住院患者, 经生化检查总胆红素浓度> 150 μ mol/L。男25例, 年龄25~58岁, 中位年龄为40岁; 女21例, 年龄32~56岁, 中位年龄为36岁。对照组:胆红素正常的门诊患者24例, 男14例, 女10例, 年龄25~38岁, 中位年龄为32岁。

2. 仪器 Coulter GEN· S 全自动血液分析仪; 0412-1型离心机为上海医用机械厂生产; OLYMPUS光学显微镜。

3. 试剂 仪器采用原装进口配套试剂及质控物; 手工法白细胞分类用瑞氏染液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操作。

4. 方法 46例高胆红素血症患者均在早餐前抽静脉血1.8 mL于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真空抗凝管中, 混匀, 然后进行血细胞分析, 重复2次计数分类取均值并制备血涂片行瑞氏染色。最后对标本进行洗涤处理, 以1 000× g离心10 min。定量吸去血浆, 加入等量分析仪专用稀释液, 洗涤2次后, 轻轻混匀进行血细胞分类计数。与此同时, 用OLYMPUS光学显微镜计数分类方法作为标准方法。所有结果均在2 h内完成[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 所有数据以 x̅± s表示, 采用配对t检验处理, 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 结果

1. 高胆红素血症对白细胞计数的影响 46例总胆红素浓度> 150 μ mol/L患者, 胆红素水平为178.0~551.6 μ mol/L, 平均水平为(318.20± 101.18) μ mol/L, 46 例中有33例仪器法检测白细胞计数高于手工法(P< 0.01), 此33 例患者的胆红素为(512.2 ± 104.35) μ mol/L。结果见表1

表1 对照组、高胆红素血症组2种方法胆红素检测结果及白细胞计数

2. 高胆红素血症对白细胞分类影响及处理 33 例仪器法检测白细胞计数高于手工法的样本中, 有17例仪器法不能做白细胞分类, 白细胞分类以单核细胞增高为主(占20.0%~40.0%), 而手工镜检以正常或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偏高, 单核细胞正常。17例不分类的样本经处理后可分类, 散点图异常的也恢复了正常, 即五区间分界清晰, 处理后的样本白细胞分类与显微镜目测结果一致。离心洗涤前白细胞分类的不正常分类图形, 与洗涤后白细胞分类图形比较有显著改变。见图1、2。

图1 高胆红素血症样本洗涤前白细胞分类图

图2 高胆红素血症样本洗涤后白细胞分类图

三、讨论

关于血液分析仪白细胞分类异常有相关报道[2]。仪器未能测定白细胞的原理为:在血样中加入适量溶血素后, 红细胞被破坏溶解, 白细胞形成一种膜包核结构, 机器根据其体积大小来进行计数和分类。很显然这一测定原理有一定的局限性[3] 。黄疸是临床上常见的干扰因素, 其干扰原理还不是很清楚, 可能与红细胞膜脂质异常, 膜表面脂蛋白增多, 胆红素对溶血素中某种作用成分相抵抗等因素有关[4] 。这时的红细胞膜对溶血素有抵抗作用, 导致大量红细胞不能被溶解而落入淋巴细胞计数范围(35~90 fL), 仪器将其计为淋巴细胞, 从而导致白细胞总数和淋巴细胞分类假性增高, 离心洗涤后, 黄疸因素去除, 因此对仪器测定的干扰作用也相应消除。

高胆红素对激光源发出的单色光在扫描细胞时可使其折射增大, 而使仪器不能正确识别各种白细胞, 不能正常分类, 散点图也发生改变, 见图1。对黄疸样本进行离心洗涤后再检测, 结果有很大改观, 并与显微镜目测一致, 见图2。高胆红素浓度的样本吸样测定后, 虽然经过机器内稀释液的稀释, 仍然可以保留一定浓度的胆红素。这部分胆红素极有可能与稳定剂起作用, 从而不能使白细胞处于原态下进行测定, 影响分类质量。故对黄疸样本进行测定出现分类异常(仪器), 离心洗涤是一种非常理想的消除影响的方法。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周红艳, 崔贵成, 沈佐君. 三种不同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系统检测常规血标本结果的分析[J].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2005, 20(1): 62-63. [本文引用:1]
[2] 沈瀚, 王以立. 环境温度引起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分类计数假性异常警告[J]. 临床检验杂志, 1997, 15(1): 48-49. [本文引用:1]
[3] 乐家新, 周建山, 兰亚婷. 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原理[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4, 27(3): 205-208. [本文引用:1]
[4] 张健, 张智慧, 张立, . 黄疸因素对PLUS血细胞分析仪计数的影响[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4, 17(3): 336.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