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周运恒,男,1976年生,博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临床微生物学及免疫学检验工作。
支原体属于条件致病微生物, 可黏附在泌尿生殖道的黏膜及上皮细胞上产生泌尿生殖道感染, 从多方面影响男性生育功能。约有15%的男性不育与生殖道感染有关, 而感染率最高的是解脲脲原体(Uu), 其次是人型支原体(Mh)。近年来, 随着非淋菌性尿道炎和不育症患者的增加, 精液中支原体感染率和耐药性不断发生变化。本研究对武警上海市总队医院近5年的2 930例男性不育症患者精液中支原体的感染情况和耐药趋势进行了动态分析。
1. 研究对象 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武警上海市总队医院不育不孕门诊就诊的不育症患者共2 930例, 均符合男性不育症诊断标准。
2. 标本采集 禁欲3~7 d后手淫法取精液于干燥消毒量杯内, 置37 ℃水浴箱内液化。
3. 试剂与方法 支原体培养鉴定及药物敏感性试剂盒由美国其昌达生物高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所有操作步骤均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
4. 结果判断 24 h判断Uu, 48 h判断Mh, 支原体的阳性结果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按照说明书判断。
1.2006至2010年男性不育症患者精液支原体的感染率 近5年, Uu和Mh的总检出率为14%19%, 5年支原体总阳性率为16.5%, 其中Uu为14.1 %(413例), Uu+ Mh混合感染1.7%(51例), 单一Mh感染0.6%(19例)。见表1。
2. 2006至2010年男性不育症患者精液支原体耐药率动态检测结果 支原体对12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的是环丙沙星(72.9%)、诺氟沙星(59.2%)和壮观霉素(44.7%)。对其余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很低, 低于10%的分别是强力霉素、美满霉素、交沙霉素、司巴沙星、氧氟沙星和左氧氟沙星。各种抗菌药物在5年之间的耐药率变化不大, 无明显升高或降低的趋势。见表2。
![]() | 表1 2006至2010年男性不育症患者精液支原体的检测结果 |
![]() | 表2 2006至2010年支原体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
![]() | 表2 2006至2010年支原体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续) |
由于检测试剂和方法的不同, 不同地区男性不育症患者精液中Uu检出率差异很大, 有文献报道可高达5%58% [1]。本调查结果显示, 本地区近5年男性不育症患者中支原体的检出率平均为16.5%, 仍以Uu为主, 单纯Mh感染率仅为0.6%, 而且检出率在各年之间变化不大。本试验用的是液体培养法, 对于低水平的感染者存在一定的漏检, 由于泌尿生殖道其他微生物(如变形杆菌、表皮葡萄球菌)也含有脲酶, 因此本方法存在一定的假阳性, 今后可采用选择性液体和固体培养基联合检测, 以提高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近5年来的药物敏感性结果显示, 支原体对四环素类强力霉素和美满霉素、大环内酯类交沙霉素、喹诺酮类司巴沙星、氧氟沙星和左氧氟沙星最敏感, 耐药率均< 10%。耐药性最高的抗菌药物为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和壮观霉素。由于各地用药习惯和支原体检出率的不同, 文献报道支原体的耐药性也差异很大[2]。王厚照等[3]研究显示, 精液支原体对强力霉素、美满霉素、交沙霉素的耐药率均< 16%, 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呈现高耐药性, 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均在90%以上。因此, 目前美满霉素和强力霉素可作为精液支原体感染治疗的首选药物, 而喹诺酮类药物作为经验性用药不再考虑。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1] |
|
[2] |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