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田文斐,女,1978年生,主管技师,主要从事临床检验工作。
目的 研究食道癌患者放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变化规律,探讨根治性放疗前、后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状态的改变。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食道癌患者根治性放疗前、后外周血中CD4+、CD8+细胞百分率,计算CD4/CD8比值。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食道癌组放疗前CD4+细胞百分率明显下降、CD8+细胞百分率升高、CD4/CD8比值下降( P<0.01)。放疗结束后1周CD4+细胞百分率进一步下降、CD8+细胞百分率明显升高、CD4/CD8比值降低,与放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放疗结束后3个月CD4+细胞百分率逐步升高、CD8+细胞百分率逐步下降、CD4/CD8比值升高,与放疗前及放疗结束后1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 食道癌患者在放疗刚结束时,以细胞免疫抑制作用占主导地位;而放疗结束后3个月,细胞免疫功能逐渐改善。根治性放疗有效减少肿瘤负荷,改善了患者的免疫功能。
T细胞亚群是评价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重要指标, 而细胞免疫功能与肿瘤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我们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了42例食道癌患者根治性放疗前、后T细胞亚群中CD4+、CD8+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变化, 探讨根治性放疗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42例肿瘤患者均为2006年1月至2008年8月上海市长海医院收治的行根治性放疗的食道癌患者, 其中男24例, 女18例, 年龄39~77岁。所有病例均经上消化道钡餐及病理切片确诊。正常对照组为39名健康献血者, 年龄37~75岁。
采用BD公司生产的IMK-Simulset试剂盒[试剂A:CD45/CD14; 试剂B:阴性对照; 试剂C:CD3/CD4(用于测定CD4+T细胞); 试剂D:CD3/CD8(用于测定CD8+T细胞); 试剂E:FACS lysing Solution溶血素], 仪器为FACSCalibur流式细胞仪(BD公司生产)。
食道癌患者根治性放疗前1周及放疗结束后1周、放疗结束后3个月收集样本。所有检测对象早晨空腹静脉采血3 mL,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亚群(CD4+细胞、CD8+细胞)百分率的变化。
采用SPSS 11.0软件包分析, 数据以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食道癌患者放疗前CD4+细胞百分率明显下降、CD8+细胞百分率升高、CD4/CD8比值下降(P< 0.01)。食道癌患者放疗结束后1周CD4+细胞百分率进一步下降、CD8+细胞百分率明显升高、CD4/CD8比值降低, 与放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放疗结束后3个月CD4+细胞百分率逐步升高、CD8+细胞百分率逐步下降、CD4/CD8比值升高, 与放疗前及放疗结束后1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见表1、图1。
![]() | 表1 食道癌组根治性放疗前、后及正常对照组CD4+细胞、CD8+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的比较 |
免疫系统能够保护机体不受几乎所有种类的致病因素侵害, 避免有关自身的有害反应。因为免疫保护机制包括了有效的炎性分子、抗体和杀伤细胞之间的激活, 这些因素合在一起不仅能破坏入侵的微生物、致病性自身反应细胞和肿瘤, 也能损伤、致死正常细胞— — 免疫系统先天就是一把“ 双刃剑” , 必须受到严格的调控。免疫反应的调节包括体内平衡机制, 即固有的抗原激活的免疫活性细胞的活化和分化, 和抑制性细胞调节的外部机制。调节性CD4+和CD8+ T细胞及自然杀伤(NK)T细胞中的一类独特亚群控制了有潜在致病性的抗原反应T细胞的过度生长。有证据表明, 这些抑制性T细胞可能对防止和治疗免疫调节性疾病有潜在重要的临床作用。
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与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有关, 而抗肿瘤免疫主要以细胞免疫为主, 细胞免疫是机体抗肿瘤免疫的重要机制, 肿瘤的发生、发展与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消长有着直接关系[1, 2]。CD3、CD4 细胞能促进效应细胞抗肿瘤作用。CD4+ T细胞即辅助性T淋巴细胞, 可识别肿瘤细胞分泌的可溶性抗原, 参与B细胞、巨噬细胞、NK细胞的激活, 进而起到抗肿瘤作用, CD4+ T淋巴细胞还可释放白细胞介素(IL)-2、γ 干扰素(IFN-γ )、IL-4等细胞因子以激活NK细胞、促进B细胞活化和抗体形成以达到抗肿瘤效应。而CD8+细胞主要为抑制性T细胞, 抑制机体免疫应答[3]。T细胞亚群之间保持动态平衡, 是机体免疫状态的中心环节。
本研究显示, 恶性食道癌患者放疗前细胞免疫功能低下, CD4+ T细胞以及CD4/CD8的比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根治性放疗对机体的免疫功能的影响包括2个方面:一方面可以杀伤肿瘤细胞, 解除肿瘤对机体的免疫抑制; 另一方面放疗的非选择性杀伤作用, 对增殖活跃的淋巴系统杀伤作用亦较明显。但哪一种作用占主导地位决定了化疗后免疫功能状态的变化。本研究发现放疗结束后1周细胞免疫功能较放疗前更为低下, CD4+T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低于放疗前, 表明在放疗刚结束时, 以放疗的非选择性杀伤作用, 即对增殖活跃的淋巴系统杀伤作用亦较明显, 细胞免疫抑制作用占主导地位。而放疗结束后3个月, CD4+T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明显高于放疗前, 接近于正常对照组, 表明根治性放疗能有效减少肿瘤负荷, 改善了患者的免疫功能。
本研究结果显示, 动态检测食道癌患者根治性放疗前、后T细胞亚群的变化, 对反映机体的免疫状态、评判肿瘤预后以及适时的免疫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1] |
|
[2] |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