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情况及药敏分析
刘香, 王李洁, 周运恒
武警上海总队医院检验科,上海 201103

作者简介:刘香,女,1976年生,主管技师,主要从事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工作。

通讯作者:周运恒,联系电话:021-51724373。

摘要
关键词: 泌尿生殖道感染; 支原体; 男性; 女性; 耐药率
中图分类号:Q939.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640(2012)03-0234-03
引言

支原体是泌尿生殖道感染、性传播疾病的常见病原体, 它可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前列腺炎、宫颈炎以及不孕不育等多种疾病, 且支原体感染常常症状迁延, 反复发作, 久治不愈, 常规抗菌药物疗效不理想[1]。为了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我们对男、女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情况及药敏结果进行了分析。

一、材料和方法

1. 标本来源

武警上海总队医院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门诊、住院的妇科、泌尿科及皮肤性病科的患者3 231例, 其中男929例, 女2 302 例, 年龄18~58周岁。

2. 试剂

支原体培养鉴别定量药敏试剂盒[美国其昌达生物高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3. 标本的采集

男性消毒尿道口后, 用无菌拭子插入尿道口12 cm处, 女性消毒外阴后, 用无菌拭子插入患者宫颈口12 cm处, 轻转一周后取出, 标本均用配套的无菌棉拭子, 采集后立即送检接种。

4. 检测方法

严格按照试剂盒使用说明书无菌操作, 35± 1℃孵育箱培养, 解脲脲原体(Uu)24h观察结果, 人型支原体(Mh)48h观察结果。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 2 检验, 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 结1果

1. 阳性检出率

3 231例标本阳性1 898例, 总阳性率为58.7%。在1 898例阳性患者中, Uu单一感染1 479例, 占77.9%, Mh单一感染16例, 占0.9%, Uu+Mh混合感染403例, 占21.2%。见表1

表1 2006年至2010年男女两性支原体属感染情况

2. 支原体阳性患者性别分布

女性为72.0%(1 657/2 302), 男性为25.9%(241/929), 女性阳性率高于男性(P< 0.05)。

3. 药敏结果

男女两性支原体属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5年中无明显变化趋势。分离的支原体属对林可霉素的耐药率为100%, 低耐药率的均为强力霉素、美满霉素、交沙霉素、左氧氟沙星, 对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均显示高耐药率, 见表2, 表3

表2 2006年至2010年男女两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比较(%)
表3 2006年至2010年男女两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对各种抗菌药物的总耐药情况比较(%)
三、讨1论

支原体属是一种无细胞壁、大小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中生长繁殖的最小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Uu和Mh是人类泌尿生殖道常见的寄生菌之一, 在特定的环境下可以致病, 致病机制可能与其侵袭性酶和毒性产物有关, 有利于支原体黏附于泌尿生殖道黏膜的表面而致病。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与自然流产、出生缺陷、死胎和不孕均有关系[1]。目前常用的支原体检测方法主要有:液体培养法、固体培养法、聚合酶链反应和血清学检测, 液体培养法简单、快捷, 可以直接判断药敏结果, 因此临床上应用最广。但由于液体培养基容易污染, 以及其他分解脲酶的细菌污染导致的假阳性, 所以此法存在一定的缺陷, 发展趋势是增加营养物质和抑菌剂的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联合检测。

本研究显示, 分离的支原体属, 以Uu单一感染最为常见(77.9%), 其次为Uu和Mh混合感染(21.2%), 而单纯Mh感染较少见(0.9%), 提示Mh多以复合感染的形式存在, 与文献报道一致[2]。研究显示, 女性比男性支原体属阳性率高, 这可能与男女生殖器局部微环境不同所致, 导致女性更易受感染, 女性患者支原体感染后出现的临床症状相对较轻, 未引起重视, 故没及时治疗[3]。3 231例标本中, 男性929例占28.8%, 女性2 302例占71.2%, 女性比例远高于男性。

由于支原体没有细胞壁, 因此作用于细胞壁的抗菌药物, 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类天然耐药, 而对抑制蛋白合成的抗菌药物, 如四环素、红霉素和喹诺酮类药物敏感。本研究显示, 无论男女强力霉素、美满霉素、交沙霉素、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 10%, 与文献报道[4]相近。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环丙沙星和诺氟沙星耐药性高(> 55%), 可能与临床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大量滥用导致耐药性上升有关。这与文献报道男女两性的耐药情况不同[5]有差异。这可能与不同的地区经济状况以及抗菌药物使用的习惯不同, 支原体属表现的耐药表型也可能不同有关。 药敏结果显示, 男性支原体属耐药率较高的前三种抗菌药物依次为:壮观霉素、环丙沙星、诺氟沙星, 女性依次为: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壮观霉素, 均> 55.0%, 男、女两性2006年至2010年支原体属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无明显变化趋势。无论男女这几种抗菌药物均可作为经验性用药的首选。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洪艳华. 泌尿生殖道脲脲支原体的药物敏感性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0, 20(8): 1191-1192. [本文引用:2]
[2] 王子仲, 张建敏.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属感染的现状及其耐药性[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0, 20(11): 1622-1624. [本文引用:1]
[3] 陈红霞. 156例泌尿生殖系支原体感染及药敏分析[J]. 浙江预防医学, 2007, 19(7): 21. [本文引用:1]
[4] 井发红, 李敬梅, 康炜, . 女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J]. 检验医学, 2009, 24(4): 250. [本文引用:1]
[5] 夏晴晴, 王芳, 贺娟. 男女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特点的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0, 20(8): 1188-1190.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