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瞿伟华,男,1977年生,学士,主管技师,主要从事临床检验工作。
目的 通过尿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定性测定及血清β-HCG定量测定初步鉴别正常宫内妊娠、输卵管内宫外孕和宫角妊娠。方法 先以金标记尿液β-HCG定性测定,再以放射免疫125I标记血清β-HCG动态定量测定,即每隔3d后以同样的方法进行血清β-HCG定量测定,分析1 627名首诊未明确诊断的育龄妇女,平均年龄33.3岁,诊断时停经时间从33 d至58 d,共发现22例宫角妊娠。结果 停经37 d~58 d的宫角妊娠病例标本血清β-HCG定量测定>191mIU/mL但﹤401mIU/mL。结论 尿液β-HCG定性测定结果为阳性,但B超在宫内未找到妊娠囊,临床反复探查均未探及胎儿,排除停经少于37 d的正常妊娠或输卵管宫外孕后,如其血清β-HCG定量测定值低于正常妊娠而又高于宫外孕,且每隔3 d血清β-HCG测定无成倍增长,刮宫未见绒毛及胎儿或B超下刮宫仍未探及绒毛及胎儿者,提示临床应高度警惕宫角妊娠之可能,综合临床表现,尽早作出诊断,避免子宫破裂等严重的并发症。
宫角妊娠是指妊娠囊种植在子宫角的妊娠, 即受精卵种植在子宫的角部。宫角妊娠较为罕见, 仅占所有异位妊娠的2%~4%, 与正常分娩比例约为1∶ 2 500~1∶ 5 000。由于在妊娠相对较晚时才发生破裂, 导致严重的血液动力学障碍, 使孕妇死亡率较高。应当及早作出正确的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 以免产生严重的后果。
2003年6月, 妇科医师反馈某一病例实验室检查结果与临床情况完全不符, 该患者尿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 -HCG)定性检测结果为阳性, B超在宫内未找到妊娠囊, 腹痛且伴阴道流血。妇科医师认为检验科报告有误, 经再次复检后发现尿液β -HCG定性检测结果仍为阳性。患者住院观察, 血清β -HCG定量检测结果为206mIU/mL, 3d后血清β -HCG定量检测结果为293mIU/mL, 再隔3d后血清β -HCG定量检测结果为371mIU/mL。根据实验结果, 拟诊断为宫角妊娠, 最终在患者左侧宫角找到孕囊, 得到确诊。
此后, 自2003年6月至2009年4月间, 对1 627名首诊未明确诊断的育龄妇女作β -HCG测定, 年龄17~46岁, 平均年龄33.3岁, 停经时间从33d至58d, 同时进行尿液β -HCG定性测定与血清β -HCG动态定量测定, 共辅助临床医师确诊宫角妊娠22例。
1. 尿液β -HCG定性测定 采用北京蓝十字生物药业有限公司胶体金早早孕检测试纸。使用一次性洁净尿杯收集随机尿液10~20 mL, 不加任何防腐剂, 进行检测, 操作程序按说明书。
2. 血清β -HCG动态定量测定 采用深圳拉尔文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放射免疫测定试剂, 参考值:正常成人﹤15mIU/mL; 妊娠﹥57mIU/mL。严格按照操作说明书进行检测, 每批实验质控数据均达到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采集血清标本0.5 mL, 严重溶血者不能测定, 将分离得到的血清样本再次离心, 保证没有血细胞的混入, 所有标本均于当天完成检测; 3 d后以同样方法进行第二次测定。
对上述停经时间从33 d至58 d首诊未确诊的育龄妇女采集血清0.5 mL进行血清β -HCG定量测定, 每例样本均隔3 d以同一方法检测(见表2)。
![]() | 表2 第二次检测结果 |
有99例停经少于37 d的样本第一次检测在58~190mIU/mL, 而第二次检测在191~400mIU/mL范围内, 但前后呈明显的倍数增长; 有90例第一次检测在191~400mIU/mL范围, 而第二次检测﹥401mIU/mL且明显成倍增加, B超在宫内找到妊娠囊, 证实为正常妊娠。22例宫角妊娠样本2次检测结果均在191~400mIU/mL范围内, 尿液β -HCG定性测定仍然持续为阳性结果; 血清β -HCG定量测定缓慢上升但均低于正常妊娠。根据实验室所提供的数据, 临床进行B超复查, 均在子宫角部找到孕囊, 确诊为宫角妊娠。
我们通过对22例尿液β -HCG定性测定始终为阳性, 而B超在宫内未找到妊娠囊的宫角妊娠病例, 进行连续的β -HCG动态检测, 最后帮助临床作出了正确的诊断。
正常妊娠在子宫着床发育成胎儿, 若种植在子宫腔外某处医学上称为异位妊娠。异位妊娠包括输卵管、宫角腹腔、卵巢、阔韧带、宫颈、子宫残角妊娠等[1]。宫角妊娠是指受精卵种植在近子宫与输卵管口交界处的子宫角部, 可引起各种并发症, 常见的是流产、子宫破裂和胎盘滞留, 子宫破裂是最严重的并发症, 这种情况虽罕见, 但出血凶猛, 常可导致休克, 甚至危及生命。患者如有急性破裂现象, 需作剖腹手术; 宫角肌层发紫有出血现象, 有破裂可能的, 需行输卵管切除及宫角切除术[2]。
宫角妊娠由于其临床表现与宫外孕非常类似故临床极易引起误诊[3]。开展β -HCG检测, 目前已是早期诊断的重要方法。测定尿β -HCG, 方法简便、快速, 适用于急诊患者, 但该法系定性试验, 灵敏度不高。由于宫角妊娠时, 患者体内β -HCG水平较宫内妊娠为低且上升不明显, 因此我们采用灵敏度高的放射免疫法动态定量测定血清β -HCG, 该法灵敏度高、快速。血清β -HCG半衰期为1.2~3.6h[4], 故收集、分离血清后, 必须当天完成检测, 并且注意尽可能的去处血细胞的影响。正常妊娠时, 每48~72hβ -HCG定量倍增[5], 在停经37~58d, 尿液β -HCG定性为阳性, 血清β -HCG定量为﹥401mIU/mL, 经阴道或腹部超声可见宫内孕囊; 而宫角妊娠尿液β -HCG定性亦为阳性, 血清β -HCG定量低于正常妊娠孕周的参考值, 在停经37~58d> 191mIU/mL, 但﹤401mIU/mL, 且每48~72h无倍增; 宫外孕在停经37~58d, β -HCG定量﹤191 mIU/mL, 血清β -HCG连续检测无明显上升, 且尿液β -HCG定性测定为弱阳性结果。
B型超声显像一般要到停经7周时, 方能查到胚芽与原始心管搏动, 宫角妊娠的声像特点[6]:子宫虽增大但宫腔内空虚, 宫旁出现低回声区, 该区若查出胚芽及原始心管搏动, 可确诊。在实际检测过程中, 如发现介于阴性与阳性结果之间的测定值, 同时参考其停经天数, 在排除停经少于37d的正常妊娠及宫外孕后, 如果其值低于正常妊娠而又高于宫外孕且3d后血清β -HCG无成倍增长者, 可提示临床高度重视宫角妊娠之可能, 结合B型超声显像结果与临床表现尽早作出诊断[7]。
宫角妊娠的临床表现以停经、腹痛和阴道流血为主[8]。妊娠囊存活于宫角部, 若胎儿继续发育, 子宫角部肌层将变得越来越薄, 一旦发生破裂, 若治疗不及时, 将引起严重并发症, 这22例患者均作宫角切除术, 术后情况良好。
本病确诊有一定难度, 需综合临床表现、妇科检查、B超检查。尿液β -HCG定性始终为阳性结果, 血清β -HCG定量测定值低于正常妊娠而又高于输卵管宫外孕且每隔3d无成倍增长, 特别是刮宫未见绒毛及胎儿或B超下刮宫仍不能探及绒毛及胎儿, 应高度警惕本病。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