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作者:张晓燕,联系电话:021-37990333-7310。
作者简介:张海燕,女,1975年生,学士,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防治工作。
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感染者中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混合感染率,并了解HCV对HIV-1感染者CD4+T细胞计数的影响。
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在云南大理市招募HIV-1感染者,分别采用血清学和核酸方法检测HCV混合感染。
结果在526例HIV-1感染者中,静脉吸毒者占94.3%,其余为性途径感染。86.9%(457/526)为HCV血清学检测抗体阳性,其中HCV核酸阳性者占78.3%。在HCV 血清学阴性的69例中,24例HCV RNA >1 000 IU/mL。由于引入HCV核酸检测方法,现场HCV混合感染的发现率增加了4.6%(24/526),所调查的HIV-1感染者中HCV混合感染率为91.4%。HCV混合感染者的CD4+ T细胞计数明显低于HIV-1单纯感染者。
结论在HCV感染的高流行区或髙危人群中,HCV与HIV-1共感染率较高。筛查HIV-1感染时应加强对HCV的检测,有助于对HCV感染进行早期诊断并开展HCV的早期治疗,减少HCV对HIV-1感染者的不利影响。
To investigate the ratio of hepatitis C virus (HCV) co-infection and the impact of HCV co-infection on CD4+T cell counts in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1 (HIV-1)-infected patients.
MethodsA cross-sectional study was performed among HIV-1-infected patients for assessment of HCV co-infection determination with serology and nucleic acid test in Dali Yunnan.
ResultsAmong 526 HIV-1-infected patients, the injecting drug users accounted for 94.3%, and the others were infected through sex. The percentage of anti HCV-IgG positive was 86.9%(457/526), and the positive accordant rate of HCV RNA and anti HCV-IgG was 78.3%. However, HCV RNA >1 000 IU/mL was detected in 24 patients out of 69 anti HCV-IgG negative patients. As for HCV nucleic acid test, the detection rate of HCV co-infection increased 4.6% (24/526). The ratio of HCV co-infection was 91.4%. The CD4+ T cell counts among single HIV-1 infection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among HCV co-infection.
ConclusionsThe ratio of HIV-1/HCV infection is high in high-risk areas or population, and the determination of HCV during screening HIV-1 infection may help for the earl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HCV and decrease the effect of HIV-1 infection patients.
目前, 我国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为性途径和静脉吸毒途径 [1]。由于HIV-1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与传播途径的相似性, 既往有偿献血和吸毒人群中的HIV-1感染者存在较高比例的HCV混合感染[2, 3]。目前对HIV-1混合感染HCV后促进感染者肝脏纤维化、增加晚期肝脏功能失常和死亡率等已达成共识[4, 5], 但对于HCV混合感染对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疾病进展的影响存在很大分歧。有报道称HCV 混合感染降低CD4+ T细胞计数上升的趋势, 增加AIDS患者疾病进展和死亡[6]。 较高水平的HCV RNA与CD4+ T细胞减少相关[7]; 也有报道显示HCV的混合感染与HIV-1单一感染疾病进展没有明显差异[8]。本研究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 采用血清学和核酸检测的方法对比分析HIV-1感染者中HCV的混合感染率, 以期对HIV-1混合HCV感染现场流行病学疫情估计方法的确立, 以及相关综合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并了解HCV对HIV-1感染者CD4+T细胞计数的影响。
1. 研究对象 2007年9至12月在云南省大理市吸毒人群中招募的HIV-1感染者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现场访谈完成调查问卷的填写, 获取人口学、行为病学及临床一般资料。研究对象须能够和愿意提供书面知情同意书。
2. 检测样本 采集每位受试对象的外周血10 mL, 样本采集后在6 h内运达实验室, 新鲜血液用于CD4+T细胞检测。分离血清储存于-20 ℃, 进行HIV-1感染的确证试验及HCV IgG、IgM检测; 同时分离血浆储存于-80 ℃冰箱内, 用于HCV核酸检测。
1. 血清学检测 HIV-1抗体确证试验采用GENELABS Diagnostics HIV BLOT 2.2 WB 试剂盒进行。HCV IgG检测采用北京万泰公司生产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试剂盒。操作程序按照检测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2. HCV核酸定量检测 采用美国Roche公司全自动核酸提取仪提取血浆HCV RNA, 操作步骤参照使用说明书。以深圳匹基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HCV核酸扩增荧光检测试剂盒测定。取HCV RNA 2 μ L为模板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 合成相应的cDNA, 取4 μ L cDNA为模板进行荧光实时定量PCR, 检测相应病毒载量。仪器为ABI7300型荧光定量PCR仪。
3. HIV-1感染者CD4+ T细胞检测 所有试剂及器材均来自Becton Dicknson 公司。操作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向TruCOUNT绝对计数管中加入20 μ L CD3-异硫氰酸(FITC)/CD4-藻红蛋白(PE)/CD45-多甲藻叶绿素蛋白(PerCP)试剂; 然后加入50 μ L混匀的血样; 充分混匀, 室温(2025 ℃)避光反应1530 min; 加入FACS Lysing Solution(1X)溶血素450 μ L; 充分混匀, 室温(2025 ℃)避光放置15 min; 利用流式细胞仪, 分析检测CD4+ 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
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及q检验, P<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26例HIV-1感染者中男456例(86.7%), 女70例(13.3%), 年龄1855岁。在HIV-1感染途径中, 静脉吸毒感染者496例(94.3%), 性途径感染者30例(5.7%)。感染HIV-1的时间, 85.0%以上的感染者在5年内, 52.7%的感染者在3年内。 感染者的CD4+T细胞数372 161个/μ L, 平均(443.2± 261.5)个/μ L。
526例HIV-1感染者中有457例(86.9%)HCV抗体阳性, HCV RNA在检测线(1 000 IU/mL)以上者占78.3%。在 HCV 抗体阴性的69例中, HCV RNA在检测线以上的有24例(34.8%), 见表1。由于引入HCV核酸检测的方法, 云南大理现场HIV-1感染者中HCV混合感染的发现率提高了4.6%(24/526)。因而, 所调查的HIV-1感染者中HCV混合感染率为91.4%。
![]() | 表1 HCV抗体与核酸检测结果比较 |
以HCV 感染状况为基础对所有的HIV-1感染者进行分组。抗HCV(-)HCV RNA(-)45例; 抗HCV(+)HCV RNA(+)358例; 抗HCV(+)HCV RNA(-)99例; 抗HCV(-)HCV RNA(+)24例。观察不同组CD4+ T细胞计数的差异, 以研究HCV 感染对HIV-1 感染者体内免疫系统的影响。各组间HIV-1病毒载量相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排除了HIV-1病毒复制组间差异对CD4+ T细胞计数的影响。抗HCV(-)HCV RNA(-)组的CD4+T细胞计数明显高于抗HCV(+)HCV RNA(+)组及抗HCV(+)HCV RNA(-)组(P=0.000 2、P=0.014 5), 但与抗HCV(-)HCV RNA(+)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抗HCV(+)HCV RNA(+)、抗HCV(+)HCV RNA(-)及抗HCV(-)HCV RNA(+)3组间CD4+ T细胞计数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见表2。
![]() | 表2 HCV混合感染对HIV-1感染者CD4+ T细胞计数的影响(个/μ L) |
目前全球约有1.7亿HCV感染者, 其中我国的感染者近4 000万。HCV感染的慢性率高达70%, HCV慢性感染与肝硬化以及肝细胞癌高度相关。近年来在既往有偿献血和静脉吸毒途径造成的HIV-1感染者中发现较多的HCV混合感染者[2, 3], 使HCV感染诊断与防治的形势日趋严峻。由于AIDS造成的免疫缺陷, 部分HCV感染者血清阳转滞后或不产生抗体[9]; 在HCV感染的“ 窗口期” 也没有抗HCV产生。如本研究中, 抗HCV阴性的69例HIV-1感染者中, 进行其HCV RNA检测, 发现24例HCV RNA水平在检测线 (1 000 IU/mL) 以上, 占到 34.8%。因此, 识别出这些“ 沉默型” HCV感染者不仅有利于客观分析HCV混合感染对AIDS疾病进展的影响, 而且早期诊断还有助于早期开展干扰素抗HCV的治疗, 防止HCV的进一步传播。但在实际工作中, 血清中病毒核酸含量太少致核酸提取时可能失败, PCR 试剂的检测敏感性、样本和扩增体系中可能存在某些抑制病毒核酸扩增的因素等, 均可能影响病毒核酸的检出。此外, HCV核酸是RNA, 极易被RNA 酶降解, 而RNA 酶无处不在, 样本保存及处理不当也会影响HCV RNA的检出率。另一部分原因可能与HCV病毒血症消退或病毒基因变异等因素有关[10]。如本研究中99例抗HCV 阳性者的HCV RNA检测阴性可能与上述因素有关。HCV RNA试剂可以检出HCV感染的“ 窗口期” , 但在抗HCV确证阳性的样本中也存在一定比例的HCV RNA阴性。因此, 仅用HCV抗体或核酸检测试剂单独检测均不能对HCV感染状态做出正确的判断。故在HIV-1感染者中筛查HCV混合感染可选择两者结合起来, 缩短HCV感染“ 窗口期” , 早期发现HCV混合感染。本研究作为HIV-1感染者的大样本研究, 首先采用HCV血清学抗体检测方法, 然后对所有受检样本进行HCV RNA检测, 结果显示HCV混合感染率为91.4%, 进一步证实中国静脉吸毒人群中, HIV-1感染者中存在较多的HCV混合感染。
许多研究发现, HIV-1感染加速HCV疾病进程, 但HCV感染是否会加速HIV-1的疾病进程历来争议较多[2, 6, 7, 8, 11, 12, 13, 14]。造成这种差异性的原因存在多种可能性, 如研究方法与监测指标不同、研究对象的地域以及遗传背景的不同、感染途径不同等。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在于对HCV混合感染的判定标准各不相同。有的研究采用单纯的血清学抗体检测, 有的采用HCV RNA定性检测, 还有的增加了HCV病毒载量测定。而本研究同时采用血清学抗体及HCV病毒载量检测的方法, 精确筛查出HCV混合感染者。其结果显示, 同时感染HCV 的HIV-1 感染者的CD4+ T细胞计数明显低于单纯感染HIV-1的感染者, 并且他们感染HIV-1的时间85.0%以上在5年以内及各组间HIV-1病毒载量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这样在本研究中既避免感染时间对宿主CD4+T细胞计数的影响, 又避免HIV-1病毒载量对宿主CD4+T细胞计数的影响。因此, 本研究结果提示了HCV 可能对HIV-1的致病性有一定的加剧作用, 这与一些先前的研究报道相符[6, 7, 11, 12, 13, 14]。可能与HCV自身可抑制CD4+ T细胞增殖和促使CD4+ T细胞易于凋亡相关[15, 16]。在抗HCV(-)HCV RNA(-)组与抗HCV(-)HCV RNA(+)组相比较, 尽管CD4+ T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但也存在这样的趋势, 这可能是此组人群处于HCV感染的早期, HCV还未对HIV-1感染者体内免疫系统发生明显的影响。
本研究在研究对象的招募过程中, 由于无法招募到足够数量的HCV单一感染者作为研究对照, 在研究设计上存在一定的缺陷, 因此, 对于本研究中发现的HCV混合感染对于HIV-1感染者CD4+T细胞计数影响的这一趋势, 尚需在今后的工作中扩大样本量, 加以验证。
总之, 在HCV感染的高流行区或髙危人群中, HIV-1/HCV混合感染率较高, 在筛查HIV-1感染时, 应加强HCV混合感染的检测。首先进行HCV血清学检测, 然后对HCV血清学检测阴性的个体, 进行HCV RNA检测。这样既降低了检测成本, 同时也避免了HCV感染漏检的可能, 并为早期诊断HCV提供依据, 有助于早期开展干扰素抗HCV的治疗, 防止HCV的进一步传播和对HIV-1感染者的不利影响。而对于单纯感染HIV-1的感染者应进行HCV疫苗的注射来预防其HCV的混合感染。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