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李青峰,男,1967年生,学士,副主任技师,主要从事临床检验工作。
探讨血清胸苷激酶(TK1)检测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采用增强化学发光法(ECLA)检测120例结直肠癌患者、100例结直肠良性疾病患者及120名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血清TK1水平;采用化学发光法分别测定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
结果结直肠癌组术前血清TK1水平为2.49(1.36 ~ 3.89)pmol/L,明显高于结直肠良性疾病组[1.19(0.73 ~ 2.08)pmol/L]和正常对照组[1.09(0.69 ~ 2.01)pmol/L, P均<0.01],结直肠癌患者术后1个月血清TK1水平明显下降,为1.61(1.22~2.53)pmol/L。结直肠良性疾病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直肠癌组血清TK1阳性检出率为58.3%,明显高于结直肠良性疾病组(13.0%)和正常对照组(14.1%)以及其他消化道肿瘤标志物(CEA 18.3%、CA199 15.0%, P均<0.01)。
结论血清TK1水平对早期结直肠癌筛查及辅助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结直肠癌是消化道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其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 但早期诊断率低。目前临床上结直肠癌的诊断主要依赖内窥镜活检, 但由于该技术难度、操作复杂性及患者痛苦性相对较大, 因此难以进行定期的、大规模的筛查检测。为此, 肿瘤标志物的研究近年来一直是肿瘤研究的热点之一。胸苷激酶(TK1)是嘧啶合成的补救酶, 是催化胸腺嘧啶核苷转为单磷酸胸腺嘧啶的关键酶[1], 为DNA的合成提供原料, 是衡量细胞增殖活性的重要指标[2]。有研究发现TK1在一些癌症患者中的表达水平高于健康人, 是早期癌症风险筛查及辅助诊断的优选标志物[3], 同时对肿瘤疗效监测、预后评估等有一定临床意义。
选自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门诊、病房及体检中行结肠镜检查者, 其中结直肠癌患者120例, 男78例, 女42例, 均经手术治疗及病理学确诊; 结直肠良性疾病患者100例, 男57例, 女43例, 其中直肠息肉患者55例, 直肠炎患者45例。选择同期在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进行体检的健康体检者120名作为正常对照组, 其中男65名, 女55名, 均为排除贫血、女性月经期等处于细胞增殖状态下的健康人群。
空腹采集静脉血5 mL, 6 h内以700× g离心10 min, 分离收集血清并贮存于-20 ℃待用。血清TK1采用化学发光结合斑点杂交技术检测, 试剂盒由深圳华瑞同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光强度用CIS化学发光数字成像分析仪进行分析, 严格按操作说明书操作。TK1> 2 pmol/L为阳性。癌胚抗原(CEA)采用酶免疫测定法, ≥ 10 μ g/L为阳性。糖类抗原199(CA199)采用化学发光法, ≥ 37 U/mL为阳性。
采用SPSS 11.5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各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阳性检出率比较采用χ 2检验。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前后比较采用q检验。P< 0.01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直肠癌患者组术前血清TK1水平为2.49(1.36 ~ 3.89)pmol/L、结直肠良性疾病组为1.19(0.73 ~ 2.08)pmol/L、正常对照组为1.09(0.69 ~ 2.01)pmol/L, 结直肠癌组术前血清TK1水平明显高于结直肠良性疾病组和正常对照组(P均< 0.01), 结直肠良性疾病组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直肠癌患者术后1个月血清TK1水平明显下降, 为1.61(1.22~2.53)pm/L。各组血清TK1、CEA、CA199阳性检出率见表1。
![]() | 表1 各组血清TK1、CEA、CA199阳性检出率[例数(%)] |
世界上结直肠癌的病死率已跃居恶性肿瘤前位, 而结直肠癌高危人群的有效筛查是降低结直肠癌病死率的关键措施之一。由于临床上患者在确诊时往往已处于中晚期, 治疗效果不佳, 因此对结直肠癌的早期检测与诊断, 一直是人们探寻的目的[4]。
TK1为四聚体, 相对分子质量为96 000。TK1与细胞分裂密切相关, 在增殖细胞的G1和S期交界处开始升高, 直至S期达到高峰, 在肿瘤细胞中这种高TK1水平从S晚期可持续到M早期, 其浓度将伴随肿瘤细胞的急剧增殖而升高, 正常人血清中TK1水平很低, 而在人类肿瘤中TK1活力与肿瘤细胞增殖速度呈正比, 可超出正常水平的2~100倍, 因此被认为是一种极具潜力的肿瘤标志物。近年来, TK1在全身脏器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中的作用逐渐被引起重视, 被认为是肿瘤的一种敏感性指标。黄惠等[5]报道乳腺癌患者血清TK1浓度均显著高于乳腺良性疾病组和正常人群组(P< 0.05), 且Ⅱ 、Ⅲ 期乳腺癌患者TK1水平显著高于0、Ⅰ 期患者(P< 0.05); 随着患者出现癌转移或局部复发, TK1的浓度趋向有意义的升高。提示TK1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肿瘤病情的进展。本研究结果显示, 结直肠癌患者血清TK1水平显著高于结直肠良性疾病患者及正常对照者(P< 0.01), 而结直肠良性疾病患者与正常对照者之间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直肠癌患者血清TK1的阳性检出率远高于其他消化道肿瘤标志物CEA及CA199, 此结果与张勇超[4]报道的相同。此结果表明, 血清TK1检测可用于结直肠癌早期筛查及辅助诊断[6, 7], 并可作为术前和术后疗效监测、预后判断的一种手段, 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