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朱继文,男,1975年生,学士,副主任技师,主要从事分子生物学检验工作。
设计茎环结构引物,建立外周血检测微小RNA-21(miR-21)的检测方法,并初步应用于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样本的检测。
方法设计miR-21的茎环结构反转录引物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引物,以U6为内参照,利用SYBR green实时荧光PCR检测2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和20名健康人的外周血miR-21的表达水平,并分析2组间的差异。
结果SYBR green实时荧光PCR检测U6和miR-21含量的熔解曲线单一,PCR产物特异。在外周血中20例哮喘患者的miR-21水平明显高于20名健康人( P<0.001)。
结论本实验成功建立了SYBR green荧光定量PCR检测外周血miR-21表达水平的技术平台,为miR-21在支气管哮喘发生中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建立了基础。
To establish a stem-loop method for peripheral blood microRNA-21(miR-21) detection in peripheral blood monocytes(PBMC),and primarily apply the method into bronchial asthma patients.
MethodsAccording to the sequence of miR-21,the stem-loop reverse transcription primer and the primer of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were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miR-21 in PBMC of 20 bronchial asthma patients and 20 healthy subjects were measured by SYBR green real-time fluorescence PCR with U6 as control.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2 groups was analyzed.
ResultsThe melting curve of U6 and miR-21 in the 2 groups showed a single peak by SYBR green real-time fluorescence PCR,and the product of PCR was specific. The miR-21 levels in PBMC of 20 bronchial asthma patient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20 healthy subjects ( P<0.001).
ConclusionsThe method of detecting miR-21 expression levels by SYBR green 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 is established successfully in PBMC. Moreover,it provides the basic reference for molecular-biology research of miR-21 in bronchial asthma.
微小RNA(microRNA, miRNA)是在动物、植物和病毒中发现的一个非编码单链小RNA, 由21~24个核苷酸组成。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 miRNA参与生命过程中的一系列重大进程, 包括胚胎早期发育、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炎症免疫和脂肪代谢等。miRNA-21(miR-21)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miRNA之一, 其在肿瘤[1]、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2]和内分泌系统疾病中都有不少报道, 但在呼吸系统疾病中报道甚少。
目前常用的检测miRNA方法有Taqman探针法、Northern blot和原位杂交等方法。Northern blot和原位杂交2种方法能够半定量地表示miRNA的丰度和定位显示miRNA, 但检测时间较长。Taqman探针法是目前最常用的检测miRNA的工具, 具有特异性高、花费时间短等优点, 但成本较高。本实验以较廉价的SYBR green染料代替Taqman探针, 建立利用SYBR green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外周血中miR-21表达丰度的技术平台[3], 并对人类常见的呼吸道疾病— — 支气管哮喘做初步研究。
1.研究对象
健康人外周血来自体检正常者, 共计20份, 每份采集5 mL, 采用浓度为0.04 mol/L的乙二胺四乙酸(EDTA)抗凝, 每5毫升的血液中加入0.4 mL EDTA。支气管哮喘患者来自徐州矿务集团第二医院, 按照不同病程采集标本, 每份5 mL, EDTA抗凝, 每5毫升的血液中加入0.4 mL EDTA, 共检测支气管哮喘患者20例。
2.主要试剂和仪器
Trizol(美国Invitrogen公司); 反转录PCR试剂盒 (PrimeScriptTM one step RT-PCR kit)购自Toyobo公司; SYBR green Taq试剂盒购自中国TaKaRa公司; 荧光定量PCR仪(BIO-RAD公司); 分光光度仪(德国EPPENDORF公司)。
3.引物设计和合成
依据miR BASE(http://microrna.Sanger.ac.uk/sequences)数据库人U6和miR-21的序列, 根据相关文献报道首先设计茎环结构(stem-loop)的逆转录引物[4], 其中包含有44 bp的茎环结构和3' 端的6个miR-21碱基序列, 然后按照逆转录产物的序列自行设计PCR引物。miR-21逆转录引物序列为5'-GTCG-TATCCAGTGCAGGGTCCGAGGTATTCGCACTGG-ATACGACTCAACA-3'; PCR扩增引物上游为5'-GTTAGCTTATCAGACTGA-3', 下游为5'- GTGC-AGGGTCCGAGGTAT-3'。采用U6snRNA作为内参, 其逆转录引物序列为5'-AACGCTTCACG-AATTTGCGT-3', PCR扩增引物上游为5'-CTCGC-TTCGGCAGCACA-3', 下游为5'-AACGCTTCACG-AATTTGCGT-3'。所合成的miR-21长度为66 bp, U6长度为94 bp。本研究所有引物由上海生物工程公司合成。
取健康体检者和支气管哮喘患者新鲜外周血(EDTA抗凝)5 mL, 适当稀释后再经比重1.077 的Ficoll分离PBMC, 放入另一试管中, 并加10 mL磷酸盐缓冲液(PBS)洗涤2次, 然后采用Trizol提取总RNA, 操作按照说明书进行, EPPENDORF分光光度仪检测RNA质量和浓度。
取1 μ g总RNA, 分别以miR-21和U6逆转录引物进行逆转录反应, 反应条件为16 ℃孵育15 min, 42 ℃反应1 h, 85 ℃孵育5 min, 得到的cDNA置于-20 ℃保存。分别以miR-2l 和U6 cDNA为模板, 以miR-21和U6的特异性引物, 以20 μ L体系进行PCR。PCR的反应条件是:95 ℃ 10 min, 95 ℃ 15 s, 60 ℃ 1 min, 40个循环。取PCR产物10 μ L在10%聚丙烯酰胺凝胶上电泳, 并染色拍照。
反应参数为95 ℃ 10 min预变性, 95 ℃ 15 s, 60 ℃ 1 min, 荧光检测1次, 共40个循环。在65~95 ℃间, 以0.5 ℃/s为间隔绘制熔解曲线, 记录每个反应管中的荧光信号到达所设定的域值时所经历的循环数即Ct值, 反应结束后根据熔解曲线分析产物特异性。每组设3个复孔, 以U6作为内参照。采用定量PCR中的相对定量法, 以2-△ △ Ct表示支气管哮喘患者目的基因的表达相对于配对的正常组群的变化倍数, 其中△ △ Ct=(CtmiR-21-CtU6)患者组-(CtmiR-2l-CtU6)正常组。
检测数据用
哮喘患者和健康者U6的Ct值为20.00± 1.83, 哮喘患者的miR-21 Ct值为24.20± 0.56, 健康者的miR-21 Ct值为34.40± 0.38。见图2a。熔解曲线图表明, U6和miR-21的熔解曲线单一峰值有差异。miR-21和U6均未见杂峰信号出现, miR- 21溶解温度为82.5 ℃; U6溶解温度为78.5 ℃。说明二者的PCR参数选择适当, 产物特异性较好, 非特异产物对结果影响较小。见图2b。
采用配对样本的Wilcoxon符号秩检验, miR-21在哮喘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中的表达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见图3。
在临床实践中, 外周血的检测具有创伤小、可重复、可于同一时间点进行检测多项指标等优点, 是疾病诊断和随访的理想手段。国内外研究表明, 外周血miRNA稳定性强, 能够反映生理状态的异常, 而且外周血miRNA的表达不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 也不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5], 因此有望作为临床检测的标本来源。
miRNA的检测方法有很多种[6], 最经典的方法是Northern blot, 但由于操作繁琐、技术难度大、耗时长、实验条件要求高, 在实际工作中难以推广应用。目前对miRNA的定量检测主要借助于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 有Taqman探针法和SYBR green法, 前者特异性高, 但操作复杂、价格昂贵, 在临床普及有一定难度。SYBR green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 但特异性较差。2005年Chen's等报道的茎环逆转录PCR新技术在特异性和敏感性方面相对于原有的SYBR green法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 茎环结构的逆转录引物在逆转录后增加了cDNA的长度, 克服了miRNA长度短小而难于检测的困难。曾报道运用茎环结构的引物,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外周血中检测到miR-34a的表达 [7]。本实验用融点曲线分析显示设计的引物能够特异性扩增出miR-21和U6基因。为今后研究外周血中miRNA的表达建立了一种强有力的技术平台。
支气管哮喘是人类常见的呼吸道疾病, 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患, 发生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复杂。临床上也很少从分子生物学方面精确、敏感地诊断和用于疗效的客观判断。Mattes等[8]曾报道在哮喘病中miR-126抑制Th2细胞的效应功能而促进疾病发生。本研究初步显示miR-21在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外周血中相对于健康者表达明显升高(P< 0.001), 这为哮喘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一个基础。但是对具体的哮喘病的发作期和缓解期有否差异以及miR-21可否作为分子生物学诊断的一个指标, 进而可以运用miR-21的反义寡核苷酸或抑制剂治疗该疾病, 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本研究建立的在外周血中用实时PCR检测miR-21的方法是一种快速、有效、敏感性高和特异性好的检测方法, 利于在临床推广应用, 有助于对哮喘病发生、发展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的深入研究。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