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质量要求融入信息系统,以提高检验前质量控制能力
田佳乐, 戴燕, 李冬, 万海英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检验科,上海 200065

作者简介:田佳乐,男,1984年生,技师,主要从事临床检验工作。

通信作者:万海英,联系电话:021-66111425。

摘要
目的

为了提高检验分析前环节的质量,利用信息系统对标本流程中的实验室前过程的质量控制要点进行实时提示、查询与监控。

方法

改进现有的电子检验申请单模式,实时跟踪、控制标本采集及运送过程中各环节的时间节点,并将标本采集的质量要求及检验项目的相关临床知识要点融入到开单与执行医嘱过程。

结果

(1)为临床提供个性化专科或专病种检验申请项目单,如“急诊检验申请项目单”,将可供急诊检验的项目集中于此,全院统一,非此单中所开检验申请一律视为非急诊项目;(2)在医生开单界面,随时通过双击鼠标查看检验项目:名称、标本种类、检测方法、标本采集要求、参考区间、临床意义、干扰因素及检验报告出具时间等内容;(3)护士执行医嘱时,每条检验项目行一栏均显示此项目的抗凝管类别或标本杯的条码前缀、采集量、采集要求及检验报告出具时间等内容;(4)所有人员均可通过“标本状态查询”功能,实时了解标本采集、签发、签收、处理、报告发送、报告打印等系列执行状态信息;(5)护士可通过“标本签收、退回”功能,查询本病区退回标本的原因、时间及操作人员信息。

结论

将检验分析前环节的质量控制要求融入信息系统,不仅方便临床医护实时了解检验相关知识的要求,而且完善了实验室对临床医护的培训、沟通体系,受到检验人员及临床医护的高度认可。

关键词: 检验分析前环节; 质量控制; 实验室管理; 实验室信息系统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640(2012)10-0844-05
Integration of quality requirements into information system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control ability of pre-analytic process
TIAN Jiale, DAI Yan, LI Dong, WAN Haiying
Departm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 Tongji Hospital,Tongji University,Shanghai 200065,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utilize the information systems to implement real-time prompts, queries and monitor for the quality control points of pre-analytic process in the specimen procedur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re-analytic process.

Methods

Improving the existing mode of electronic examination application, the time point of various links were tracked real-timely and controlled in the process of specimen collection and transportation, and the quality requirements of specimen collection and relevant clinical knowledge of test items were integrated into the process of examination application and performance.

Results

(1) Personalized examination application was afforded for specialist or special disease. For example, "emergency examination application" was available for all of emergency examination items in the whole hospital. Test items from other applications will be considered to be non-emergency tests. (2) The test item would be viewed by double-clicking the mouse on the examination application interface at any time, including name, specimen type, measurement method, the requirements of specimen collection, reference interval, clinical significance, interference factors, test report issuance time and so on. (3) When nurses performed the doctor’s orders, each of test item showed the anticoagulant tube type or bar code prefix, collection volume, acquisition requirements and test report issuance time and so on. (4) All personnel can understand executive status information of specimen collection, signature and issuance, signature and receipt, processing, report issuance and report printing through the function of "specimen status inquiry" in real-time. (5) Nurses can inquire the information of their wards on reason, time and operator of returned specimens.

Conclusions

The quality control of pre-analytic process into information systems not only facilitates understanding of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relevant examination knowledge for clinicians and nurses in real-time, but also perfects train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 of clinical laboratory to clinicians and nurses. It has been received highly recognized by medical laboratory technicians, clinicians and nurses.

Keyword: Pre-analytic process; Quality control; Laboratory management; 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

随着实验室对检验分析中和分析后环节的质量控制能力的提高, 同时伴随着条形码标本信息管理系统[1, 2, 3, 4, 5]在实验室的全面应用, 以及对自动化仪器数据传递过程中使用“ 中间件” 系统软件如Data Manager 2[6], 完善了标本筛查与结果审核的过程, 大大降低了检验分析中的人为差错, 其质量问题正逐年下降。如今突出的影响检验结果准确、及时、合格的症结在于检验分析前环节, 主要包括:检验申请单上的患者信息不完整, 影响检验人员对检验结果的判断; 临床医生在选择检验项目时, 对其临床意义、适应症、干扰因素及检测方法等内容知之甚少; 护士在标本采集时的不规范操作如:抗凝管或标本杯使用错误、标本采集量不符或抗凝标本未及时混匀造成抗凝效果欠佳等问题, 经常造成标本不合格而无法用于检测; 标本交接过程不规范, 使得一旦发生差错, 无法落实责任人。这些问题的不断累积还造成临床医护对检验科的日益不满甚至投诉。针对这些方面, 我们通过医院的信息系统[医院信息系统(HIS)、实验室信息系统(LIS)、医院内网], 将部分检验的知识要点, 融入到操作过程, 实现在操作过程中发现问题可实时查看、查询和追踪, 并对检验分析前环节的重要节点进行控制等一系列手段, 来提高检验科的工作效率以及简化以往繁琐的操作流程。

材料和方法
一、材料

1. 软件

HIS(上海军惠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LIS(金蝶医疗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2. 设备

护士工作站、检验标本签收站均配备电脑及条码扫描器。

3. 标本的预制条码系统

预制条码标签标本采集管的条形码设置为12位交叉2, 5码, 其中包含两位校验码。预制条形码真空采血管为广州杨普公司产品; 其他标本采集容器:尿沉渣管、粪标本采集管(直径15 mm)或专用盒、痰杯、无菌试管等均由商家在出售前或实验室工作人员在使用前提前按要求黏贴好条形码信息标签。

二、方法1. 检验医嘱与标本采集工作

医生开单及护士医嘱执行界面按CNAS-CL02《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中“ 5.4 检验前程序要求” [7], 融入关键的质控点于其工作界面, 并提供随时提示与查询功能, 对于不合格的申请或医嘱执行赋予控制和拒绝执行、拒绝保存的功能。

2. 利用医院内网共享检验信息

在医院内网FTP上放置有关检验信息以及培训资料等文件WORD、PPT格式的电子版本, 供临床医护人员、检验人员随时查看学习。

结果
一、医嘱中患者申请信息的控制与管理

临床医生在检验申请时, 对每一位患者均需输入以下信息, 包括:申请科室、住院号、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患者类别、费用类别、申请医生、申请病区、床号、临床诊断、开单时间等, 见图1。当某个空格中未输入相关信息时, 该医嘱将不被系统保存, 则该医嘱不能成立, 护士站即看不到此医嘱而无法执行。

图1 检验医嘱申请界面

二、按类别重组检验申请单

1. 除了常规的“ 临床生化检验申请项目单” 、“ 临床免疫检验申请项目单” 、“ 临床微生物检验申请项目单” 、“ 临床血液检验申请项目单” 、“ 临床检验申请项目单” 五大类检验申请单以外, 通过与临床科室共同协商, 并由医务处发文, 将属于院内急诊检验的项目归类, 形成一个“ 急诊检验申请项目单” , 专供临床医生选择急诊检验项目使用, 见图2。只有通过选择此检验申请单中的项目, 才能进入急诊检验流程。如“ 血细胞分析” 项目, 在“ 临床血液检验申请单” 和“ 急诊检验申请项目单” 中同时存在, 若在“ 临床血液检验申请项目单” 中选择此项目时, 其医嘱为非急诊检验申请, 即进入非急诊检验流程。

图2 急诊检验申请项目单

2. 根据不同病种或不同科室的个性化需求, 通过与各临床专业科室协商, 根据其个性化要求分别对检验项目进行组合, 推出“ 专科常见病检验申请项目单” , 见图3。取代原先需要到常规申请单中逐个勾选检验项目的操作程序, 不仅提高医生的开单速度, 而且符合《卫生部临床路径》的管理要求。

图3 专科或专病种检验申请项目单

三、开医嘱时的辅助诊断

针对医生开单界面的每个检验项目设置“ 鼠标双击可显示项目临床意义” 功能。例如当医生选择“ 凝血酶原时间” 项目时, 若不了解其临床意义及干扰等影响因素, 即可用鼠标双击该项目名, 系统立即弹出对话框显示该项目的简要说明信息, 可供临床医生进行实时阅读学习, 见图4

图4 开具医嘱时的辅助诊断信息

四、采集标本时容器选择(抗凝与否)的正确性控制

操作人员在标本采集界面将医嘱信息与标本容器相关联时, 根据电脑界面上不同检验项目对应的不同条码前缀的提示, 拿取对应的标本容器, 通过条码扫描枪将容器上的条码录入电脑。如果错拿了不同标本类型(使用错误条码前缀的抗凝管或标本杯)时, 系统自动提示:“ 您输入的条码前缀和要求不相同” , 并拒绝录入, 只有在电脑所提示的容器信息与输入信息一致时, 电脑才给予保存, 形成正确的标本管信息。

五、界面的采集要求提示

在标本采集界面的检验项目行一栏, 显示标本的采集要求及检验报告出具时间, 只需拉动屏幕下面的滚动条即可查看, 见图5

图5 融入护士工作站采集界面的“ 标本采集要求” 界面

六、检验科“ 标本签收”

图6 某病区不合格标本退还一览表

七、标本流动节点状态实时查询

在系统中按检验分析前环节的节点, 设置“ 标本状态查询” 功能, 所有临床医护、检验人员均可使用。以患者基本信息(住院号)、标本条码号实时查询对应标本的状态信息, 包括:标本采集、标本签发、标本签收、报告处理、报告发送、报告打印时间等各节点的执行时间点和执行人员工号, 并用不同的颜色区分该节点是否已经执行。如某标本在某个节点中已执行, 则将该节点以绿色圆点标示; 未执行的节点用红色圆点标示, 以示区别, 见图7

图7 标本流动节点状态的实时查询界面

八、利用医院内网建立更加详尽的检验相关知识共享平台

为了方便临床医护人员更加全面地了解检验相关知识, 以及规范检验分析前环节相关人员在标本流程中的操作行为, 将实验室《临床检验手册》、《标本采集手册》、《检验项目报告时间表》以及针对性的培训资料文件的电子版本放置在医院内网FTP。例如:针对某阶段或者某科室标本采集中的问题所制作的专项培训PPT文件。通过设置专有密码, 只有授权人员才能更改内容, 而其他人员只有阅读的权限。

讨论

经过一系列的更新和改进, 整个系统运作不仅省时、省力、省物, 减少甚至有的环节还杜绝了检验分析前环节中发生差错的可能性, 大大减轻了相关工作人员的心理压力, 使检验人员能放心地进行正常的检验工作, 实现了实验室的智能化、高效化管理, 这是提升检验科医疗服务的质量, 提高临床对检验科满意度的有效措施之一。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万海英. 检验标本流程中信息节点控制的临床价值[J]. 临床检验杂志, 2008, 26(6): 408-410. [本文引用:1]
[2] 万海英, 金骑兵, 李冬, . 适用于我国临床实验室的条形码标本信息管理系统[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4, 27(8): 531-533. [本文引用:1]
[3] 肖倩茹, 万海英. 条形码化检验信息标签在临床实验室中的应用[J]. 检验医学, 2004, 19(2): 125-127. [本文引用:1]
[4] 戴燕, 万海英. 优化检验流程提高检验质量[J]. 检验医学, 2004, 19(4): 373-375. [本文引用:1]
[5] 万海英, 胡文韬. 应用条形码技术重建检验物流系统[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6, 29(2): 179-180. [本文引用:1]
[6] 马丽, 万海英. 运用Data Manager 2中间件实现生化检验报告高效审核[J]. 临床检验杂志, 2011, 29(7): 487-489. [本文引用:1]
[7]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 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S]. ISO 15189, 2007.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