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合并肝癌患者血清甲胎蛋白、胆碱酯酶、总胆汁酸水平与Child-Pugh分级间的相互关系
龚显恩, 刘娟
盱眙县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苏 盱眙 211700

作者简介:龚显恩,男,1965年生,学士,副主任技师,主要从事免疫检验工作。

总胆汁酸; 胆碱酯酶; 甲胎蛋白; 肝癌; 肝硬化
中图分类号:R446.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640(2012)01-79-02
引言

肝脏是体内蛋白质和多种酶合成的主要场所。肝硬化合并肝癌患者体内将有多种蛋白质浓度和酶类活性发生变化。为此,我们检测了肝硬化合并肝癌患者血清胆碱酯酶(ChE)的活性、甲胎蛋白(AFP)和总胆汁酸(TBA)含量,并按Child-Pugh分级标准进行分组比较,以评价联合检测ChE、 AFP、TBA在肝硬化合并肝癌患者病情诊断和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

一、材料和方法

1.研究对象 选择2007年10月至2010年10月在盱眙县人民医院住院的肝硬化合并肝癌患者(肝癌组)62例,其中男43例,女19例,年龄3577岁。肝硬化合并肝癌的诊断以临床症状结合血清生化指标及计算机体层扫描(CT)、B超等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部分患者经肝活检确诊;同时进行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其中A级32例、B级18例、C级12例。正常对照组62名均为排除肝病的健康体检者,男39名,女23名,年龄3375岁。所有对象均采用空腹血清。

2.仪器和试剂 OLYMPUS AU64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STRATEC型化学发光分析仪。ChE试剂由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提供;TBA试剂由北京利德曼生化股份有限公司提供;AFP试剂由深圳市产业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提供。

3. 方法 ChE、TBA测定采用连续监测法,AFP测定采用化学发光法。

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0.0软件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检测数据用 x- ±s表示,2组间采用 t检验,分级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肝癌组与正常对照组ChE和AFP、TBA检测结果 肝癌组ChE活性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P<0.01),AFP、TBA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均<0.01),见 表1

表1 肝癌组及正常对照组血清ChE活性和AFP、TBA含量比较 x- ±s

2.肝癌组血清ChE活性及AFP、TBA含量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间的关系 ChE随着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的增高而降低,各分级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AFP和TAB随着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的增高而上升,各分级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见 表2

表2 肝癌组血清ChE活性及AFP、 TBA含量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间的关系
三、讨论

肝脏有多种多样的物质代谢功能,且具有强大的贮备、代偿和再生能力。发生肝硬化合并肝癌时,代偿期肝功能大多正常或有轻度异常,失代偿期多有较全面的损害。肝脏损害到一定程度某些指标才能反映出来[ 1]。当肝细胞损害到一定程度时,肝脏酶学、蛋白质代谢和胆汁酸代谢功能均可能存在障碍。

1964年Tatarinov发现原发性肝癌(PHC)患者血清AFP浓度升高。随后的研究表明,AFP是原发性肝细胞肝癌的一个重要标志物[ 2]。据相关研究报道[ 3],对于低浓度阳性而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所占比例超过10%的肝病患者,定期复查AFP-L3,动态观察其变化,可及时发现某些肝病的恶变倾向,对肝癌的早期诊断意义重大。从本研究可看出肝癌组AFP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0.01),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与AFP呈正相关。当肝细胞受损害时ChE合成减少,血清ChE活性降低[ 4]。74%的肝脏疾病ChE有变化,其中63%活性下降。血清ChE活性能较好地反映肝细胞合成功能和肝脏的储备功能,故ChE测定可作为肝病轻重程度判断的一项敏感指标。本研究结果表明,肝癌组ChE活性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P<0.01),并且随着肝癌患者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积分加大,肝细胞损害越来越严重,血清ChE活力也明显降低,且各分级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TBA是胆固醇在肝脏分解代谢的产物,其生成和代谢与肝脏关系密切。肝脏对TBA有高效清除作用,使TBA浓度得以维持在较低水平,故外周血中TBA含量甚微。因此TBA测定能反映肝细胞合成、摄取及分泌功能。TBA异常不仅反映了肝脏的损害程度,也间接反映了肝内的胆/血屏障情况。据相关文献报道[ 5, 6],急性肝炎和肝硬化合并肝癌患者由于肝细胞广泛坏死,肝实质细胞数减少以及门脉高压,侧支循环建立,表现为外周血中TBA含量显著升高。本研究显示,肝癌组血清TBA含量高于健康对照组( P<0.01);并且随着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的增高,血清TBA含量依次上升,并且各级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国内外不少学者正在研究肝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通过联合检测来提高其敏感性。据最新研究报道[ 7],联合检测果蝇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EZH2)和生成素(Survivin)在肝细胞肝癌(HCC)中的表达,将有助于HCC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为肝癌的治疗提供良好的前景。本研究表明肝癌组与正常对照组间各项指标具有明显的差异,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B、C级之间也存在着明显差异,并且随着分级的增高,ChE依次降低,AFP、TBA依次增高。

据有关报道[ 2, 6, 9],约20%30%原发性HCC的AFP不升高,急性肝炎和重症肝炎等也常表现为不同程度的ChE降低及TBA升高,表明三者不是独立的很特异的指标。所以联合检测ChE活性和AFP、TBA含量对判断肝硬化合并肝癌的病情程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作为肝硬化合并肝癌患者病情诊断和预后判断的重要依据。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马丽娟. 肝功能损害的严重程度对凝血指标影响的临床意义[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09, 6(7): 528-529. [本文引用:1]
[2] 叶应妩, 王毓三, 申子瑜.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 第3版. 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6: 689-691. [本文引用:2]
[3] 丁贤, 刘树业, 周淑芬, . 甲胎蛋白异质体在鉴别良恶性肝病中的应用价值[J]. 天津医药, 2010, 38(9): 821-822. [本文引用:1]
[4] 姜宇海. 肝硬化患者血清前白蛋白、胆碱酯酶、腺苷脱氨酶的变化[J]. 检验医学, 2009, 24(9): 634. [本文引用:1]
[5] 王永柏, 陈素明. 肝硬化患者血清脂蛋白、载脂蛋白与总胆汁酸水平分析[J]. 肝脏, 2009, 14(6): 509-510. [本文引用:1]
[6] 段正军, 段生寿, 徐杰, . 血清总胆汁酸与肝脏功能酶学指标联合检测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1, 32(5): 612-613. [本文引用:2]
[7] 康凯夫, 车爱文, 陈小伍, . EZH2和Survivin在肝癌肝硬化和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 陕西医学杂志, 2008, 37(7): 806-809. [本文引用:1]
[8] 程晓蕾, 王桂利, 杨延敏.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胆汁酸、前白蛋白、白蛋白及胆碱酯酶联合检测对不同肝病的诊断意义[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1, 32(4): 433-435.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