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杭金国,男,1979年生,学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小儿呼吸系统疾病诊疗工作。
探讨台州地区支气管哮喘患儿特异性过敏原分布及规律,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
方法应用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试剂盒,采用免疫印迹法对327例台州地区支气管哮喘患儿进行吸入性和食物性过敏原的血清学检测,并按年龄分为A组(≤5岁)95例和B组(>5岁)232例。对各组过敏原状况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327例患儿中吸入性过敏原阳性222例(67.9%)。其中尘螨195例(59.6%),屋尘、家尘132例(40.3%)、真菌组合125例(38.2%);B组对吸入性过敏原及3种常见吸入性过敏原的阳性率比A组高(
过敏是哮喘发病重要因素,引起台州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过敏原以吸入性过敏原为主并且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尘螨是最重要的过敏原,食物性过敏原对哮喘的影响亦需重视。
支气管哮喘是小儿常见的呼吸系统过敏反应性疾病,过敏原是哮喘的主要致病因素,对于临床确诊的哮喘患儿,了解其是否存在过敏因素及其敏感程度,对于采取预防过敏原诱发哮喘的措施、合理应用药物治疗及特异性免疫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自2008年4月至2010年4月台州医院路桥院区儿科使用体外血清特异性过敏原检测方法,对台州地区的哮喘患儿进行过敏原检测,旨在了解该地区哮喘患儿过敏原分布情况,探讨体外过敏原检测在儿童哮喘病因诊断、治疗的临床意义。
所有病例均符合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 2]。在这些病例中随机选取327例,其中男188例,女139例;年龄在315岁,平均年龄8.21岁。其中学龄前组(≤5岁)95例,设为A组;学龄组例(>5岁)232例,设为B组。
1. 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静脉血的采集 随机采取哮喘患儿血清标本5 mL,1 mL进行总IgE测定,4 mL进行特异性过敏原检测。使用干燥试管保存。
2. 总IgE测定 采用德国Beckman Coulter ACCESS2型发光法测定总IgE,试剂采用Beckman公司配套试剂。按照操作说明书进行。正常参考值范围为<120 IU/mL,结果报告分>400 IU/mL和120400 IU/mL 2种。
3. 特异性过敏原测定 采用过敏原中国组合检测试剂盒(欧蒙印迹法)测定过敏原特异性IgE。过敏原分为吸入性和食物性。吸入性过敏原特异性IgE包括:树组合、豚草、蒿、尘螨组合、屋尘、花粉组合、树组合、猫毛、狗毛、蟑螂、真菌组合;食物性过敏原特异性IgE包括:鸡蛋白、牛奶、花生、黄豆、牛肉、羊肉、鸡蛋白、小麦、海鱼、淡水鱼、虾蟹。实验操作方法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根据实验膜条上出现的与参照物上的标志相对应的清晰可见的条带记录进行结果判定。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以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27例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中总IgE抗体阳性285例,阳性率为87.2%,其中120400 IU/mL者176例(占61.8%),>400 IU/mL者109例(占38.2%),A组阳性82例,B组阳性203例。不同年龄组总IgE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27例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中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阳性254例,检出率为77.7%。吸入性过敏原阳性222例,阳性率67.9%(222/327),食物性过敏原阳性72例,阳性率22.0%(72/327)。哮喘患儿吸人性及食物性过敏原特异性IgE阳性率分布见 表1。
![]() | 表1 哮喘患儿过敏原特异性IgE阳性率分布 |
327例哮喘患儿中,过敏原检测阳性共254例,其中188例男性患儿中有144例过敏原阳性,阳性率为76.6%(144/188);139例女性患儿中有110例过敏原阳性,阳性率为79.1%(110/139),不同性别过敏原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儿童支气管哮喘是西方发达国家最常见的儿童疾病之一,近年其在发展中国家的发病率呈急剧上升的趋势。在我国儿童人群中发病率可达3%,全国约有1 000万以上的患者[ 3]。哮喘是一种复杂的多基因疾病,同时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 4]。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很复杂,其中免疫因素如T辅助细胞亚群1(Th1)和T辅助细胞亚群2(Th2)细胞失衡促使体内总IgE或过敏原特异性IgE异常增高,是哮喘发病的重要机制。针对环境因素中某些特异性过敏原过敏而导致哮喘的发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支气管哮喘是由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参与的以气道呈高反应性为特征的慢性气道炎症,属于I型变态反应,涉及的抗体是IgE[ 5]。生活环境中的各种过敏原通过激发T辅助细胞亚群中的Th2细胞,并分泌Th2型细胞因子引起以IgE为主导的变态反应是引起哮喘的重要原因[ 6]。过敏原种类繁多,不同的地区生活环境,具有不同的过敏原谱。发现这些过敏原并有效避免与之接触是预防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的关键因素之一。针对过敏原检测的方法可分为体内和体外2种,体内试验主要指各种皮肤试验(皮下、皮内、斑贴等),体外试验多为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的检测包括免疫印迹法、酶联免疫法、免疫荧光法等。2种方法各有优点,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过敏原特异性IgE,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无创性,无诱发过敏等不良反应,尤其适用于婴幼儿及儿童的过敏原测定。
我们采用德国欧蒙公司针对中国环境和气候设计的过敏原组合试剂盒和Beckman的血清总IgE试剂盒,对台州地区327例哮喘患儿血清过敏原特异性的IgE抗体和总IgE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哮喘患儿血清中总IgE抗体阳性率(>120IU/mL)可达87.2%,并有38.2%的患者严重升高(>400 IU/mL),不同年龄组总IgE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的检测显示,共有254例患儿呈阳性,检出率达到77.7%,其中吸入性过敏原阳性222例,阳性率67.9%,食物性过敏原阳性72例,阳性率22.0%,表明台州地区引起哮喘的过敏原以吸入性为主。台州地区常见的3类吸入性过敏原分别为尘螨组合占59.6%,屋尘、家尘占40.3%,真菌组合占38.2%。其次为蟑螂13.8%、树组合9.5%、猫毛、狗毛9.1%。而台州地区常见的3类食物性过敏原分别为海鱼15.0%、虾蟹13.8%、淡水鱼9.1%。我们在结果统计中发现,吸入性过敏原中以尘螨为最常见吸入性过敏原,可引起儿童支气管哮喘,阳性率达59.6%。温州地区罗芳等[ 7]研究发现哮喘儿童过敏原检测尘螨过敏61.44%,与本研究结果相近。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而食物性过敏原阳性率随年龄增高而降低。这可能是因为随着年龄增加,具有特应性体质儿童的活动范围不断拓宽,运动量也随之增加,在接触、吸入环境中的过敏原的概率就相应增加的缘故,这也可能是造成学龄前儿童好发过敏性疾病的原因,而特定地区的食物结构变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国外有资料发现85%食物过敏的儿童在34岁逐渐对牛奶、鸡蛋等食物产生耐受[ 8],可能由于脱敏的关系,随着年龄增加,食物性过敏原阳性率随年龄增高而降低。这使得在发现过敏后如何进行饮食干预和环境控制,显得非常重要。
疾病重在预防。对于过敏性疾病,可以通过过敏原检测系统寻找病因,脱离接触,并积极对症处理,痊愈后应尽量避免再接触致病因素,以防复发,因而应用安全、便捷的方法明确引起儿童过敏性疾病的过敏原,对正确治疗、疗效观察及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