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作者:杨慧英,联系电话:0871-5324888-2503。
作者简介:郭翀,男,1977年生,学士,主管技师,主要从事临床免疫检验工作。
分析血清脂联素与2型糖尿病(T2DM)及糖尿病肾病(DN)早期发生、发展的关系。
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0例单纯T2DM患者,30例DN早期患者及30名健康对照者血清脂联素浓度,并作对比分析。
结果单纯T2DM患者及DN早期组血清脂联素浓度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
血清脂联素浓度的降低可能与T2DM及DN的发生、发展有关。
血清脂联素与糖尿病的相关性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多项研究证实血清脂联素是2型糖尿病(T2DM)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脂联素水平的下降参与了T2DM的发展。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逐年升高,已成为终末期肾病的首位因素,也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和主要死亡原因之一。DN早期诊断可以预防和减少DN的进一步发展,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率。我们就血清脂联素与T2DM及DN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
1.T2DM组 选择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9年10月至2010年2月收治的60例T2DM患者,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30~70岁。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1999年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其中DN早期组30例(符合美国糖尿病协会推荐的诊断标准:24 h尿白蛋白/肌酐30~299 μg/mg);T2DM组30例入选标准:(1) 体重指数(BMI)≥20 kg/m2;(2) 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及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无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及T2DM急性并发症;(3) 除外妊娠、哺乳期妇女;(4) 除外注射胰岛素治疗的T2DM患者。
2.对照组 选择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健康体检者30名,其中男16名,女14名,年龄42~67岁。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正常,无心、肺、肝功能不全及泌尿系统感染。所有对象无心血管系统、肝脏、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及泌尿系统疾病等。
1.采血 受检者清晨空腹抽静脉血3 mL,氟化钠抗凝,用于检测空腹血糖。同时采静脉血5 mL,不抗凝,待血液完全凝固后,3 000 r/min(离心半径20 cm)离心10 min。收集血清置于-80 ℃冰箱保存以备检测血清脂联素。同时测量受试者身高、体重、腰围,计算体重指数(BMI)。
2.试剂与仪器 血糖测定采用己糖激酶法,试剂购自中生北控公司,批号为:090261;仪器为奥林巴斯5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清脂联素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购自美国森格玛公司。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正态分布数据(BMI、空腹血糖)
单纯T2DM组和DN早期组空腹血糖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P<0.01),血清脂联素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 P<0.01)。单纯T2DM组和DN早期组空腹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而DN早期组血清脂联素明显低于单纯T2DM组( P<0.01),见 表1。各组间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 表1 单纯T2DM组、DN早期组及健康对照组BMI、空腹血糖及血清脂联素比较( |
血清脂联素是脂肪细胞特异性分泌的蛋白质。1995年由Scherer等[ 1]在小鼠3T3脂肪细胞中首次发现。有资料表明血清脂联素可能具有抗粥样硬化和抗炎的作用,Lam 等[ 2]总结血清脂联素通过胰岛素超敏化、抗粥样硬化、抗炎、抗氧化等途径,对内皮具有保护功能。国内对血清脂联素在T2DM患者中的作用的报道并不一致,蔡珂丹等[ 3]报道DN患者血清脂联素浓度高于糖尿病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文洪林等[ 4]的研究结果发现2组患者有差异。我们认为血清脂联素浓度的增高可能是由于脂肪组织合成分泌脂联素增多用以减轻糖尿病肾病晚期的微血管损害,以及肾小球滤过率不断减低所致。本研究测定了3组不同人群的血清脂联素浓度,发现T2DM组和DN早期组血清脂联素浓度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 P<0.01),DN早期组血清脂联素浓度明显低于T2DM组( P<0.01)。Joachim 等[ 5]在DM动物实验模型中发现,血清脂联素浓度降低先于T2DM的发生,同时高浓度的血清脂联素也可防止T2DM的发生。动物实验也证明,低脂联素在T2DM的病理生理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6]。近年来的研究证实,人体内存在着脂肪—胰岛素内分泌轴,脂肪组织在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而脂联素作为脂肪细胞所分泌的一种激素,其水平降低与T2DM及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Hotta等[ 7]在以恒河猴为研究对象,纵向研究糖尿病发展过程中,亦发现在恒河猴发生肥胖早期脂联素水平就下降,且其下降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进展相平行,发生T2DM以后血清脂联素水平进一步下降。在一项对1 792例日本人的前瞻性研究中发现,血清脂联素水平较低的患者发生T2DM的几率是血清脂联素水平较高患者的9.3倍[ 8]。
本研究发现血清脂联素在正常人和T2DM患者及DN早期患者体内的浓度有明显差异,并且随着病程进展逐渐降低。因此,血清脂联素浓度的降低可能与T2DM及DN早期的发生、发展有关。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