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李晓斐,男,1957年生,学士,副主任技师,主要从事临床检验工作。
了解青岛市乙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变异特征,探讨HBV YMDD变异与基因分型、DNA载量及临床分型的关系。
方法应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820例乙肝患者血清进行基因变异检测,HBV DNA定量监测及基因分型检测。
结果820例HBV感染者中检出YMDD变异154例,变异率18.78%;各基因型间YMDD变异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HBV YMDD变异的监测对乙肝患者的治疗、病情预测和转归都有重要临床意义。
To investigate hepatitis B virus (HBV) variation features in the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B in Qingdao, and the relationship of HBV YMDD variation with genotyping, DNA load and clinical classification.
MethodsThe YMDD variation, DNA load and genotyping were determined in 820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B by 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ResultsThe YMDD variations were determined in 154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B, and the variation rate was 18.78%. The YMDD variations between the different genotypes were statistically different (
The monitoring of HBV YMDD variation is important to the clinical therapy, prediction and prognosis.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为环状部分双股DNA,有3 200碱基对组成,分为长负链(L)和短正链(S),L链有4个开放读码区(S、C、P、X),其变异可发生在任何1个区域内。因为HBV在复制过程中的显著特点是经RNA进行逆转录复制,由于RNA 聚合酶和逆转录酶缺乏校正功能,易发生1个或多个核苷酸错配导致变异。HBV变异可以是自然变异,也可以在免疫压力及各种抗病毒药物治疗的诱导下发生[ 1]。我国现有1.2亿乙型肝炎感染者,为了防止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发展为肝硬化、肝癌,目前临床主要应用抗病毒药物治疗,但抗病毒治疗时间与拉米夫定酪氨酸-蛋氨酸-天门冬氨酸-天门冬氨酸(YMDD)变异率成正相关。变异的发生可引起乙肝病毒生物学特性的改变,例如产生耐药性,最终导致肝炎再发作。我们研究了我院近2年820例乙肝患者血清乙肝YMDD变异与HBV DNA载量、HBV基因型、HBeAg及临床分型的相关性。
820例HBV感染者血清均来自青岛市传染病医院2009年3月~2010年12月期间门诊和住院患者,男642例,年龄14~77岁;女178例,年龄13~71岁。其中无症状携带者(ASC)126例,急性肝炎(AH)105例,慢性乙型肝炎(CHB)368例,肝硬化(LC)113例,重型肝炎(SH)91例,原发性肝癌(PHC)17例。临床诊断均符合2000年第十次全国病毒性肝炎与肝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的标准[ 2]。
HBV分型检测试剂由上海之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HBV DNA定量、变异检测试剂由凯杰生物工程(深圳)有限公司提供;HBV标志物检测试剂由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1. HBV变异检测 采用HBV YMDD突变型核酸检测试剂盒,按常规提取HBV DNA,然后加入HBV突变聚合酶链反应(PCR)反应液进行扩增,扩增条件为:37℃ 3min,92℃ 1min,(93℃ 2s,42℃ 20s,72℃ 20s)40个循环,37℃ 3min。经PCR扩增后,按照阳性对照可自动进行结果分析。使用仪器为罗氏LIGHTCYCLE。
2. HBV基因分型检测 采用基因分型检测试剂盒,严格按说明书操作,扩增条件为:37℃ 2min,94℃ 2min,(94℃ 10s,62℃ 40s)40个循环。经PCR扩增后,Mx3000P按照阳性对照进行结果分析。
3. HBV DNA定量检测 采用RFQ-PCR法(real time fluorogenetic quantitative PCR),操作严格按说明书,试剂盒灵敏度为103IU/mL,使用仪器为Mx3000P。
4. HBV-M检测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操作严格按说明书。
采用SPSS17.0软件,应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820例HBV感染者中YMDD变异154例,变异率18.78%,其中YIDD变异95例,占61.69%;YVDD变异51例,占33.12%;其他变异(YIDD/YVDD变异)8例,占5.19%。
男性感染者YMDD变异与女性变异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将年龄分为4组,年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见 表1。
![]() | 表1 HBV 基因变异与性别和年龄的相关性 |
HBV基因型B型27例,C型729例,BC混合型3例,主要为C型。各基因型间YMDD变异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C型较B型更容易变异,见 表2。
![]() | 表2 HBV 基因变异与HBV 基因型相关性 |
患者HBeAg阳性与否与YMDD 变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HBeAg(+)者较HBeAg(-)者容易发生变异,见 表3。
![]() | 表3 HBV 变异与HBeAg 相关性 |
YMDD变异与HBV感染者临床分型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其中以LC(36/113)、CHB(97/368) 为主,见 表5。
![]() | 表5 HBV 变异与HBV 临床分型的相关性 |
HBV是一个高度变异的病毒,以准种的形式存在于体内,因此在特定的环境下,适应性强的变异株被选择性扩增,代替原来占优势的野生株成为优势株;去除特定的条件后,野生株还可以重新恢复成为优势株[ 1]。然而为阻止乙肝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现主要采用抗病毒治疗,抗病毒药物拉米夫定用时间越长,YMDD变异率越高[ 3],导致病毒耐药变异成为影响治疗疗效的主要障碍。本研究证明,性别、年龄和DNA载量与YMDD变异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向田等[ 4]结果相符。但研究发现,在抗病毒过程中,慢性乙肝患者DNA载量经治疗达到较低拷贝的稳定量后,如出现病毒载量的上升,排除停药的危险性,最终导致大多数患者已发生YMDD变异,一旦发生基因变异就有产生临床耐药的危险性,最终导致肝炎复发、病情恶化,因此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YMDD变异已成为临床治疗的需要。
根据HBV全基因序列异质性≥8%的标准,目前将HBV分为A~H 8个基因型。HBV基因型的分布具有人种和地域性的特征,其中在我国大陆流行的基因型主要有A、B、C、D 4种[ 5]。在无症状携带者、慢性乙肝、肝硬化及肝癌的不同人群中,C基因型的检出逐渐增高,而B基因型则逐渐下降[ 6]。还有研究认为基因型C与肝硬化分别是肝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7]。本试验显示,青岛市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HBV 基因型多为 B型和C型,以C型分布为主。YMDD变异与基因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即C基因型在慢性乙肝治疗过程中较B基因型更易发生YMDD变异,引起病毒耐药的产生,给临床治疗增加障碍。因此,YMDD基因型与变异同时检测可为医生预测病情的发展提供依据,从而制定更具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临床和病毒学研究表明,在慢性HBV 感染的病程中,前C/C区变异和BCP变异与慢性肝病的发展有着紧密联系。本研究表明,YMDD变异与HBV感染者临床分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主要分布在LC组和CHB组,阳性率分别为31.86%和26.36%;其他组阳性率均低于15%。由此说明,HBV变异的后果会显著地增强HBV复制,引起更为严重的肝细胞炎症、坏死和纤维化,加重临床结局[ 8]。
总之,HBV变异对乙肝的治疗、预后及转归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HBV变异后可使血清学诊断为阴性,而DNA为阳性,出现临床漏检、盲目用药和延误治疗等现象。因此,HBV变异的检测,为临床诊疗提供有力依据,为医生及时采取对策或者研究新的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