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石汉振,男,1978年生,硕士,主管技师,主要从事临床免疫学工作。
评估免疫层析法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抗原的准确性,推广免疫层析法在甲流H1N1抗原检测中的临床应用。
方法收集2009年8至12月广东省中医院356例甲型H1N1流感疑似患者的鼻拭子标本,采用免疫层析法进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抗原的快速检测,同时将患者咽拭子送往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进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
结果356例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标本中,免疫层析法阳性108例,CDC确诊阳性92例;免疫层析法阴性248例,CDC确诊阴性264例。免疫层析法敏感性为96.7%,特异性为92.8%,假阳性率为17.6%,假阴性率为1.2%。
结论免疫层析法操作简便,能对甲型H1N1流感患者进行快速筛查,但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因此,不能作为确证方法。
To evaluate the accuracy of the immunochromatographic assay for the detection of influenza A virus H1N1 antigen, and use it into clinical application.
Methods356 nasal mucus samples from patients suspected with influenza A were collected from Guangdong Provincial Hospital of Chinese Medicine from August to December 2009. The influenza A virus H1N1 antigen was detected by the immunochromatographic assay. The patients' pharynx samples were send to Guangzhou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 for the detection of influenza A virus H1N1 gene.
Result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08 cases were positive of influenza A virus H1N1 antigen by the immunochromatographic assay, and 92 cases were confirmed as positive of influenza A H1N1 gene in CDC. There were 248 cases with negative influenza A H1N1 antigen, and 264 cases were confirmed by influenza A H1N1 gene. The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false positive rate and false negative rate were 96.7%, 92.8%, 17.6% and 1.2%, respectively.
ConclusionsThe immunochromatographic assay is rapid and simple for screening influenza A virus H1N1. However, the assay may show some false positive and negative results, and it can't be used for confirmatory test.
近年来甲型流感病毒异常活跃,常常呈地区性、季节性流行,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特别2009年5月以来新甲型H1N1流感感染病例有不断上升趋势,因此,迫切需要寻找一种快速、准确、适合于基层单位筛选的检测方法。目前,检测甲型流感病毒的方法很多,其中免疫层析法就是一种能快速、准确、特异地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抗原的有效方法,适合于流感疫情现场及基层单位快速对流感疫情进行检测。
2009年8至12月间广东省中医院发热门诊共观察发热患者356例,其中男162例,女194例,平均年龄(23.9±10.1)岁;年龄<30岁的患者有111例(占74.5%),40岁及以上中老年患者14例(占9.4%);学生占46.3%,其他职业者占53.7%。收集流感疑似患者的鼻拭子,采集前记录患者的相关资料和基本信息,便于跟踪调查和治疗。疑似患者条件:发热持续3 d以上,体温≥38 ℃,并伴有咽喉肿痛、咳嗽、畏寒等流感临床症状。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或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第3版)[ 1]诊断。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的心、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肿瘤等疾病者;(2)妊娠或哺乳期妇女;(3)3个月内参加了其他临床试验者;(4)1 年内接种过流感疫苗者。
1. 标本采集 将无菌鼻拭子平行上颚插入鼻孔,轻轻转动并推动鼻拭子,直至鼻甲(离鼻孔2.5 cm)受阻处,贴鼻壁旋转拭子3次。将采集后的鼻拭子标本在生物安全柜内采用免疫层析法检测甲型流感病毒抗原。
2. 免疫层析法 将疑似流感患者的鼻拭子标本采用流感病毒甲型检测试剂盒(广州万孚生物公司生产)进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抗原检测。操作方法:将采集好的鼻拭子插入标本提取液[磷酸盐缓冲液(PBS)]内,紧靠试管壁旋转拭子10次,使标本尽可能溶解在溶液中。沿提取管内壁挤压鼻拭子的棉签头,使液体尽可能留在管内,弃去鼻拭子。向测试卡孔中滴加3~4滴的提取液,15~20 min观察结果。在检测区(T)及质控区(C)各出现一条红色/粉色反应线为阳性;仅在质控区(C)出现一条红色/粉色反应线为阴性;在质控区(C)无红色反应线表示检测无效,需换新测试卡进行测试。
3. 甲型H1N1病毒核酸检测 取疑似流感患者咽拭子标本送往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进行确诊试验。使用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进行H1N1核酸检测确诊。检测依据为《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第3版)[ 1]。
采用SPSS 13.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配对 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被检测的356例标本中,采用免疫层析法检测阳性108例,阴性248例,而采用荧光PCR确诊阳性92例,阴性264例。以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荧光PCR)为标准方法,免疫层析法为初筛方法,2种方法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 表1。
![]() | 表1 免疫层析法和荧光PCR检测结果比较 |
统计结果显示,免疫层析法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抗原的敏感性为96.7%,特异性为92.8%,假阳性率为17.6%,假阴性率为1.2%,阳性预测值为82.4%,阴性预测值为98.8%,患病率为25.8%,检测阳性率为30.3%,阳性似然比为4.68,阴性似然比为0.01;诊断优势比为382.50。
目前全球范围内流行的甲型H1N1流感,是由流感病毒重组产生的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2]。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3型,其中变异大、危害性比较严重的主要是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最近流行的甲型H1N1病毒是A型流感病毒,携带有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毒株,包含有禽流感、猪流感、人流感3种流感病毒的核酸基因片段,是我国2009年甲型流感患者病毒感染的主要基因型[ 3]。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是目前最为主要和准确的确诊手段,以荧光PCR检测呼吸道标本(鼻拭子)中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国外曾有文献报道该方法能有效检测出甲型H1N1流感病毒[ 4]。但由于该方法检测费用昂贵、检测条件要求高、检测时间需6 h以上,不适合大规模的筛查工作,所以临床上需要更为快速的诊断甲型H1N1流感病毒抗原的检测试剂进行初筛,以便能应对甲型流感可能出现的大规模爆发流行。
本研究送检广州市CDC的356例甲型流感疑似病例咽拭子标本,通过免疫层析法初筛阳性标本中96.7%标本为确诊阳性,确诊率极高。通过免疫层析法和荧光PCR的对比分析表明,使用免疫层析法可有效检测出呼吸道标本中的流感抗原类型,可以用于人群的筛查。免疫层析法检测甲型流感病毒敏感性、特异性均>90%,符合定性检测结果在临床应用的要求。
本研究发现使用免疫层析法检测甲型流感病毒存在着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原因可能为存在少数非H1N1基因型阳性结果、方法学的因素、标本采集或储存不当致标本不新鲜、标本反复冻融等。但由于未做甲型流感病毒其他基因型的检测,假阳性标本中非H1N1基因型情况有待进一步研究。
免疫层析法检测甲型流感病毒具有简便、快速、准确和无污染等优点,可在医学领域推广应用。综上所述,免疫层析法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符合临床检测要求。其最大优势在于简便易行、报告速度快,检测标本的全过程只需在15 min内即可完成,很大程度缩短了检测时间,且准确性高,漏检率低,为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抗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快速检测方法。但该方法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因此,不能作为确证方法。
[1] |
|
[2] |
|
[3] |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