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金瑛,女,1973年生,学士,主管技师,主要从事临床微生物检验工作。
了解本地区前列腺炎常见病原体类型及抗菌药物的耐药性。
方法对216例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液进行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检测和细菌培养。
结果支原体阳性78例,检出率为36.1%,强力霉素、美满霉素、交沙霉素、克拉霉素等对其有良好活性。沙眼衣原体阳性27例,检出率为12.5%。细菌培养阳性153例,检出率为70.8%,葡萄球菌中以溶血葡萄球菌(46.2%)和表皮葡萄球菌(13.5%)为主,肠杆菌科细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占9.7%。多种病原微生物混合感染率达19.9%。葡萄球菌中耐苯唑西林达70.0%,万古霉素、奎奴普丁-达福普汀、阿米卡星和替卡拉宁具有高抗菌活性;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性低,对其他抗菌药物呈不同程度耐药。
结论支原体、沙眼衣原体、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是前列腺炎的常见病原体,开展多项病原体的联合检测和兼顾各药敏实际情况,对诊断和治疗前列腺炎意义重大。
前列腺炎是以排尿异常及慢性盆腔疼痛为主, 或伴有性功能障碍、精神神经症状的一类综合征, 好发于青壮年[1]。由于治疗不彻底或不经正规合理治疗, 导致病情迁延不愈及反复发作而受到广大男性患者及整个社会的高度关注。为较全面的了解前列腺炎的病原体分布情况和药物耐药性特点, 为临床诊治前列腺炎提供依据, 我们对216例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液进行支原体培养、沙眼衣原体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和细菌培养。
216例前列腺炎患者为2009年1月1日至2010年6月30日在深圳市宝安区松岗人民医院泌尿外科门诊就诊的患者, 年龄1950岁, 有不同程度尿频、尿急、尿痛、尿道不适, 既往无淋病史或有腰骶部、耻骨上区、腹股沟区、会阴部疼痛等、性功能紊乱、精神心理异常如精神紧张、失眠、乏力、焦虑等、直肠指诊前列腺表面不平或不对称, 或有硬结及压痛, 嘱其行尿常规检查显示正常, 尿道拭子革兰染色镜检无革兰阴性双球菌的患者进行尿道口消毒, 按摩前列腺, 用无菌方法取3支前列腺液专用拭子标本备检, 同时用灭菌玻片取前列腺液做常规检查, 可见平均每高倍镜视野白细胞(WBC)> 10个至满视野, 卵磷脂小体减少或正常。
1. 哥伦比亚血平板和麦康凯平板均购自深圳康迈特公司; 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培养鉴定试剂盒购自珠海丽珠试剂有限公司; 沙眼衣原体核酸检测试剂盒(PCR荧光探针法)购自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
2. 全自动细菌鉴定仪Phoenix 100(美国BD公司); Roche LightCycler定量PCR仪(瑞士罗氏公司)。
3. 质控菌株为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大肠埃希菌(ATCC25922), 购自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
1. 支原体培养与药敏
取1支前列腺液拭子, 采用珠海丽珠支原体培养鉴定试剂盒进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24 h内培养基清亮并且变成玫瑰红色为解脲支原体(UU), 48 h内清亮且变成玫瑰红色为人型支原体(Mh), 培养48 h时后培养基不变色或混浊红色为阴性, 药敏结果按试剂盒要求进行判读。
2. 沙眼衣原体定量检测
取1支前列腺液拭子, 严格按说明书要求进行预处理后, 吸样本与阴、阳性对照各2 μ L, 加入专用毛细管中, 上Roche LightCycler仪器40个循环后读取数据, 高于5× 102拷贝检测限为衣原体感染, 按“ 阳性” 结果进行统计。
3. 细菌培养鉴定与药敏试验
取1支前列腺液拭子同时接种于哥伦比亚血平板和麦康凯平板, 35 ℃培养2448 h, 选择可疑菌落进行涂片染色后上全自动细菌鉴定仪Phoenix 100鉴定及药敏试验, 药敏结果参照2009年版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执行标准进行报告。
216份前列腺炎患者的支原体培养阳性共78例, 检出率为36.1%; 沙眼衣原体DNA定量检测阳性共27例, 检出率为12.5%; 细菌培养阳性共153例, 检出率为70.8%。病原微生物混合感染类型具体见表1, 混合感染检出率为19.9%, 三项全阴性18例。支原体阳性主要以UU为主, 少见Mh单独阳性及Mh和UU同时阳性, 其抗菌药物耐药性结果见表2。细菌培养共检出156株细菌, 多为单菌种, 多细菌共同感染少见, 且以葡萄球菌为优势菌种, 其次为大肠埃希菌。菌种检出情况见表3, 优势细菌对临床常规药物的耐药性见表4。
![]() | 表1 病原微生物混合感染情况表 |
![]() | 表2 支原体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情况(不包括中介药敏) |
![]() | 表3 153例前列腺液细菌培养阳性标本菌种检出情况表 |
![]() | 表4 优势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情况(包括中介药敏) |
前列腺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极为复杂, 目前更倾向于将其视为一组有多种因素引起的征候群, 而不是一个单纯的疾病[2]。
由沙眼衣原体、支原体(包括UU和Mh)引起的前列腺炎并不引起特异性的病理组织改变[1], 症状相对较轻, 部分患者因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规范, 导致病原体上行感染后尿道或前列腺, 其单层柱状细胞和假复层柱状细胞容易受到支原体和衣原体的侵袭, 特别是支原体更易引起前列腺的感染, 发生前列腺炎[3]。本研究中支原体和衣原体检出率分别为36.1%和12.5%, 且支原体对DOX、MIN、JOS和CLA的耐药率较低, 对ROX、OFL等呈现不同程度的抵抗性, 值得注意。
由细菌引起的前列腺炎, 本研究中以溶血葡萄球菌为主, 表皮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次之, 与谢小敏[4]报道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有所不同, 也不同于郭军[1]所述的以大肠埃希菌为主。以前认为革兰阳性球菌尤其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常为皮肤黏膜正常菌群, 或是污染可能, 近年来认为, 由于免疫抑制剂、激素和抗菌药物的长期应用或滥用, 使溶血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等可产生溶血素、杀白细胞素和胞外粘物质能够降低机体的免疫应答和抵抗吞噬作用功能, 成为机会感染的重要病原菌[5]。耐苯唑西林葡萄球菌(MRS)占葡萄球菌的70%, 对万古霉素、替卡拉宁、阿米卡星、奎奴普丁-达福普汀等高度敏感。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阿米卡星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高度敏感, 对头孢类、其他氨基糖苷类、氟奎诺酮类等抗菌药物耐药率增高。
另外, 两类或以上病原微生物混合感染近20%, 所以采用多项目联合检测不同类型病原微生物, 并全面考虑其抗菌药物耐药特征, 对防止滥用抗菌药物和有效治疗前列腺炎至关重要。
一些前列腺炎3项检查全阴性的患者其前列腺液中尚可能存在其他多种病原微生物[6], 如病原性真菌、人乳头状瘤病毒、巨细胞病毒、滴虫等, 或由免疫学因素、物理化学及神经内分泌因素等引起, 此方面也不容忽略。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1] |
|
[2] |
|
[3] |
|
[4] |
|
[5] |
|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