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抗凝及保存方式的全血测定HbA1c结果分析
林振忠1, 明德松1, 蒋建家2, 潘云霞3
1.泉州市第一医院检验科,福建 泉州 362000
2.泉州市第一医院内分泌科,福建 泉州 362000
3.泉州市第一医院肾内科, 福建 泉州 362000

作者简介:林振忠,男,1973年生,学士,主管技师,主要从事临床免疫学的检验及研究。

摘要

糖化血红蛋白A1c(HbAlc)是评价糖尿病长期控制情况的良好指标。文献曾报道正常人全血用EDTA-K2、枸橼酸三钠抗凝的结果比对[1],对于糖尿病患者样本的抗凝剂选择的则没有。3.2%枸橼酸钠1∶4(0.4 mL枸橼酸钠+1.6 mL全血)、3.2%枸橼酸钠1∶9(0.3 mL枸橼酸钠+2.7 mL全血)都是临床上常见的抗凝剂。前者常用于血沉的测定,后者用于凝血功能的检测,他们能否用于糖尿病患者的HbAlc测定,在4℃保存多长时间测定结果仍然可靠,国内外的文献均未见详细报道[2,3]。探明这些问题,对于方便患者,减少患者的抽血量及抽血次数均有实际意义。为此,我们随机对22份糖尿病患者静脉血分别用EDTA-K3、枸橼酸钠(1∶4)、枸橼酸钠(1∶9)抗凝,于采血后30 min、4 ℃保存至第2天、第4天、第8天、第16天测定HbAlc,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关键词: 糖化血红蛋白; 全血; 抗凝剂; 保存时间
中图分类号:R446.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640(2011)02-0141-02
一、材料和方法
1.抗凝剂

3种抗凝管分别含EDTA-K3(可抗凝2 mL全血)、3.2%枸橼酸钠(1∶ 4)、3.2%枸橼酸钠(1∶ 9), 由福州长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提供。

2.样本来源

随机选22例糖尿病患者静脉采血后严格按血样比例加入3种抗凝管, 充分混匀。样本采集30 min后测定HbAlc, 然后置于4 ℃保存至第2天、第4天、第8天、第16天再行测定, 保存符合文献报道的要求:“ 储存样本的测量值应落在新鲜样本测量均值的95%的可信区间 , 作为可保存的判断标准” [4]

3.仪器与试剂

美国普莱莫斯公司Primus PDQ Plus全自动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以及配套试剂、定标液、质控液。

4.方法及原理

严格按照仪器及试剂的说明书进行操作。仪器利用高压液相亲和层析原理。血红蛋白通过充填有硼酸的管柱时, 被糖化的血红蛋白被吸附在管柱上, 其余的非糖化的血红蛋白被冲洗出来; 然后用含山梨醇的冲洗液将被糖化的血红蛋白冲洗出来; 如此可计算出总的被糖化的血红蛋白在总血红蛋白中的比例, 利用标准品的校正求得HbAlc值, 仪器自动计算并打印结果。

5.质量控制

测定血样前先测定定值质控物, 结果在控, 确保仪器的性能稳定可靠。样本连续测定3次取平均值。

6. 统计学方法

HbAlc测定结果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的Univariate过程进行方差分析(配伍因素:患者, 变量1:抗凝剂, 变量2:时间), 同时选用SNK法两两比较判断模型中变量1、变量2有无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方差分析

F=192.423, P< 0.001。结果表明所用方差分析模型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1

表1 主体间效应的检验
2.使用3种抗凝剂抗凝及4 ℃不同保存时间HbAlc结果比较

3种抗凝剂的抗凝全血测定HbAlc结果均无差异(P均> 0.05); 30 min及4 ℃保存至第2、4、8、16天测定HbAlc结果无差异(P均> 0.05)。

三、 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障碍病。近年来,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HbAlc作为监测糖尿病血糖控制的金标准[5], 在临床中得到广泛的使用。由于不同抗凝剂的作用机制不同, 对血液组份的影响也不一样。因此, 探讨不同抗凝剂的抗凝全血对HbAlc测定结果的影响尤为重要。实验室由于人员、设备、效益等因素的影响, 通常不能及时检测HbAlc, 这就涉及样本的保存问题。本研究通过对EDTA-K3、枸橼酸钠(1∶ 4)、枸橼酸钠(1∶ 9)抗凝全血的测定结果分析表明其均可作为临床上HbAlc测定的抗凝剂, 测定结果无差异。因此, 某些检查项目可合用一管, 减少了患者的采集次数; 通过3种抗凝全血保存于4℃不同时间与采样30 min后测定HbAlc的结果比较表明:3种抗凝剂的抗凝全血保存时间可达16 d, 不影响测定结果。抗凝血是否可保存更长的时间有待进一步的探讨。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发现7份枸橼酸钠(1∶ 9)抗凝全血在第16天测定时, 混匀不易均匀, 这可能是由于其抗凝性弱, 且抗凝剂占该抗凝血的比例小造成的。碰到这类样本, 首先, 我们增加样本的混匀时间; 其次, 吸取部份混匀的血样按照仪器的稀释模式进行测定, 减少样本的需求量, 这样很好地解决了问题。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张耀辉, 谢凤云. 不同抗凝剂抗凝全血测定糖化血红蛋白结果对比[J].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1, 23(1): 110. [本文引用:1]
[2] Little RR, EnglJD, Wiedmeyer HM, et al. Effects of whole blood storage on results for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s measured by ion-exchange chromatography, affinity chromatography, and colorimetry[J]. Clin Chem, 1983, 29(6): 1113-1115. [本文引用:1] [JCR: 7.149]
[3] Little RR, EnglJD, Wiedmeyer HM, et al.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measured by affinity chromatography: micro-sample collection and room-temperture storage[J]. Clin Chem, 1983, 29(6): 1080-1082. [本文引用:1] [JCR: 7.149]
[4] Simon M, Hoover JD. Effect of sample instability on glyco-hemoglobin (HbA1) measured by cation-exchange chro-matography[J]. Clin Chem, 1982, 28(1): 195-198. [本文引用:1] [JCR: 7.149]
[5] 王笠, 李琳, 王达, . 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和临床应用[J].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2003, 18(2): 119-121.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