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邓正泊,男,1975年生,学士, 主管技师,主要从事免疫、微生物学研究。
探讨常熟市中医院近3年中金黄杆菌属医院感染的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
方法采用荧光快速微生物鉴定仪及配套革兰阴性杆菌鉴定板(GNID),对常熟市中医院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45株金黄杆菌属,并用纸片扩散法(K-B)检测其耐药率。
结果发现感染者多为脑外科、重症监护(ICU)和呼吸科病房患者;均有吸氧、吸痰史,有行气插管、机械通气史;金黄杆菌属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万古霉素、环丙沙星的敏感率分别为(100.0%、78.9%、78.9%);对亚胺培南、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的耐药率分别为(79.9%、76.3%、76.3%、76.3%)。
结论金黄杆菌属是医院感染重要条件致病菌, 与基础病、并发症、广谱抗菌药物及激素的广泛应用密切相关。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性高,头孢哌酮-舒巴坦是该菌治疗的首选药物。
金黄杆菌属是一群氧化酶阳性、触酶阳性、产黄色素、无动力、无芽孢的革兰阴性非发酵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临床上常见的有脑膜脓毒金黄杆菌、产吲哚金黄杆菌、黏金黄杆菌。在医院内危重病症、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和各种器械检查及导管保留的患者易感染,已成为医院感染的一个重要病原菌;同时该菌对多种常用抗菌药物表现出较高的耐药性,治疗该菌感染成为临床难题之一。为进一步了解金黄杆菌属医院感染及耐药性情况,我们对常熟市中医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从2 548例住院患者标本中分离出的45株感染金黄杆菌属细菌进行耐药性分析,为临床预防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和指导。
1.标本来源 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从常熟市中医院临床2 548例标本中分离出的45株金黄杆菌属细菌,其中来自痰32株(71.1%),中段尿4株(8.9%),其他标本(组织、分泌物等)9株(20.0%)。诊断标准参照2001年国家卫生部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有原发病(肺部感染、脑外伤、骨折、恶性肿瘤、脑梗塞等),在诊断金黄杆菌属细菌感染前都曾接受过三代头孢菌素的治疗,其中18例还使用过抗菌药物如亚胺培南、喹诺酮类等。15例接受深静脉置管,7例行机械通气,5例接受气管切开。
2.菌株培养与鉴定 参照《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常规方法进行细菌培养。鉴定采用英国先德SENSITIRE荧光快速微生物鉴定仪及配套革兰阴性杆菌鉴定卡(GNID)。
3.药敏试验 参照《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药敏试验。药敏纸片购自美国BD公司。MH琼脂购自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敏感、中介或耐药的判断标准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 2010版相关标准执行,质控菌株大肠埃希菌ATCC 25922购自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
45株金黄杆菌属菌株对14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金黄杆菌属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率最高为100.0%,其次分别为万古霉素为78.9%,环丙沙星为78.9%,复方磺胺甲口恶唑为73.7%,利福平为63.2%,而对于氨基糖肽类、β-内酰胺类(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吡肟、亚胺培南、哌拉西林等)耐药率均在70.0%以上,见 表2。
![]() | 表2 45株金黄杆菌属细菌对14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
金黄杆菌属在医院环境及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特别在含水的医疗器械中,如水龙头、纤支镜、呼吸机管道中。作为条件致病菌,既可以通过外源性引起感染,也可因机体免疫力低下、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等引起内源性感染。
资料分析显示,基础性疾病、机体免疫功能低下、不合理的使用抗菌药物治疗、侵入性的临床治疗是金黄杆菌属细菌感染的首要危险因素。绝大多数感染金黄杆菌的患者都患有1种或多种基础性疾病,易感人群通常是老年人、早产儿、新生儿及免疫力低下的成年人。多种抗菌药物联合长期使用会使得机体内菌群失调,造成金黄杆菌属等条件致病菌感染的发生。长时间住院,也会使得院内感染的机会明显增加[ 1]。
发生金黄杆菌属感染的同时,存在其他革兰阴性杆菌混合感染,病源菌主要有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等,这些细菌均为多重耐药菌株,因此,临床治疗易选用三代头孢菌素、喹诺酮类及亚胺培南等[ 2]。而金黄杆菌属对上述抗菌药物均呈高度耐药,尤其是亚胺培南。45株金黄杆菌属菌株的药敏试验表明,金黄杆菌属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率最高(100.0%),其次分别为万古霉素(78.9%),环丙沙星(78.9%),复方磺胺甲口恶唑(73.7%),利福平(63.2%),而对于氨基糖肽类、β-内酰胺类(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吡肟、亚胺培南、哌拉西林等)耐药率均在70.0%以上。耐药性的产生可能是由于细菌外膜的通透性差,并结合2种易被诱导的染色体β-内酰胺酶有关。头孢哌酮-舒巴坦为治疗首选药,万古霉素,环丙沙星,复方磺胺甲口恶唑,利福平也可作为治疗次选药物。这些结论与文献报道[ 3]相一致。
医院感染的临床症状体征复杂,往往为基础疾病所掩盖,常与多种条件致病菌共存,并对多种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所以必须加强预防,积极治疗原发病,提高机体免疫力。鉴于以上分析金黄杆菌属细菌的特性,应根据生物学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尽早采用恰当、敏感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加强抗菌药物的使用监督控制,同时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加强医护人员及医院环境的消毒工作,减少金黄杆菌属医院感染的发生。
[1] |
|
[2] |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