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作者:陈扬,联系电话:0572-3269503。
作者简介:郭满盈,男,1970年生,硕士,主管技师,主要从事临床免疫检验工作。
研究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趋化因子CCL20及其受体CCR6的表达变化在乳腺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方法把乳腺癌患者分为2组,癌组织上有CCR6表达的为CCR6+组,癌组织上未见有CCR6表达的为CCR6-组。采用酶联免疫吸咐试验(ELISA)检测乳腺癌患者及正常人血清中CCL20水平,同时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外周血CD3+T淋巴细胞表面CCR6的表达。
结果CCR6+组患者血清CCL20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CCR6-组(
CCR6+组患者血清CCL20水平升高可能在部分乳腺癌的发病过程中发挥作用。
To study the role of peripheral blood chemokine CCL20 and its receptor CCR6 in the pathogenesis of breast cancer.
MethodsThe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were classified into 2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expression of CCR6 in breast cancer tissue. One was with positive CCR6 expression (CCR6+ patients), and another was without CCR6 expression (CCR6- patients). The serum levels of CCL20 were determined b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in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and healthy controls. Meanwhile, the chemokine receptor CCR6 expression on peripheral blood CD3+ T-lymphocytes from patients and controls was analyzed by flow cytometry.
ResultsThe serum levels of CCL20 in CCR6+ patient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CCR6- patients and controls (
The increase of CCL20 in CCR6+ patients may play a role in pathogenesis of partial breast cancer.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机制尚未明了。有证据表明,多种趋化因子及其受体与乳腺癌的生长、浸润和转移有关。国外文献[ 1]报道,乳腺癌组织上有趋化因子受体CCR6的表达,且其表达与癌组织特定靶器官的定向转移有关,对此有学者也做了一些初步探讨[ 2]。我们采用酶联免疫吸咐试验(ELISA)检测了乳腺癌患者血清中趋化因子CCL20水平,同时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外周血CD3+T淋巴细胞表面趋化因子受体CCR6的表达,试图探讨外周血中趋化因子CCL20及其受体CCR6的表达变化在乳腺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36例乳腺癌患者为解放军第98医院普通外科住院病例,均为女性,年龄35~60岁,所有病例术后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浸润性导管癌,均已发生淋巴结转移,其中乳腺癌组织有CCR6表达的15例,为CCR6+组,未发现有CCR6表达的21例,为CCR6-组(此检测结果已另文发表[ 2])。对照组是年龄为32~58岁的健康女性。所有研究对象近期均无急性炎症及糖尿病等慢性病史。
1. 血清趋化因子CCL20的检测 空腹,肘静脉采血3 mL,3 000 r/min(离心半径15 cm)离心10 min,分离血清备用。抗凝血1 mL用于CCR6的检测。趋化因子CCL20检测试剂盒为美国RD公司产品,试验步骤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2. 外周血CD3+T淋巴细胞表面趋化因子受体CCR6的检测 采用全血双色荧光标记法。CCR6鼠抗人单克隆抗体为美国RD公司产品。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羊抗鼠IgG 及藻红蛋白(PE)标记的抗CD3抗体购自北京鼎国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主要步骤如下:按试验要求排列离心管,每个离心管中加100 μL全血,加10 μL工作浓度的CCR6单克隆抗体溶液,把反应管放置4 ℃冰箱,过夜,用洗液洗涤。把洗液加到离心管中,加满,混匀,离心除去上清,洗涤2次(洗去多余抗体),摇匀沉淀,加1.3 μL工作浓度FITC标记的羊抗鼠IgG和 10 μL PE标记的抗CD3抗体,放置4 ℃反应30 min,加红细胞裂解液3 μL,充分溶血,1 000 r/min(离心半径10 cm)离心2 min,弃上清,用洗液洗涤,离心2次,恢复体积至0.5 mL,加入固定液50 μL,用流式细胞仪收集淋巴细胞进行检测。CellQuest软件获取及分析数据并打印出二维点阵图,以荧光抗体染色阳性细胞百分率记录结果,试验同时用标准品做标准曲线以及空白对照、阴性对照及单一标记抗体对照。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所有检测数据以
血清CCL20水平及CD3+T淋巴细胞表面CCR6的表达,结果见 表1。 CCR6+组血清CCL20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CCR6-组( P均<0.01),而正常对照组与CCR6-组间的血清CCL20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各组外周血中CD3+T淋巴细胞表面CCR6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 表1 乳腺癌组及正常对照组外周血CCL20水平及CD3+T淋巴细胞表面CCR6的表达(![]() |
趋化因子是由多种细胞产生的一类对多种白细胞如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或淋巴细胞都具有明显趋化作用的细胞因子,可分为4类:CXC类、CC类、C类和CX3C类等,其生理功能是通过与相应受体结合后产生跨膜信号而实现的。根据结合配体的不同,趋化因子受体也可分为CXCR类、CCR类和CX3CR类等。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的生物学功能主要包括诱导靶细胞趋化性迁移、调控造血干细胞迁移及归巢、参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对靶细胞的感染以及在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中发挥作用等。
趋化因子CCL20又称为巨噬细胞炎症蛋白-3α(MIP-3α),其惟一的受体是CCR6。CCR6属7次跨膜的孤儿受体,主要表达于记忆性T 细胞、未成熟树突状细胞、B 细胞及中性粒细胞上。CCL20/CCR6相互作用在控制B细胞分化、发育,介导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及记忆性T 细胞向炎症部位的迁移中发挥关键作用。自从Muller 等[ 3]首次发现乳腺癌细胞系及癌组织有趋化因子受体CXCR4和CCR7表达以来,迄今已在乳腺癌组织细胞上发现多种趋化因子受体的表达,其转移的途径(经淋巴道或血道)及靶器官都与所表达的趋化因子受体种类有关。Andre1等[ 1]率先发现乳腺癌组织细胞上有CCR6的表达,且其表达与靶器官的定向转移有关。有学者也曾对乳腺癌组织上趋化因子受体的表达情况进行过研究,发现在乳腺癌组织上有CCR5、CCR6及CXCR4等趋化因子受体表达,且其表达情况与癌细胞是否发生转移有关[ 2, 4, 5]。
本研究对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CCL20及CCR6的表达水平进行初步探讨后发现,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CD3+T淋巴细胞表面CCR6的表达水平与正常人无差异,说明外周血中CD3+T淋巴细胞表面CCR6的表达水平可能在乳腺癌的发生和进展中作用较小或无关。由于CD3+T淋巴细胞表面还有其他多种趋化因子受体的表达,所以这方面的工作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CCR6+乳腺癌患者血清CCL20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者和CCR6-患者( P均<0.01),表明CCL20可能在部分乳腺癌的发病机制中存在作用。部分乳腺癌患者癌组织中有CCR6阳性表达,而外周血中对应配体水平增高,可能在“吸引”乳腺癌细胞从原发部位进入血液循环并转移至靶器官方面发挥作用。由于趋化因子及其受体作用网络及肿瘤转移机制的复杂性,所以相关工作还需进一步的试验探讨,本研究结果可能为乳腺癌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一些新线索。
[1] |
|
[2] |
|
[3] |
|
[4] |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