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董春雷,男,1965年生,副主任技师,主要从事医学检验工作。
分析临床分离的病原菌分布及不同细菌的药物敏感性,了解细菌耐药的特点,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参考。
方法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采用AMSVITEK仪器分析并结合手工法。药敏试验结果判定按2008年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标准进行。利用WHONET软件对临床分离出的388株病原菌分布及其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革兰阳性菌占31.2%,革兰阴性菌占68.8%。分离率较高的依次为为: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奇异变形杆菌、鲍曼不动杆菌、粪肠球菌、阴沟肠杆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等。多重耐药菌菌种分布较为广泛,但主要集中于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属、阴沟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
结论对临床有较大威胁的主要病原菌是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大肠埃希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多重耐药阴沟肠杆菌。了解临床分离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有助于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控制医院感染。
To analyze the distribution of pathogens isolated from Changzhou Cancer Hospital and the drug sensitivity of different bacteria, and underst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acterial resistance to antibiotics and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clinical rational use of antibiotics and effective control of nosocomial infections.
MethodsThe identification of bacterial culture and the sensitivity test were used AMSVITEK auto micro-biological system analysis combined with manual method. According to 2008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 (CLSI) standards, the results of drug sensitivity test were judged. The distribution and drug sensitivity results of 388 pathogenic bacteria isolated from the clinical samples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by WHONET software.
ResultsGram-positive bacteria accounted for 31.2% and gram-negative bacteria for 68.8%. Higher isolated rates were as follows:
The main pathogens causing a greater threat to the patients are as follows: multi-resistant
目前,细菌耐药性已成为临床棘手问题,而细菌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对正确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具有重要意义。我们特利用WHONET软件对苏州大学附属常州肿瘤医院2009年全年临床标本分离出的388株病原菌分布及其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为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相关信息。
1. 标本来源 2009年1月至12月取苏州大学附属常州肿瘤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做细菌培养及药敏的标本,其中主要来源于痰、血、尿、伤口、引流液、粪及其他标本。
2. 细菌鉴定及药敏 ATCC 25922大肠埃希菌、ATCC 27856铜绿假单胞菌和ATCC 25923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标准质控菌株由江苏省临床检验中心提供;细菌培养鉴定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药敏试验操作及结果判定按2008年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IS)标准进行。主要仪器采用全自动VITEK鉴定仪。主要试剂采用革兰阳性菌鉴定卡、革兰阴性菌鉴定卡、奈瑟菌/嗜血杆菌鉴定卡、革兰阳性菌药敏卡、革兰阴性菌药敏卡、血琼脂、巧克力平板、MH琼脂及鉴定微量管由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及杭州天和公司提供。药敏结果利用WHONET软件进行分析。
标本主要来源于痰、尿液、引流液、伤口、血、脓汁、粪、导管等。2009年共分离各类病原菌388株,其中分离率较高的为: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奇异变形杆菌、鲍曼不动杆菌、粪肠球菌、阴沟肠杆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本年度共分离各类病原菌分布情况,见 表1。
![]() | 表1 分离细菌构成情况 |
革兰阳性球菌及革兰阴性杆菌均有较高多重耐药率。本年度对葡萄球菌检测β-内酰胺酶共58例,均为阳性,提示青霉素无效。本年度共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37例,其中MRSA 19株,占51.35%;而21例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00%耐甲氧西林。本年度共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110例。其中79株大肠埃希菌有54株产ESBL,阳性率为68.35%。31株克雷伯菌有10株产ESBL,阳性率为32.26%。总体ESBL阳性率为58.18%。本院大肠埃希菌产ESBL阳性率高于克雷伯菌。
近年来,细菌耐药问题越来越成为临床关注焦点,尤其是多重耐药菌甚至是泛耐药菌的不断出现和快速传播,给临床治疗带来极大困难[ 1, 2]。从我们医院来看,多重耐药菌菌种已经有较为广泛分布,但主要集中于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属、阴沟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药物敏感试验多表现为仅对亚胺培南敏感,其来源多为痰、伤口。而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主要来源于尿、引流液、伤口等,多数产ESBL,提示其对青霉素类及头孢类耐药。我们分离的葡萄球菌100%产β内酰胺酶,提示青霉素治疗无效;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率为51.35%,而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率为100%。我们分离的阴沟肠杆菌多来源于引流液和伤口分泌物,多数仅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保持较高敏感率,而三代头孢治疗一段时间后多表现为耐药,提示产生诱导性头孢菌素酶可能[ 3]。从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肠杆菌属患者临床资料来看,其多为胃肠手术患者,多数疑是自身内源性感染。我们的研究中,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分离率较大肠埃希菌和不动杆菌为低,但出现少数耐亚胺培南株,提示其可能产生碳烯青霉素酶[ 4]。本年度本院分离耐万古霉素肠球菌1株,未分离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及鲍曼不动杆菌。
从本院分离菌组成来看,革兰阴性菌68.8%,主要为肠杆菌科,其次为非发酵菌;阳性菌31.2%;主要为葡萄球菌属,其次为肠球菌属。从菌种分离频率来看,如报道地区明显有所不同[ 5]。提示在不同地区之间菌种分布有所差异。从药敏试验结果来看,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100%敏感,对呋喃妥因、利福平、莫西沙星、左旋氧氟沙星耐药率相对较低。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仅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100%敏感,对呋喃妥因、利福平、莫西沙星耐药率相对较低。肠球菌属对利奈唑胺、呋喃妥因、青霉素G耐药率相对较低。我们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多重耐药严重,产ESBL菌多数仅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呋喃妥因等敏感,而对其他抗菌药物多为耐药,提示多耐药大肠埃希菌选择药物不多。而对于克雷伯菌及肠杆菌属多重耐药发生率明显较大肠埃希菌低,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均高度敏感性。变形杆菌属对亚胺培南、头孢吡肟、头孢他啶较高敏感性,对复方磺胺甲口恶唑、氨苄西林、呋喃妥因、氨苄西林-舒巴坦等高度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妥布霉素、庆大霉素、头孢吡肟、头孢他啶较为敏感,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复方新诺明、头孢唑林、头孢曲松等高度耐药。而不动杆菌除了仅对于亚胺培南敏感外,对其他抗菌药物均有较高耐药率,提示不动杆菌多重耐药现象相当严重。
加强细菌耐药的监测无论是对于临床抗感染治疗,还是对控制细菌耐药的流行都尤为重要。同时,做好医院感染的控制工作也成为当前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