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气质控品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探讨
陈臻, 陈小东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上海 200040

作者简介:陈臻,女,1979年生,硕士,主要从事肺功能和免疫学研究。

通讯作者:陈小东,联系电话:021-52888129。

摘要
目的

探讨影响血气质控品检测结果的主要原因。

方法

通过改变质控品的放置温度、振摇程度、放置时间等参数,并对比改变参数前、后的检测结果。

结果

温度对氧分压(PO2)的检测结果影响较大。质控品温度从室温降到4 ℃后 ,PO2、pH值、二氧化碳分压(PCO2)的改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P<0.05)。振摇程度对检测结果无明显的影响。质控品打开后,随时间的推移,PO2逐渐增高。PO2和打开时间呈正相关( r=0.84, P<0.01)。

结论

在室内血气质控品检测时,需保证质控品的贮藏温度恒定,打开安瓿后应立即完成检测。

关键词: 室内质控; 血气分析; 质控品
中图分类号:R19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640(2011)01-0067-02
Abstract
Keyword:
引言

血气检测及血液酸碱平衡分析目前在临床上的应用较为普遍, 被广泛用于急、慢性呼吸功能衰竭的诊断、治疗、心肺复苏、外科手术和监护等方面。要保证血气分析结果的准确可靠, 除了样本采集、送检、检测、仪器维护等各个环节均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外, 血气分析的室内质控也非常重要。定时进行血气分析室内质控, 可及时发现系统误差, 从而达到分析前质量控制的目的。血气分析质控品是分装于安瓿中的重碳酸盐缓冲液, 其中溶解了已知含量的氧气、二氧化碳和氮气。由于气体在溶液中的溶解度受环境的影响可能会有改变, 而操作方法的不同也可能导致质控品检测结果的偏差。因此, 我们就实际工作中常见的影响因素做一一探讨, 以提高室内质控结果的准确性。

材料和方法
一、材料

1. 仪器

罗氏ROCHE COBAS b 121血气分析仪, 原装进口试剂包。

2. 试剂

BIORAD血气质控品(2号质控品批号为21182, 3号质控品批号为21183), 由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提供。

二、方法

仪器两点定标完成后开始测试质控品。为尽量确保配对样本的检测时仪器处于相似的工作状态。因此, 每日检测时连续进行常规质控品、4 ℃质控品、振摇质控品的检测。检测时室内环境温度为20 ℃~25 ℃。(1)常规操作方法:室温(20 ℃~25 ℃)放置的质控品取出后轻柔混匀安瓿(上下颠倒2次), 打开后立即检测(不超过5 s); (2)4 ℃质控品:将质控品放置于4 ℃冰箱(有温度显示功能)过夜, 取出后上下颠倒2次轻柔混匀, 打开后立即检测; (3)振摇质控品:室温(20 ℃~25 ℃)放置的质控品用厚布包裹以避免体温的影响, 然后快速振摇2 min, 打开后立即检测; (4)时间对质控品检测结果的影响:从打开质控品开始计时, 分别在0、15、30……、270 s后开始检测(为尽量减小误差, 在仪器完成一次定标后连续进行检测)。

三、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EXCEL 2003和SPSS 17.0软件“ 配对样本t检验” 。

结果
一、温度对质控品检测结果的影响

温度降低至4 ℃后的2号和3号质控品检测出的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显著高于常温样本(P< 0.01、P< 0.05), pH值低于常温样本(P< 0.05), 见表1

表1 温度对质控品检测结果的影响(± s, mmHg)
二、振摇对质控品检测结果的影响

振摇程度对检测结果无明显的影响, 见表2

表2 振摇程度对质控品检测结果的影响(± s, mmHg)

三、时间对质控品检测结果的影响

安瓿打开后的质控品的PO2逐渐增高、与打开时间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84, P< 0.01]见表3

表3 时间对质控品检测结果的影响(3号质控品)(mmHg)
讨论

温度对质控品中氧气的溶解度的影响比较大。在寒冷的冬天, 室温往往在10 ℃左右甚至更低。因此, 出现了质控品的PO2结果偏高, 而数十例患者样本PO2均正常的现象。遇到气温骤降时, 需要用掌心回温质控品, 以免质控品的检测结果异常。有条件的实验室应不间断开启空调维持恒温。为了解在剧烈的振摇后氧气在溶液中的溶解度是否有变化, 本研究使用了2种不同的手法对质控品进行混匀, 结果显示PO2改变程度不明显(P> 0.05)。因此, 在操作中不同的操作人员将安瓿中的液体如何混匀对结果无显著影响。质控品打开后, pO2逐渐增高提示空气中的氧气溶解到质控液中。因此, 质控品打开后应尽快检测, 使用后应废弃, 不能重复使用。

基于以上研究, 建议在医学实验室中对各类质控项目建立相应的操作规程和制度, 来指导操作人员对质控品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的操作, 这些措施将有助于提高质控结果的准确性, 为各类实验室检测项目提供良好的质量保证。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段宝生, 曹贤, 段宇宏. 重视血气分析前的质量保证[J].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2007, 22(3): 115-116. [本文引用:1]
[2] 朱合. 加强室内质控确保血气分析结果的准确[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08, 5(4): 234.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