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地区缺血修饰白蛋白参考区间的建立
刘泽金1, 李栋2, 管青3, 熊亮4, 胡汉斌5, 张真路1
1.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检验中心,湖北 武汉 430022
2.武汉大学医学院附属湖北省人民医院检验科,湖北 武汉 430060
3.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检验科,湖北 武汉 430030
4.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检验科,湖北 武汉 430077
5.武汉市第一医院检验科,湖北 武汉 430022

作者简介:刘泽金,男,1974年生,硕士,副主任技师,主要从事生化检验和实验室管理工作。

通讯作者:张真路,联系电话:027-62270918。

摘要
目的

建立武汉地区缺血修饰白蛋白(IMA)的参考区间。

方法

1 016名健康体检者来自武汉大学医学院附属湖北省人民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和武汉市第一医院。测定所有体检者的IM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白蛋白(Alb)、血清葡萄糖(Glu)、肌酐(Cr)、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和心电图(ECG),排除Alb、ALT、Glu、Cr、TG、TC和ECG异常者后,计算并删除IMA的离群值,统计剩余的911名健康体检者的IMA检测结果。按性别、年龄分组计算参考区间。

结果

男性、女性IMA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0岁人群的IMA参考区间为≥67.0 U/mL,≥30岁人群的IMA参考区间为≥64.4 U/mL,参考区间的差异是由Alb浓度的差异导致的。

结论

IMA参考区间的规范建立对IMA检测结果解释及临床应用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缺血修饰白蛋白; 参考区间; 性能评价
中图分类号:R44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640(2011)01-0012-04
The establishment of ischemia-modified albumin reference interval in Wuhan
LIU Zejin1, LI Dong2, GUAN Qing3, XIONG Liang4, HU Hanbin5, ZHANG Zhenlu1
1. Center of Laboratory, Wuhan Asia Heart Hospital, Hubei Wuhan 430022, China
2. Departm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 Hubei General Hospital, Wuhan University Medical College, Hubei Wuhan 430060, China
3. Departm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 Tongji Hospital, Tongji Medical College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bei Wuhan 430030, China
4. Departm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 Liyuan Hospital, Tongji Medical College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bei Wuhan 430077, China
5. Departm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 Wuhan First Hospital , Hubei Wuhan 43002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stablish the ischemia-modified albumin(IMA) reference interval in Wuhan.

Methods

1 016 healthy physical examination subjects were enrolled from the Hubei General Hospital affiliated to Wuhan University Medical College, Tongji Hospital affiliated to Tongji Medical College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yua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Tongji Medical College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Wuhan First Hospital. Serum IMA,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 albumin(Alb), glucose(Glu), creatinine(Cr), triglyceride(TG), total cholesterol(TC) and the electrocardiograms(ECG) of 1 016 healthy physical examination subjects were determined. The subjects with any abnormal result of Alb, ALT, Glu, Cr, TG, TC and ECG were excluded. The outliers were removed, and the remaining IMA results of healthy subjects (911 cases) were analyzed by statistical method. The reference interval was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sex and age respectively.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on IMA. The IMA reference intervals of the healthy subjects younger than 30 years old and elder than 30 years old were ≥67.0 U/mL and ≥64.4 U/mL respectively. The differences of reference interval were caused by different Alb levels.

Conclusions

The IMA reference interval established by several hospitals is valuable to the interpretation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IMA.

Keyword: Ischemia-modified albumin; Reference interv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引言

国际标准化组织为了规范医学实验室的工作, 颁布了《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专用要求》(ISO 15189)[1], 其中要求医学实验室应定期评审参考区间, 验证参考区间的适用性。另外, 新的检验项目用于临床之前, 应验证其参考区间[2]。因为不同种族或不同地区的人群其参考范围可能不同。参考区间验证应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的C28-A2文件[3]进行。对使用检测系统的项目而言, 厂商会提供较详细的参考区间, 这对于医学实验室的验证非常方便。但生产开放试剂的厂商提供的参考区间往往资料有限, 医学实验室应该建立新的参考区间以满足临床需求。缺血修饰白蛋白(IMA)是武汉地区新批准用于临床的检验项目, 但厂商没有提供不同种族、地域、性别和年龄的详细参考区间, 另外IMA检测尚未标准化。因此我们组织了5家有代表性的医院, 使用同一种检测试剂和不同检测仪器, 按CLSI C28-A2文件[3]来建立武汉地区汉族人群的IMA参考区间。

材料和方法
一、检测对象

按CLSI C28-A2文件[3]筛选出的1 016名健康体检者来自武汉大学医学院附属湖北省人民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和武汉市第一医院, 均为汉族人, 其中男498名, 年龄2086岁; 女518名, 年龄2085岁。

二、样本采集及处理

空腹安静状态下采集静脉血3 mL, 1 h内完成样本离心, 2.5 h内完成所有样本检测, 所用样本类型均为血清, 同时检测IM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白蛋白(Alb)、血清葡萄糖(Glu)、肌酐(Cr)、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和心电图(ECG)。

三、仪器与方法

检测仪器为ABBOTT Aeroset、OLYMPUS 2700、OLYMPUS AU640、ROCHE Modula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IMA的检测方法为白蛋白钴结合(ACB)试验间接测定法, 其原理为血清中的Alb与试剂1中的钴离子结合, 5 min后在510 nm附近测定吸光度值(A1)。再加入试剂2, 其中的二硫苏糖醇(DTT)与过量的未结合钴离子反应, 生成红褐色产物, 5 min后测定吸光度值(A2), 其吸光度与钴离子浓度成正比, 计算吸光度差值并与同样处理的标准品比较, 计算样本中的IMA值。定义每毫升血清结合1 μ g钴离子为一个单位。检测试剂批号为09082427, 标准品批号为20081128, 质控品批号为20090712, 所有试剂均由长沙颐康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提供。在质控在控的情况下, 先进行了检测结果的比对, 均达到了检测结果一致, 随后检测血清样本。

四、数据处理

排除Alb、ALT、Glu、Cr、TG、TC、ECG异常的健康体检者的IMA结果及计算并删除IMA的离群值后, 共有911名健康体检者的IMA检测结果列入统计。

五、统计学方法

统计软件为EXCEL和SPSS10.0, 检测结果以± s表示, 男性和女性的IMA水平比较用Z检验, 多组间比较使用方差分析(ANOVA), P<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一、男性和女性IMA检测结果分析

IMA男性为(76.6± 7.3) U/mL, 女性为(75.8± 6.9) U/mL。Z检验后的z值为1.70, z* 值为8.27, 男性与女性的标准差之比(s1/s0)则为1.06(< 1.5), Z检验的z值小于z* , 所以男性和女性IMA检测结果的差异无临床实际意义。

二、按年龄分组的IMA检测结果分析

因为男性和女性的IMA检测结果的差异无临床意义, 现按年龄分组计算各组的IMA检测结果和s, 并做统计分析, 结果见表1。20-29岁人群的IMA与其他年龄组的IMA存在差异, 其他年龄组间IMA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表1 按年龄分组后的IMA检测结果(U/mL)
三、最终分组的IMA检测结果分析

按年龄分组发现, 30> 70岁各组的IMA无差异, 因此将30> 70岁各组合并为≥ 30岁人群并计算参考区间。< 30岁的人群其IMA分布见图1, 偏度系数为0.100, 峰度系数为-0.047, 表现为近似正态分布, 计算95%的下限( -1.96s)为67.0 U/mL; ≥ 30岁的人群其IMA分布见图2, 偏度系数为-0.12, 峰度系数为1.379, 表现为偏态分布, 第5百分位值为64.4 U/mL。

图1 年龄< 30岁人群的IMA分布注:例数为394例; IMA的 为80.5 U/mL, s为6.87 U/mL

四、制定参考区间

考虑到本IMA检测方法及临床意义, 检测结果低于参考范围才有临床意义。因为< 30岁人群的IMA成近似正态分布, 参考区间的下限以95%的下限表示则为≥ 67.0 U/mL; ≥ 30岁人群的IMA成偏态分布, 参考区间的下限以第5百分位值表示则为≥ 64.4 U/mL。

图2 年龄≥ 30岁人群的IMA分布注:例数为517例; 中位数为73.0 U/mL, 第5百分位值为64.4 U/mL

五、IMA与Alb的相关性分析

将911名健康体检者的IMA和Alb进行相关分析, 相关系数(r)为0.49, P< 0.000 1。回归方程为IMA(U/mL)=1.02× Alb(g/L)+29.85。

六、校正IMA

因为年龄造成了参考区间的不同, 并且IMA与Alb存在相关性, 因此用Alb校正IMA, 以探讨年龄造成参考区间的不同的真正原因。结果见表2

表2 用Alb校正IMA(U/mL)后参考区间的差异
讨论

Bar-Or 最早发现IMA在心肌缺血时升高[4], 2003年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的第一个用于诊断心肌缺血的生化标志物是IMA[5], 当前IMA主要用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诊断, 特别是与肌钙蛋白、ECG联合检测具有极高的阴性排除价值。同时, 如果IMA、肌钙蛋白和ECG均阳性时诊断ACS的敏感性达到95%以上[6], 为急诊非外伤性胸痛患者的早期即时诊断和排除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检测指标。因此, IMA检测的临床应用受到了关注, 并已经用于急诊胸痛患者的筛查[5]

由于目前对心肌缺血的判断无“ 金标准” , 且心肌缺血早于心肌坏死, 另外, 心肌缺血是“ 一过性” 的, 在做ECG检查时没有心肌缺血则心电图是正常的; 有些药物如硝酸酯类可能会掩盖缺血心电图的改变。目前大家公认的诊断心肌坏死的“ 金标准” — — 肌钙蛋白[7]在3 h后才能被检测。而临床对于心肌缺血的早期准确判断有利于ACS患者的早期干预治疗, 因此IMA检测的临床应用得到了重视。由于IMA检测目前没有标准化, 建立本地区合适的IMA参考区间尤为重要, 这是IMA临床应用的前提。

国内IMA应用刚刚起步, 不同医院设定的参考区间相差较大, 即使同一厂商试剂在不同医院使用, 建立的参考区间也存在很大差异[8, 9], 这可能与地域或样本量选择有关。为了建立适合武汉地区的参考区间, 本研究组织武汉地区有代表性的5家医院来共同建立IMA的参考区间。因为不同医学实验室合作建立的参考区间, 其样本量较大, 与医学实验室单独建立的参考区间相比, 能减少不同医学实验室参考区间之间的离散性[10], 因此本研究建立的参考区间可以作为武汉地区共同的参考区间。但应用于临床之前, 各医学实验室应按CLSI C28-A2文件程序[3]进行验证, 即用20份健康人的血清检测IMA, 不超过2份的IMA检测值在参考区间外则验证成功。

本研究IMA检测结果显示, 男性和女性的IMA无统计学差异, 这与报道一致[8, 9, 11, 12]。按年龄分组后, < 30岁人群的IMA呈正态分布, 参考区间下限为67.0 U/mL, 30岁以上人群的IMA呈偏态分布, 参考区间下限为64.4 U/mL, 这虽然与已报道的IMA参考区间稍有不同[9], 但最终的参考区间下限基本相同, 考虑到参考区间下限才有临床意义, 因此武汉地区汉族人群与北京地区汉族人群的IMA参考区间下限基本一致。30岁以上人群的IMA高于30岁以下人群3.4 U/mL, 但考虑到IMA与Alb存在相关性, 用Alb校正IMA后, 不同年龄人群的IMA差异仅为0.04 U/mL, 因此, 血清Alb浓度是影响IMA参考区间的主要因素, 解释患者的IMA检测结果时应充分考虑到Alb浓度的影响, 特别是低Alb血症时IMA的检测结果可能会大幅度降低, 还可能造成假阳性。

武汉地区汉族人群的IMA参考区间的建立有利于解释IMA的检测结果, 有利于临床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也为各医院检验结果的互认打下基础, 具有重要的价值。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Medical laboratories-particular requirements for qualitycompetence[S]. ISO 15189, 2007. [本文引用:1]
[2] 毕波, 吕元. 定量检测方法学性能验证的系统设计[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7, 30(2): 143-145. [本文引用:1]
[3] ClinicalLaboratory Stand ards Institute. How to define and determine reference intervals in the clinical laboratory; approved guideline[S]. 2nd ed. C28-A2, CLSI, 2000. [本文引用:4]
[4] Bar-Or D, Lau E, Winkler JV. A novel assay for cobalt-albumin binding and its potential as a marker for myocardial ischemia-a preliminary report[J]. J Emerg Med, 2000, 19(4): 311-315. [本文引用:1] [JCR: 1.331]
[5] Anonymous. Lab test rules out heart attack[J]. FDA Consum, 2003, 37(5): 3. [本文引用:2]
[6] Sinha MK, Roy D, Gaze DC, et al. Role of "ischemia modified albumin", a new biochemical marker of myocardial ischaemia, in the early diagnosis of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J]. Emerg Med J, 2004, 21(1): 29-34. [本文引用:1] [JCR: 1.645]
[7] Collinson PO, Gaze DC. Biomarkers of cardiovascular damage[J]. Med Princ Pract , 2007, 16(4): 247-261. [本文引用:1]
[8] 贾克刚, 韩雪晶, 唐红霞, . 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缺血修饰白蛋白[J]. 检验医学, 2007, 22(3): 320-321. [本文引用:2]
[9] 崔丽艳, 李晶, 张捷. 北京地区汉族人群缺血修饰白蛋白参考范围的建立[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8, 8(26): 6301-6303. [本文引用:3]
[10] Ceriotti F, Hinzmann R, Panteghini M. Reference intervals: the way forward[J]. Ann Clin Biochem, 2009, 46(Pt 1): 8-17. [本文引用:1] [JCR: 1.922]
[11] Gidenne S, Ceppa F, Fontan E, et al. Analytical per-formance of the albumin cobalt binding (ACB) test on the Cobas MIRA Plus analyzer[J]. Clin Chem Lab Med, 2004, 42(4): 455-461. [本文引用:1] [JCR: 3.009]
[12] Govender R, De Greef J, Delport R, et al. Biological variation of ischaemia-modified albumin in healthy subjects[J]. Cardiovasc J Afr, 2008, 19(3): 141-144. [本文引用:1] [JCR: 0.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