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作者:王伟灵,联系电话:021-65415910-6706。
作者简介:周丽霞,女,1969年生,主管技师,主要从事临床免疫学检测工作。
探讨上海市虹口区初、高中毕业生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感染情况以及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相关性,并对HBsAg阳性者乙肝标志物不同模式进行分析。
方法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速率法检测HBsAg 和ALT。HBsAg阳性者进一步做乙肝标志物检测。
结果22 259名体检者血清样本中,HBsAg阳性率为0.79%,ALT异常率为3.70%。初中毕业生HBsAg阳性率、ALT异常率均低于高中毕业生(χ2=4.53, P<0.05;χ2=43.23, P<0.005)。HBsAg阳性的初中毕业生与高中毕业生中ALT异常率无差异( P>0.05)。在HBsAg阳性样本中,乙肝标志物模式以HBsAg(+)、HBeAg(+)、抗-HBc(+)和HBsAg(+)、抗-HBe(+)、抗-HBc(+)为主。
结论上海市虹口区中学毕业生HBsAg阳性率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HBV感染与ALT异常之间无相关性,不是导致中学生ALT异常的主要因素。
乙型肝炎是一种流动面广、危害性大的法定乙类传染病。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1], 全球前十位疾病死因中, 乙型肝炎占第七位, 每年因乙型肝炎死亡者约75万。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高流行区, 约有10%的人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 阳性携带者 [2]。根据我们对上海市虹口区2004至2008年中学毕业生体检血HBsAg检测结果, HBsAg阳性率为1.15%, 显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为进一步探讨上海市虹口区初、高中毕业生HBV感染状况, 我们对22 259名中学毕业生HBsAg与ALT相关性做一分析, 并对HBsAg阳性者乙肝标志物不同模式进行了分析。
2008至2009年在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进行升学体检的虹口区中学毕业生22 259名, 其中初中毕业生9 473名, 年龄16岁; 高中毕业生12 786名, 年龄19岁。
HITACHI7600-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日立公司); MK2酶标仪(芬兰); PW-960洗板机(深圳汇松)。Roche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试剂盒; 上海科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HBV 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乙型肝炎e抗原(HBeAg)、e抗体(抗-HBe)、抗-HBc诊断试剂盒,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采集空腹静脉血4 mL, 及时分离血清。采用速率法检测ALT; ELISA检测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 严格按仪器说明和项目操作规程操作。
采用 SPSS 13.0 统计软件对实验数据处理分析, P<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一、初、高中毕业生HBsAg阳性率、ALT异常率比较。见表1。在22 259名体检者血清样本中, HBsAg阳性176名, 阳性率为0.79%; ALT异常823名, 异常率为3.70%。其中初中毕业生HBsAg阳性率、ALT异常率均低于高中毕业生(χ 2=4.53, P< 0.05; χ 2=32.82, P< 0.005)。
![]() | 表1 初、高中毕业生HBsAg阳性率、ALT异常率比较[例(%)] |
二、初、高中毕业生HBsAg、ALT不同模式比较见表2。
![]() | 表2 初、高中毕业生HBsAg、ALT不同模式比较[例(%)] |
三、HBsAg阳性者其他乙肝标志物阳性率及HBV感染模式见表3。对162例HBsAg阳性者做其他乙肝标志物检测, 结果为抗-HBs阳性率为0.0%(0/162), HBeAg阳性率为61.1%(99/162), 抗-HBe阳性率为34.6%(56/162), 抗-HBc阳性率为93.8%(152/162)。
![]() | 表3 162例HBsAg阳性者HBV感染模式[例(%)] |
乙肝疫苗问世以来, 其预防效果已被公认[4]。上海市自1992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新生儿乙肝血源疫苗的接种, 其全程接种率达96.0%~99.9%。虹口区曾作为区域性接种试点, 于1986至1988年对HBsAg阳性母亲所生的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5]。本次检测的2008至2009年初中毕业生均已在出生时接种了乙肝疫苗, 而部分高中毕业生出生时尚未纳入乙肝疫苗计划免疫, 故初中毕业生HBsAg阳性率显著低于高中毕业生(P< 0.05), 说明乙肝疫苗接种是非常有效和必要的, 也是最经济的方法。
本研究22 259名中学毕业生ALT异常率为3.70%, 高于文献报道的1.01%[6]。其中初中毕业生ALT异常率为1.48%, 高中毕业生ALT异常率为5.34%, 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32.82, P< 0.005)。提示高中毕业生由于面临高考的压力, 导致身心疲惫、身体素质下降, 对传染性疾病的抵抗力降低。有必要加强学校的健康教育, 做好自我预防与保健工作。在ALT升高者中, HBsAg阳性者只占3.16%, 而在HBsAg阳性者中, ALT异常者也只有14.77%。在HBsAg阳性者中, 初、高中毕业生ALT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相反, 在HBsAg阴性的学生中, 高中毕业生ALT异常率显著高于初中毕业生(P< 0.005), 这些结果表明HBV感染并不是导致中学生ALT异常的主要因素。中学生ALT异常的原因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对162例HBsAg阳性者做其他乙肝标志物检测分析发现:HBsAg阳性合并HBeAg、抗-HBe、抗-HBc阳性所占比例较高, 分别为61.11%、34.57%、93.83%。HBV感染模式以HBsAg(+)、HBeAg(+)、抗-HBc(+)和HBsAg(+)、抗-HBe(+)、抗-HBc(+)为主。由于HBsAg合并HBeAg阳性, 具有一定的传染性, 为预防和减少HBV感染, 建议对HBsAg阳性者加做肝功能和其他乙肝标志物检查, 并做到定期观察, 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
儿童和青少年时期进行免疫接种可提供较大的保护作用。部分乙肝疫苗免疫失败者, 可能与S基因变异或机体遗传因素有关, 仍然有感染HBV的可能[7]。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