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患儿轮状病毒感染情况调查
郑建新, 杨慧, 傅启华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实验诊断中心,上海 200127

作者简介:郑建新,女,1975年生,主管技师,主要从事临床检验工作。

通讯作者:傅启华,联系电话:021-38625568。

摘要
目的

了解上海地区腹泻患儿轮状病毒感染情况和发病趋势。

方法

应用单克隆抗体即金标免疫层析法对腹泻患儿大便标本进行轮状病毒抗原检测。

结果

2007和2008年上海地区腹泻患儿轮状病毒感染的平均阳性率分别为23.4%和38.0%,后者明显高于前者( P<0.005),2年的感染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为先高后低再明显升高。

结论

上海地区腹泻患儿轮状病毒感染全年均有发病,秋转冬时期为高发期。上海地区腹泻患儿被轮状病毒感染的情况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关键词: 轮状病毒; 发病趋势; 儿童腹泻
中图分类号:R446.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640(2010)08-0652-03
Abstract
Keyword:

儿童腹泻病作为儿童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多年来一直备受关注, 而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致病因子[1, 2], 对儿童健康危害较大。轮状病毒引起的儿童腹泻具有季节性, 多发于秋冬季节, 俗称“ 秋季腹泻” , 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方法不正确, 会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为了了解上海地区腹泻患儿轮状病毒感染情况, 我们对上海儿童医学中心2007至2008年的腹泻患儿轮状病毒检测情况进行了分析。

材料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2007至2008年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门诊及住院腹泻患儿1 792例, 其中男1 126例, 女666例, 年龄10 d~14岁。

二、采样

采集腹泻患儿大便样本, 要求粪便离体不超过2 h。

三、测试方法

使用深圳惠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 轮状病毒检测试条(卡)” 检测粪便中的轮状病毒抗原, 操作及结果判断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

结 果
一、2007和2008年轮状病毒感染率比较

2008年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腹泻患儿轮状病毒检出总阳性率比2007年明显上升(P< 0.005), 见表1

表1 2007、2008年腹泻患儿轮状病毒阳性率比较
二、男女腹泻患儿轮状病毒感染率比较

在1 792例腹泻患儿大便样本中轮状病毒阳性578例, 其中男童1 126例标本, 轮状病毒阳性346例, 阳性率30.7%; 女童666例标本, 轮状病毒阳性232例, 阳性率34.8%, 男女患儿轮状病毒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三、上海地区腹泻患儿轮状病毒感染阳性率年内变化趋势

2年的腹泻患儿轮状病毒感染率均以第4季度为最高, 其中11月份为高峰, 分别达37.7%和56.8%; 低峰均出现于第3季度, 其中2007年为7月份, 2008年为9月份。见图1

图1 2007、2008年腹泻患儿轮状病毒感染率变化趋势

讨 论

轮状病毒是一种双链RNA病毒, 其侵入患儿胃肠道后可导致肠黏膜上皮变性、坏死、微绒毛剥脱, 从而小肠吸收面积减少和微绒毛上双糖酶活性降低, 引起小儿腹泻。全球每年约有1.4亿例轮状病毒腹泻病例, 导致约44万名婴儿死亡[3]。在我国, 每年约有1 800万名婴幼儿患轮状病毒性胃肠炎, 死亡34万例[4]。儿童感染轮状病毒后表现为急性胃肠炎症状。轮状病毒感染在热带或寒冷地区的每个季节均可发生, 无明显的季节变化, 但在温带或亚热带地区发病有季节性。通过对上海儿童医学中心2007和2008年腹泻患儿轮状病毒感染情况调查, 发现上海地区儿童轮状病毒感染发病高峰为第4季度, 尤以11和12月份为高发, 1月份开始, 轮状病毒感染率有所降低, 至夏季达到最低点, 随后又逐步上升。此结果显示上海地区轮状病毒感染高发期与上海地区秋转冬这段时间完全吻合。

通过对这2年结果的比较发现, 轮状病毒感染发病在总人数、阳性数、阳性率方面, 2008年较2007年均有所上升, 尤其是在秋冬季节的发病高峰期, 上升尤为明显, 其阳性率上升达20%左右, 说明上海地区儿童轮状病毒感染率有所增加, 这可能与上海地区流动人口的增加有很大关系。而对于患病幼儿不宜滥用抗菌药物和止呕止泻药, 应对症治疗, 纠正脱水, 维持电解质平衡, 防止其他并发症的出现。因病毒性腹泻尚无治疗的特效药, 因而预防就显得极为重要。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戌小平, 江莲, 杜玉春. 医院内轮状病毒感染的调查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0, 10(2): 131. [本文引用:1]
[2] Grimwood K, Huang QS, Cohet C, et al. Rotavirus hospitalisation in New Zealand children under 3 years of age[J]. J Paediatr Child Health, 2006, 42(4): 196-203. [本文引用:1] [JCR: 1.254]
[3] Gleizes O, Desselberger U, Tatochenko V, et al. No-socomial rotavirus infection in European countries: a review of the epidemiology, severity and economic burden of hospital-acquired rotavirus disease[J]. Pediatr Infect Dis J, 2006, 25(1 Suppl): S12-S21. [本文引用:1] [JCR: 3.569]
[4] 王建阳, 沈晓晴, 李梦磊, . 河南省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病原研究[J].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2008, 23(5): 46-48.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