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黄小琪,女,1963年生,学士,副主任技师,主要从事实验指标的临床应用研究。
矽肺是二氧化硅微粒进入肺部引起的病变, 其中涉及T淋巴细胞等细胞和生物活性物质[1]。已有研究表明, 矽肺患者全血T淋巴细胞亚群存在相应变化, 但矽肺不同期别T淋巴细胞亚群是否变化一致, 长期接触未发病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有何变化还有待研究, 为此本研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矽肺患者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水平。
1. 研究对象 以广西某煤矿工人为研究对象。在不吸烟、不合并肺结核、确诊矽肺患者中取80例为矽肺组, 按矽肺诊断标准(CBZ70-2002)划分期属, Ⅰ 期22例, Ⅱ 期25例, Ⅲ 期33例。另选择30名接触矽尘未患矽肺工人为长期接触组, 该煤矿无接触矽尘人员30名为正常对照组, 人员纳入遵循随机原则。研究对象均为男性, 无吸烟、慢性肝炎等既往史, 近1个月内无肺部其他疾病史。
2. 检测方法 采集研究对象静脉全血2 mL, 乙二胺四乙酸(EDTA)抗凝备用。取100 μ L抗凝全血置于一次性试管中, 加入20 μ L三标单克隆抗体, 混匀避光反应20 min。依操作说明加入溶血剂溶解红细胞。阴性对照设定阈值后上机检测。抗人CD3+ CD4+ CD8+三标试剂盒、相应的阴性对照、溶血试剂盒均为美国Beckman公司产品。仪器为Beckman Coulter EPI-CS XL型流式细胞分析仪。
3.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6.0软件对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所得的计量资料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显著水平以双侧α =0.05判断。
检测发现, 随着矽肺期别升高, CD3+ T细胞逐渐下降。这种变化趋势在CD3+ CD4+、CD3+ CD8+ T细胞中均相似, 尤以CD3+ CD8+ T细胞变化最为明显。因CD3+ CD8+ T细胞下降较明显, CD3+CD4+/CD3+ CD8+比值逐渐升高。在矽肺Ⅰ 、Ⅱ 、Ⅲ 期的两两比较中CD3+ T细胞、CD3+ CD4+ T细胞、CD3+ CD8+ T细胞均无统计学意义, 但矽肺Ⅰ 期、矽肺Ⅲ 期CD3+CD4+/CD3+CD8+比值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矽肺Ⅲ 期CD3+ T细胞较正常对照组、长期接触组均显著降低(P< 0.05), CD3+ CD4+ T细胞也显著低于长期接触组(P< 0.05), 而CD3+ CD4+/CD3+ CD8+比值则是矽肺Ⅲ 期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长期接触组(P< 0.05)。CD3+ CD8+T细胞在各组中变化较大, 但统计结果却显示并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 | 表1 各组研究对象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数比较 |
明确免疫因素尤其是T淋巴细胞与矽肺不同期别的内在关系, 为临床预测病情提供检验依据是我们研究的目的。
通常CD3+ CD4+/CD3+CD8+维持在1.3~2.0之间, 是机体能抵御外来伤害又不至过度反应的保证。本研究结果表明, 矽肺Ⅲ 期CD3+ CD4+/CD3+CD8+比值分别与正常对照组、长期接触组相比有明显升高, 这与已有研究有所不同[2, 3]。但矽肺患者, 尤其是矽肺Ⅲ 期患者免疫功能的改变可能并不是单纯的CD3+ CD4+ T淋巴细胞数量减少、CD3+CD8+ T淋巴细胞数量增加。由于各类T淋巴细胞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调节制约的关系, CD3+ CD8+ T细胞的减少、CD3+ CD4+/CD3+ CD8+的升高也可能是矽肺患者体内免疫紊乱的一种表现。因此, 临床在检测矽肺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同时应分析不同亚群的比值变化, 以便得到患者体内免疫因素的改变信息。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长期接触组的CD3+ CD4+ T淋巴细胞数量显著高于矽肺Ⅲ 期患者。这一变化究竟是长期接触却并没有罹患矽肺的保护因素, 还是罹患矽肺前的反应性增高, 还需要进一步的跟踪调查及病因学研究。
另外, 矽肺Ⅲ 期CD3+ CD4+/CD3+ CD8+比值较矽肺Ⅰ 期显著升高, 这似乎暗示不同期别的矽肺患者体内的免疫环境存在差异, 这是疾病进展的结果还是原因, 如何指导临床治疗也需进一步研究。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1] |
|
[2] |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