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126例健康体检人群血脂水平及载脂蛋白状况调查分析
廖联琼, 何流
广安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四川 广安 638000

作者简介:廖联琼,女,1963年生,主管技师,主要从事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工作。

摘要
关键词: 血脂; 载脂蛋白; 高脂血症; 心脑血管疾病
中图分类号:R446.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640(2010)05-0415-02

医学研究证实心脑血管疾病是威胁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在我国每年大约有26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 而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1]。了解血脂水平及其相关指标, 分析其变化规律, 可为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我们通过对本地各机关事业单位健康人群血脂状况调查分析, 指导人们增强健康意识, 提倡健康生活方式, 注意合理膳食, 加强体育锻炼, 从而达到控制血脂水平、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的目的。

一、材料和方法

1. 调查对象 本地各机关事业单位2009年4月至9月来广安市人民医院参加健康体检(根据体检结论排除有明确心血管、脑血管、内分泌等疾病)的人员3 126名, 其中男2 010名, 女1 116名, 年龄21~72岁。

2. 样本采集和处理 通知体检者参加体检前3 d普通膳食, 空腹12 h以上, 坐位取肘静脉血3 mL, 及时分离血清, 当日检测[2]

3. 检测仪器、试剂和方法 日本岛津CL-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用酶法,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用直接法, 试剂盒均由中生北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载脂蛋白A-Ⅰ (apo A-Ⅰ )、载脂蛋白B100 (apo B100)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 试剂盒由(上海)德赛诊断系统有限公司提供。每批样本检测时同步插入高、中、低定值质控血清做质量控制, 以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质控品由北京利德曼生化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4. 血脂水平分类标准 血脂4项参照1997年我国“ 血脂异常防治建议” [3]的标准(TG> 1.70 mmol/L、TC> 5.7 mmol/L、HDL-C< 0.9 mmol/L、LDL-C> 3.1 mmol/L为异常); 载脂蛋白参照中华医学检验分会血脂专题委员会发布的“ 关于临床血脂测定的建议” [4]的标准(apo A-Ⅰ < 1.2 g/L、apo B100> 1.15 g/L)。

5.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 x-± s表示, 组间差异性比较用t检验, 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 3 126名体检者的血脂及载脂蛋白结果见表1

表1 3 126名体检人员4项血脂水平和载脂蛋白结果( x-± s)

2. 按年龄、性别分组统计结果见表2。血脂水平男、女性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HDL-C除外), 50岁以下同年龄各组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 0.05), 50岁组女性高于男性(P< 0.05), 以TC表现最为明显。60岁以上男、女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HDL-C、apo A-Ⅰ 、apo B100男性间无年龄差异(P> 0.05), 女性血脂水平60岁前随年龄增加, 而增高, 60岁后反而降低。

表2 不同年龄组血脂及载脂蛋白检测结果( x-± s)

3. 按血脂水平分类标准统计, 血脂水平均在理想范围比例随年龄增加而减低, 50岁以下同年龄组女性显著高于男性(P< 0.01), 而50岁以后则明显低于男性(P< 0.05、P< 0.01)。见表3

表3 不同年龄组血脂4项在理想范围内的比例

4. 血脂及载脂蛋白异常检出率中, 以男性TG异常检出率较高, 40~49岁为高峰, 其中30岁以下的人群占28.4%; 50岁以后各组男女性TG、TC、LDL-C、apo B100异常检出率均较高。见表4

表4 不同年龄组血脂及载脂蛋白异常检出率(%)
三、讨论

血脂代谢异常引起血清中TG、TC和LDL-C水平升高和/或HDL-C水平低下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也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血脂含量受生活地区、膳食、年龄、性别、职业以及代谢等因素的影响波动范围较大[5]。近年来, 大量研究明确指出, apo A-Ⅰ 、apo B100是当前实验室脂类检查项目中预测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极有价值的指标[6]

脂类的代谢与年龄、性别均有密切的关系[7]。从本研究结果可以看出, 血脂水平随年龄增加而增高, 男性血脂水平总体高于女性, 而在不同年龄段又表现不同。TC、LDL-C、apo B100增高在50岁前后男女性中表现的差异性, 可能与女性绝经前后的生理有关。而HDL-C、apo A-Ⅰ 、apo B100在女性60岁前后的差异性则可能与60岁后人群体检人数较少有关。中青年男性血脂异常检出率高的特点, 可能与该体检人群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缺乏足够的体育锻炼, 膳食中高热量、高胆固醇、高脂肪等因素影响有关。此外, 50岁后人群血脂变化特点显示中老年人患动脉粥样硬化疾病风险明显增高, 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综上所述, 在本研究中, 中老年男性和更年期后女性的血脂水平异常率偏高, 应加大对该人群的健康教育力度, 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调整饮食结构, 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 加强体育锻炼, 严格控制血脂水平, 以提高生活质量, 降低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中国胆固醇教育计划教材编写委员会. 中国胆固醇教育计划全国培训教材[M]. 第3版. 上海: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6: 14. [本文引用:1]
[2] 叶应妩, 王毓三, 申子瑜.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 第3版. 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6: 474-494. [本文引用:1]
[3] 方圻, 王钟林, 宁田海, . 血管异常防治建议[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1997, 25(3): 169-175. [本文引用:1]
[4] 鄢盛恺. 关于临床血脂测定的建议[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3, 26(3): 182-184. [本文引用:1]
[5] 周爱儒, 查锡良. 生物化学[M]. 第5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 74-78. [本文引用:1]
[6] 吴学兵, 王琦, 王宏, . 血脂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J]. 检验医学, 2009, 24(1): 37-39. [本文引用:1]
[7] 贺乐奇, 王龙武, 申春梅, . 上海市部分职业人员血脂水平调查分析[J]. 检验医学, 2008, 23(6): 669-671.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