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沈黎勇,男,1971年生,学士,主管技师,主要从事临床检验工作。
检测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瘦素在高血压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清中的含量及尿微量白蛋白(mAlb)/肌酐(Cr)比值的变化,结合多种临床因素探讨Cys C、瘦素与高血压型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关系。
方法选择20名正常对照者,20例普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20例高血压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采用乳胶颗粒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Cys C,放射免疫技术测定血清瘦素;同时用免疫比浊法测定mAlb,用酶法测定尿Cr,并计算mAlb/Cr比值。
结果高血压型慢性肾小球肾炎组Cys C、瘦素水平及尿mAlb/Cr比值高于普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组,普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组Cys C、瘦素水平及mAlb/Cr比值高于正常对照组。Cys C、瘦素含量变化趋势与尿中mAlb/Cr的比值变化趋势相一致。
结论Cys C、瘦素含量及mAlb/ Cr的比值与慢性肾小球肾炎转变为高血压型慢性肾小球肾炎密切相关,并随高血压型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生以及严重程度逐渐提高。Cys C、瘦素含量及mAlb/Cr比值联合检测可作为早期诊断形成高血压型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较敏感指标之一,对于监测早期高血压型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生、病情发展程度有重要意义。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种肾内科常见病、多发病, 在我国有逐渐增高的趋势。高血压病是导致心、脑、肾等靶器官功能损伤的重要原因。近年来, 高血压型肾小球肾炎患病概率呈现显著上升的趋势。由于高血压型慢性肾小球肾炎病因和发病机制的复杂性, 预防和治疗措施仍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对血清中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in C, Cys C)、瘦素和尿微量白蛋白(mAlb)/肌酐(Cr)比值联合测定与高血压型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关系进行研究与探索, 有助于进一步了解高血压型慢性肾小球肾炎病因形成、发展及变化。
2008年5月至2009年5月期间在嘉兴市中医医院体检中心普查人群中选取正常对照者20名, 嘉兴市中医医院肾内科慢性肾小球肾炎住院患者中选取40例(普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组20例, 高血压型慢性肾小球肾炎组20例), 排除其他相关影响疾病。诊断标准:按世界卫生组织(WHO)慢性肾小球肾炎标准进行普通型与高血压型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分型。
清晨空腹采静脉血5 mL, 低速离心留血清, -20 ℃保存。用清洁、干燥容器随机留取各组中段尿标本3 mL, 当天测定或保存于4 ℃冰箱内23 d后测定。测定时离心, 取上清液备用。
Cys C测定采用乳胶颗粒增强免疫比浊法, 试剂由北京九强公司提供; mAlb测定采用免疫比浊法, 试剂由北京中生公司提供; Cr测定采用酶法, 试剂由北京九强公司提供。仪器为HITACHI 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简称7600生化仪)。瘦素采用放射免疫技术测定, 试剂来源于北京北方生物技术研究所, 仪器为FMQ-9013C型全自动放射免疫分析仪(唐山晨曦电子有限公司)。
按标准曲线计算Cys C、mAlb、Cr及血清瘦素水平。按公式mAlb/Cr=mAlb× 8 840/Cr输入7600生化仪, 自动计算。
应用SPSS for windows 10.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
高血压型慢性肾小球肾炎组Cys C、瘦素水平及尿mAlb/Cr比值均高于普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组和正常对照组(P< 0. 05), 且普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组高于正常对照组(P< 0.05)。Cys C、瘦素变化趋势与尿mAlb/Cr比值的变化趋势趋于一致。见表1。
![]() | 表1 各组Cys C、瘦素水平及尿mAlb/Cr比值分析( |
Cys C能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膜, 并在近曲小管完全被重吸收, 不再重新回到血液循环中去, 同时肾小管也不分泌Cys C。因此, Cys C可作为反映肾功能改变以及评估肾功能的一种敏感性、特异性高的指标。近年大量国内外的研究均证实Cys C浓度与肾小球滤过率有明显的负相关, 当肾小球滤过功能出现轻微损伤时, 血Cys C浓度即可出现升高, 并随着病情的加重而逐渐增高。本研究高血压型慢性肾小球肾炎组患者Cys C水平提示其肾损伤程度比普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组及对照组更重。
瘦素是肥胖基因的表达产物, 由167个氨基酸组成, 其氨基端为由21个氨基酸组成的信号肽, 在分泌到血液的过程中切除信号肽形成瘦素。肾脏是清除体内瘦素的主要器官, 瘦素通过肾小球滤过, 肾小管摄取原尿中的瘦素, 最后从尿中排出。各种肾脏疾病造成的肾小球滤过功能或肾小管重吸收功能的损伤均可影响瘦素从体内的清除, 导致在体内聚积, 对机体造成影响。肾脏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可明显升高[1]。血清瘦素浓度高低与心血管疾病包括高血压和冠心病呈明显正相关[2]。长期高血清瘦素水平能显著增加心率, 同时也增加交感神经活动。在高血压患者中发现心跳过速与瘦素水平呈正相关, 而持续心动过速会引起心室肥大、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瘦素能够浓度依赖性地刺激心肌细胞产生内皮素-1(ET-1)和活性氧, 选择性内皮素受体A(ETA)受体拮抗剂ABT-627和过氧化氢酶能够抑制瘦素和ET-1诱导的心肌细胞活性氧的生成, 瘦素能够通过活化ET-1-ETA-活性氧通路而诱导心肌细胞肥大[3]。这些结果表明瘦素对心血管系统疾病如高血压的形成有直接和间接的作用。
mAlb是尿中的微量蛋白, 在生理状态下由于分子筛屏障和电荷屏障的作用, 相对分子质量> 69 000并带有负电荷的微量蛋白基本上不能通过滤过屏障。一旦肾小球的完整性受到损害, 微量蛋白滤出增加, 便会出现蛋白尿。尿mAlb/Cr比值测定目的在于早期发现肾脏疾病, 其与疾病发展存在相关性。当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加和滤膜的静电屏障受损, 则肾小球滤液中的蛋白质增加, 若超过肾小管重吸收的阈值, 尿中的mAlb升高。同时, 当肾小球滤过膜正常, 肾小管重吸收能力下降时, mAlb也会升高[4]。mAlb高低与肾疾病损伤程度密切相关[5]。
本研究高血压型慢性肾小球肾炎组Cys C、瘦素水平及尿mAlb/Cr比值高于普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组和正常对照组(P< 0.05)。高水平的血清瘦素通过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影响了普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向高血压型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转变[6, 7]。CysC、瘦素水平变化趋势与尿mAlb/Cr比值的变化趋势趋于一致, 均可提示不同程度的肾小球病变。联合3个项目的检测, 有助于预警肾损伤及血管病变, 对于高血压型慢性肾小球肾炎具有较强针对性。联合检测, 一方面兼顾了肾功能与血管病变的预警, 有助于早期的诊断; 另一方面有助于探索研究高血压型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制与疾病发展过程。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