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唐振华,男,1960年生,学士,副主任技师,主要从事临床微生物与免疫检验工作。
建立检测肺癌肿瘤抑制因子1(TSLC1)基因mRNA表达的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
方法设计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以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基因作为对照,建立检测TSLC1基因表达的实时荧光PCR方法,并采用细胞株和宫颈组织样本进行验证。
结果该方法检测TSLC1基因 mRNA的检测下限为每反应10个细胞或2拷贝cDNA, 总不精密度为3.1%。TSLC1基因mRNA在子宫肌瘤、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与宫颈癌患者宫颈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100%、75%、55%和24%。宫颈癌细胞株中未检出TSLC1基因mRNA表达。所有样本中均有GAPDH基因mRNA表达。
结论该实时荧光PCR方法能够有效检测TSLC1基因mRNA表达,是进一步研究TSLC1基因在宫颈癌发生中的作用及宫颈癌早期诊断的重要工具。
To establish real-time fluorescenc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method for the detection of tumor suppressor in lung cancer 1 (TSLC1) mRNA expression.
MethodsThe real-time fluorescence PCR method for the detection of TSLC1 gene expression was established with designed specific primers, TaqMan probe and glyceraldehyde 3-phosphate dehydrogenase (GAPDH) gene as control, and verified by cell lines and cervical tissue samples.
ResultsThe detection limit of TSLC1 gene mRNA was 10 cells per reaction,or 2 copies of cDNA. The total imprecision of this method was 3.1%. The TSLC1 gene mRNA expression rates in cervical tissue of the patients with hysteromyoma, 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 (LSIL), 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 (HSIL) and cervical cancer were 100%, 75%, 55% and 24%,respectively. TSLC1 gene mRNA expression was not found in cervical cancer cell lines. GAPDH gene mRNA expression was positive in all samples.
ConclusionsThe real-time fluorescence PCR method can effectively detect mRNA expression of TSLC1 gene and is an important tool for a further study of the effect of TSLC1 gene in cervical cancer development and the early diagnosis of cervical cancer.
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是宫颈癌的最初诱发因素[1], 但从感染HPV到宫颈癌的发生过程目前还不清楚。抑癌基因和原癌基因的遗传改变是参与这一过程的重要因素。肺癌肿瘤抑制因子1(tumor suppressor in lung cancer 1, TSLC1)基因是最初在肺癌中发现的抑癌基因, 与多种肿瘤的发生有关[2], 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缺失[3]。我们建立了检测TSLC1基因表达的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 为进一步研究TSLC1基因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宫颈癌细胞株(HeLa)由复旦大学遗传所惠赠。宫颈组织样本来自中国福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活检或手术患者, 宫颈癌患者33例(鳞癌29例, 腺癌4例), 高度鳞状上皮细胞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 HSIL)与低度鳞状上皮细胞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 LSIL)患者各20例。所有患者均经过病理检测证实, 年龄38~59岁。另有20例子宫肌瘤患者宫颈样本作为对照。正常全血样本由本研究组人员自愿提供。
Prism 7500实时荧光PCR仪(美国应用生物系统公司); Trizol试剂购自Sigma公司; PCR反应试剂购自TaKaRa公司。
引物与探针序列采用Oligo 6.0 软件设计, 目的基因TSLC1及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引物及探针序列见表1。
组织样本采用激光俘获显微切割方法分离约106个肿瘤细胞进行研磨, 然后采用Trizol试剂提取mRNA, 按照说明书进行提取。细胞株直接采用Trizol试剂提取mRNA。
TSLC1 mRNA与内参照GAPDH mRNA分别在独立的扩增管中进行扩增。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引物和探针各0.5 μ mol/L, mRNA模板5 μ L, 总反应体积为30 μ L。反应条件为:首先在42 ℃反转录30 min, 95 ℃变性2 min, 然后95 ℃ 30 s, 55 ℃ 15 s, 72 ℃ 30 s扩增40个循环。在55 ℃采集荧光信号。采用Prism 7500专用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所有统计分析均采用SPSS 13.0 软件进行, 基因表达差异采用χ 2检验。
![]() | 表1 引物与探针 |
采用合成的cDNA片段进行PCR扩增效率测定。TSLC1与GAPDH扩增效率分别为1.92与1.98, 两者扩增效率基本一致。
采用2组实验确定实时荧光PCR的检测下限。首先确定检测cDNA的灵敏度, 采用合成的cDNA片段进行PCR扩增灵敏度分析。将cDNA稀释成107~102拷贝/mL, 加入2 μ L进行实时PCR扩增, 灵敏度可以达到103拷贝/mL, 即每个反应体系2个cDNA拷贝。然后确定检测细胞悬液的灵敏度, 将正常全血样本分离白细胞后稀释为106、105、104、103、102、10个细胞/mL的悬液。各取1 mL离心收集细胞后提取mRNA, 提取产物稀释为50 μ L。取5 μ L加入反应体系进行反转录和PCR扩增。每个稀释度的样本进行5次重复, 结果见图1。灵敏度可达到102个细胞/mL, 即每个反应体系中包含10个细胞的mRNA。
采用浓度为104个细胞/mL的正常白细胞悬液进行PCR扩增的不精密度测定。取1 mL细胞悬液离心收集细胞后提取mRNA, 提取产物稀释为50 μ L, 取5 μ L加入反应体系进行逆转录和PCR扩增, 每次检测采用10个重复, 连续检测 5 d, 计算阈值循环数(Ct)值的变异系数(CV)。同一次扩增的CV为1.2%(图2), 总CV为3.1%。
分别培养的5株细胞分别检测3次, 均未发现有TSLC1基因表达, 而GAPDH基因在所有细胞株中均出现表达。
宫颈癌发生中涉及到多种抑癌基因表达降低或缺失。TSLC1基因是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发现的抑癌基因, 位于染色体11q23.2, 其编码产物为免疫球蛋白超家族蛋白, 参与细胞间的相互作用[4]。在肿瘤组织中, TSLC1基因常常出现启动子区超甲基化或杂合缺失, 从而使其表达程度显著降低或者表达缺失[5]。TSLC1表达缺失与多种肿瘤的发生有关, 在肺小细胞肺癌、食管癌以及宫颈癌中都发现明显的TSLC1表达缺失[6~8]。
目前公认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触发因素, 但仅仅HPV感染并不能导致宫颈癌的发生, 感染HPV的妇女只有一小部分会发展成为宫颈癌[1]。如何在HPV感染后尽早区分有可能发展成为宫颈癌的患者, 并针对性地进行早期干预, 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其中抑癌基因的甲基化、杂合缺失和表达缺失是近年来研究的重点, 其目标之一就是寻找能够早期区分不同发展方向的癌前病变。本研究建立检测TSLC1基因mRNA表达的实时荧光PCR, 灵敏度可以达到每反应10个细胞, 总不精密度为3.1%。可以作为检测TSLC1基因表达的可靠工具, 为进一步研究TSLC1基因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另外, 实时荧光PCR已经成为临床实验室的常规手段, 一旦能够确定TSLC1基因表达的临床价值, 本研究即能方便地应用到临床实践。
有关TSLC1基因表达与宫颈癌发生的研究尚不多见。Steenbergen等[3]于2004年首先报道TSLC1基因表达缺失与宫颈癌发生有关。Yang等[9]报道TSLC1基因在正常宫颈组织、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fraepithelial neoplasia, CIN) I、CIN II、CIN III和宫颈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100%、78%、74%、26%和23%。由于在早期的癌前病变中存在TSLC1基因表达缺失, 因此认为TSLC1基因失活可能参与了宫颈癌的早期发生过程。本研究采用所建立的实时荧光PCR检测各类宫颈组织, 发现在正常组织、LSIL、HSIL和宫颈癌组织中TSLC1基因的表达率分别为100%、75%、55%和24%, 这一结果与Yang等[9]的报道基本一致。然而, HPV感染患者如果发生TSLC1基因表达缺失, 是否更容易发展成为宫颈癌, 还需要长期的跟踪研究才能确定。
总之, 本研究建立的检测TSLC1基因mRNA表达的实时荧光PCR方法灵敏度较高, 重复性好, 可以作为进一步研究TSLC1基因表达在肿瘤早期诊断中的价值的重要工具。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8] |
|
[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