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黄 海,男,1975年生,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临床生化及分子生物学研究。
胃癌是我国常见肿瘤之一。研究表明, 胃癌的发生、演变和细胞凋亡失控密切相关。因此, 有效控制肿瘤细胞的异常增殖、诱导其凋亡是治疗肿瘤的有效途径。近年来, 从祖国传统医学中发掘新的抗癌药物用于肿瘤治疗已成为当前一个新的研究方向[1]。吴茱萸碱是自中草药吴茱萸中分离出的最主要、具有生物活性的生物碱之一[2, 3], 已有报道吴茱萸碱具有治疗前列腺癌DU145和PC3[4], 白血病U937[5], 结肠癌COLO-205[6], 耐药乳腺癌NCI/ADR-RES[7]等的作用。我们将吴茱萸碱作用于体外胃癌SGC-7901细胞培养, 探讨吴茱萸碱抗胃癌SGC-7901细胞的机理, 为吴茱萸碱抗胃癌的治疗和应用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
1. 仪器与试剂 日本SANYO MCO-175型CO2培养箱; 日本NIKON ECLIPSE TE2000-U型倒置显微镜; 美国BioTeK ELX 800酶标仪; 美国BD FACSAria流式细胞仪; 改良型RPMI-1640培养基、双抗(美国HyClone 公司); 胎牛血清(四季青公司); Hanks液(捷瑞生物工程上海有限公司); 胰酶消化液(美国HyClone公司); 吴茱萸碱标准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胱天蛋白酶抑制剂(Z-VAD-FMK)(碧云天公司); 二甲亚砜(DMSO)(Sigma-Alderich公司); MTT(BETTER公司); 膜联蛋白V-异硫氰酸荧光素/碘化丙啶(Annexin V-FITC/PI)试剂盒(美国BD公司)。
2. 细胞株 胃癌SGC-7901细胞株由贵阳医学院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提供。
1. 细胞培养 SGC-7901细胞为贴壁细胞。用含10%胎牛血清、双抗(100 U/mL青霉素, 100 U/mL链霉素)的改良型RPMI-1640培养基, 接种在25 mL培养瓶中, 5% CO2、37℃恒温培养24 h后传代进行实验[8], 以2× 104细胞/孔接种于无菌96孔培养板中用于分析。
2. MTT法[9]测定细胞存活率 设置正常对照组10%FBS的RPMI-1640培养, 分别设置吴茱萸碱的终浓度为0.5、1.0和1.5 μ mol/L, 共3个实验组。各实验组分别设6个复孔, 96孔板培养12、24和36 h后, MTT法在570 nm波长处测定。
3. 流式细胞分析仪分析[10] 分别设置吴茱萸碱终浓度为0.5、1.0和1.5 μ mol/L, 分别同时加入Z-VAD-FMK至终浓度为20 μ mol/L[11]。培养12、24、36 h后离心, 加入4 ℃预冷PBS清洗细胞1~2次, 1 000r/min(离心半径5.3 cm)离心5min, 弃上清。用200 μ L Binding Buffer悬浮细胞, 并移入流式管中。每管加入5 μ L Annexin V-FITC混合后, 再加入5 μ L碘化丙啶(PI), 混匀。室温、避光反应10 min,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
实验组和对照组均重复3次操作, 结果用
吴茱萸碱的多个剂量组均可抑制SGC-7901细胞的存活率, 而且呈作用时间、药物浓度依赖性。酶标仪检测结果显示作用12 h后各实验组抑制SGC-7901细胞作用不明显, 作用24和36 h后, 不同浓度的吴茱萸碱均可抑制SGC-7901细胞增殖, 且随剂量和时间的增加抑制率的作用增强。见表1。
![]() | 表1 不同浓度吴茱萸碱在12、24和48 h对SGC-7901细胞抑制作用比较 ( |
1.5 μ mol/L吴茱萸碱作用于SGC-7901细胞24 h后可明显诱导SGC-7901细胞早期凋亡, 且1.5 μ mol/L吴茱萸碱+20 μ mol/L Z-VAD-FMK作用24 h的情况下也可诱导SGC-7901细胞早期凋亡, 但不如前者明显。见图1。
将1.5 μ mol/L吴茱萸碱和1.5 μ mol/L吴茱萸碱+20 μ mol/L Z-VAD-FMK分别作用胃癌SGC-7901细胞12、24和36 h, 细胞凋亡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吴茱萸碱对于SGC-7901细胞的凋亡作用在加入Z-VAD-FMK后仍然显著。见表2。
![]() | 表2 1.5 μ mol/L吴茱萸碱组、1.5 μ mol/L吴茱萸碱+20 μ mol/L Z-VAD-FMK作用SGC-7901细胞的凋亡率 ( |
本研究采用吴茱萸碱作用于胃癌SGC-7901细胞株, 观察对其生长和诱导凋亡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吴茱萸碱可抑制SGC-7901细胞的增殖, 其增殖率随着吴茱萸碱浓度的递增而逐渐递减, 同时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呈降低趋势。MTT法检测结果显示吴茱萸碱对SGC-7901细胞增殖的抑制, 半数抑制浓度为1.5 μ mol/L, 抑制能力随药物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强。
肿瘤的发生是多种基因的异常表达导致细胞过度增殖和凋亡抑制的结果, 从肿瘤的治疗角度考虑, 抑制肿瘤细胞的增生只能延缓肿瘤的进展, 不能治愈恶性肿瘤, 而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才是治疗肿瘤的有效途径, 故研究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对恶性肿瘤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流式细胞分析仪结合Annexin Ⅴ -FITC/PI检测, 吴茱萸碱可在作用胃癌SGC-7901细胞24 h后有效诱导其早期凋亡。在加入Z-VAD-FMK后, 吴茱萸碱仍可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 初步提示在吴茱萸碱诱导SGC-7901细胞凋亡过程中吴茱萸碱不但可以激活胱天蛋白酶通路, 而且还可以在胱天蛋白酶被抑制, 阻断该途径的情况下, 可能还有其他的通路诱导该细胞凋亡。
吴茱萸碱诱导胃癌SGC-7901细胞凋亡, 是其对该细胞体外抑制增殖作用的重要分子机制。除胱天蛋白酶凋亡通路参与外, 可能还涉及其他的机制, 有待进一步研究。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