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式绝对计数法与镜检法检测前列腺液白细胞的比较
周彦
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苏 连云港 222023

作者简介:周 彦,女,1963年生,学士,主任技师,主要从事微生物及免疫学研究。

摘要
关键词: 白细胞; 流式细胞仪; 绝对计数; 前列腺液; 镜检法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640(2010)12-0951-02

慢性前列腺炎(CP)是成年男性的常见病, 前列腺液(EPS)常规镜检白细胞数是传统的检查方法和诊断依据之一, 但存在计数结果与症状的严重程度不相关的现象[1]。我们采用流式细胞仪对前列腺液中的白细胞进行绝对计数, 并同期与镜检结果进行比较, 进一步探讨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白细胞数量的真实变化及意义。

一、材料和方法

1. 研究对象 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2007年5月至2008年7月男性科门诊送检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年龄18~60岁, 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慢性前列腺炎临床症状。

2. 样本采集 患者排尿后消毒尿道口按摩前列腺, 收集前列腺液于无菌的有盖尖底管中, 立即送检, 样本量< 75 μ L的弃之不计, 共选取符合要求的样本40份。

3. 检测方法 取同一份样本, 同时采用3种方法检测。(1)常规玻片法:取10 μ L样本于干净玻片上, 按《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要求镜检, 报告结果为白细胞数/HP; (2)计数板法:取10 μ L样本滴于深度为0.1 mm的专用计数板上加盖片, 计数结果为白细胞数/μ L; (3)流式细胞仪检测法:使用绝对计数管计数白细胞数, 取收集的前列腺液50 μ L加TRU-COUNT管与20 μ L CD45Percp抗体(美国BD公司)混匀, 室温避光放置20 min后加430 μ L 磷酸盐缓冲液(PBS)上机检测。在SSC与CD45散点图中圈出白细胞, 并与绝对计数微球相比, 计算出白细胞数/μ L。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igmastate软件进行t检验。

二、结果

计数板法结果和流式绝对计数白细胞结果的平均值进行对比。根据常规报告方式, 40例样本玻片镜检白细胞有8种不同结果, 报告数值相同的为一组, 将相对应的同一份样本用计数板法计数的白细胞数量(个/μ L)和流式细胞绝对计数白细胞(个/μ L)的数量作比较, 见图1

图1 手工白细胞计数结果与流式绝对计数白细胞结果平均值对比

将8组样本不同计数方法的结果进行了对比, 第1组只有1个病例, 未进行统计学分析。如图1所示, 当白细胞总量达3+或4+时, 2种方法结果一致。但常规报告的白细胞在少于2+时较为复杂。计数板法得出的结果与流式计数的结果相差很多。其中第3组和第5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第6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 0.01)。而第2组与第4组差异很大, 由于将玻片法报告结果相同分为一组, 组内变异度较大,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7、8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这说明当细胞浓度较高时, 计数板法与流式法结果较为一致。

三、讨论

玻片镜检法是检测EPS白细胞的常规方法, 但操作过程难于标准化, 结果变异大, 用计数板测定精子密度已为世界卫生组织(WHO)所推荐[2], 但检测EPS的白细胞数的相关研究较少。实验数据表明:在炎性感染不严重时, 流式细胞仪绝对计数与手工镜检的结果有着很大差异。分析原因如下:(1)与样本检测量和计数范围密切相关; (2)流式原理是利用荧光标记, 单个细胞检测, 更具有准确性和特异性。然而, 在日常工作中, 手工计数大都为不染色的直接镜检, 笼统地报告白细胞数/HP。因此手工操作一方面存在漏检的可能, 另一方面医生常把这一结果当做中性粒细胞分析, 无形中给临床造成了误导。由此可见, 这种差异很可能是造成白细胞含量与临床不符的主要原因之一。对此, 我们将作进一步研究。通过分析流式实验数据与临床症状之间的相关性, 发现其结果与临床较为相符, 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 采用流式细胞仪对EPS进行白细胞绝对计数, 对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断和治疗将具有更真实的参考价值, 也为EPS的常规检查探索一条新的途径。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谢辉, 陈必成, 陈亦红, . 两种方法检测前列腺液白细胞的比较[J].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4, 19(2): 107-108. [本文引用:1]
[2] WHO. WHO laboratory manual for the examination of human sperm-cervical mucus interaction[M]. 4th e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