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王 炜,男, 1973年生,学士,主管技师,主要从事临床生物化学专业与质量管理。
糖尿病早期肾功能损伤主要是以高血糖产生的过高浓度终末糖基化产物(AGE)造成肾小球硬化为主要特征的损伤, 使尿蛋白自肾小球过量滤过而增多。这种病变自糖耐量降低(IGT)期开始, 属可逆病变。随着高血糖有效控制, 可以使未被纤维组织取代的肾小球恢复功能, 阻断病变进展过程; 当病变进展至糖尿病肾病(DN)时, 病变即变为不可逆状态, 大量肾小球硬化丧失功能, 病变可逐步进展为终末期DN伴尿毒症[1]。早期患者除高血糖外少见其他特征性的症状体征, 早期肾损伤的诊断及病情判断对有效预防慢性肾功能衰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随着近几年肾病检测技术的发展, 我们对尿液蛋白定性检测为阴性的糖尿病患者进行尿微量白蛋白(mAlb)、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血清β 2-微球蛋白(β 2-MG)联合检测, 以探讨其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中的临床意义。
1.研究对象 临床确诊的糖尿病患者103例, 其中男63例、女40例, 年龄38~63岁; 其中已伴发肾病的患者21例, 男15例, 女6例, 年龄45~63岁。对照组69名均为健康体检者, 其中男43名、女26名, 年龄32~55岁。
2.检测方法 Cys C、β 2-MG、mAlb均采用免疫增强比浊法, 试剂由浙江康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仪器为日立7170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同时测定血清尿素氮(BUN)及肌酐(Cr)含量。采用真空分离胶试管采集受检者空腹血, 15 min后离心分离血清, 尿液样本取晨尿, 2 h内完成测定。
3.统计学方法 使用 SPSS 13.0 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各项参数以
糖尿病组血清Cys C、β 2-MG及尿mAlb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 0.05), 见表1; 而BUN和Cr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仅已伴发肾病的患者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其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
![]() | 表1 糖尿病组及对照组各项目水平比较 |
尿mAlb属中分子肾小球性尿微量蛋白, 检测灵敏度及特异度较高。尤其适合于糖尿病早期肾功能损伤筛查诊断, 是多种尿微量蛋白指标中最常用的优选项目。据报道, IGT期, 尿微量蛋白阳性检出率约为40%[2], 糖尿病期约为50.48%[3], 常为肾小球型。血β 2-MG主要由淋巴细胞产生, 是一种小分子蛋白质, 可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 正常情况下几乎全部由肾小管重吸收, 血液中含量很低。血β 2-MG升高主要由于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4], 与肾小球滤过率呈显著负相关。Cys C现已替代血清Cr作为评估肾小球滤过率的指标, 在临床早期诊断肾功能损伤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不受人体肌肉量、代谢、年龄、性别及炎症等因素的影响, 是反映肾小球滤过率理想的内源性标志物[5]。而传统的BUN、Cr不能灵敏地反映肾功能状态, 只有当肾小球滤过率下降50%后才开始升高。
糖尿病引起的肾功能损害已占到总数的30%左右, 为了早期发现该类疾病引起的肾功能损害, 及早进行干预以逆转或延缓肾功能损伤, 临床迫切需要找到并使用一些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检测指标, 而将以上3种指标联合使用, 将极大提高早期肾损害诊断的灵敏度与特异性, 提高检测阳性率和诊治效率。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1] |
|
[2] |
|
[3] |
|
[4] |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