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和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C-肽的偏差评估
马南花, 曾贝贝, 覃坚, 林虹
广西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检验科,广西 南宁 530031

作者简介:马南花,女,1961年生,学士,副主任技师,主要从事临床内分泌检验工作。

摘要
目的 比较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和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C-肽结果的一致性,并对其进行偏差评估。方法 依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EP9-A文件要求,每天选取临床样本8份,分别用2种方法测定血清C-肽,连续测定5 d。以放射免疫法( X)为对比方法,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 Y)为评价方法,对测定结果计算回归方程、 t检验、配对秩和检验和偏差评估。结果 2种方法测定结果的回归方程为 Y^=0.993 0 X+ 0.027 2,相关系数( r)= 0.987 5( P<0.001)。C-肽含量在0.4、0.5、1.0、5.0、10.0 ng/mL时,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相对于放射免疫法的偏差分别为6.10%、4.75%、2.02%、-0.16%、-0.43%。结论 C-肽水平≥0.4 ng/mL时,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与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C-肽具有很好的相关性;C-肽水平<0.4 ng/mL时,两法的相对偏差较大。
关键词: C-肽; 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 放射免疫法; 偏差评估
中图分类号:R446.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640(2010)11-0903-03
Abstract
Keyword:

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用于检测血清C-肽具有操作简便、快速、样本用量少等优点, 尤其是国产化的试剂, 价格适中, 特别适合于中小型医院。最近该试剂盒开发技术研究报道较多[1, 2], 而关于临床检测研究偏少。本研究依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批准的《用患者样本进行方法学对比及偏差评估EP9-A指南文件》[3], 以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C-肽为对比方法, 对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测定C-肽的结果进行线性分析和偏差评估, 以探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测定血清C-肽临床应用的可行性。

材料和方法
一、检测系统

时间分辨检测系统为上海新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Anytest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仪, 试剂及定标液为苏州新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90530)。放射免疫检测系统为合肥科大创新股份有限公司中佳分公司生产的GC-2016 型γ 放射免疫仪, 试剂、定标液为山东三维生物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90720)。试验前均请厂家工程师对仪器保养及校准。

二、样本来源

选取广西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新鲜血液40份, 其中健康体检者38份, 2型糖尿病患者2份, 其血清无溶血、脂浊、黄疸。4 h内完成加样检验。

三、方法

以放射免疫检测系统为对比方法(X), 时间分辨检测系统为评价方法(Y)。实验人员为技术熟练操作者, 严格按比对试验程序及试剂说明书要求检测。每天对8份新鲜血清用2种方法按顺序1→ 8和8→ 1测定, 重复5 d, 多测1 d为备用数据。

四、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3.0软件, 测定结果用 x̅± s表示, 将2种方法的结果进行回归分析、t检验、配对秩和检验和偏差评估。

五、数据收集与处理

1. 随程监控数据, 计算 x̅s、变异系数(CV)。按要求批内CV< 10%、批间CV< 15%。

2. 离群值检验。2种方法(Y, X)重复测定每个样本的结果, 计算DXi, D Xi¯; DYi, D Yi¯。若有DXiDYi超出4倍的D Xi¯D Yi¯为离群点[4], 予以剔除, 补入备用的数据。

3.每个样本每种方法重复测定的结果配对, 进行配对秩和检验。2种方法测定结果的 Y¯X¯进行t检验。

4. 线性分析。计算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Y)与放射免疫法(X)每对测定结果的 Yi¯Xi¯, 并以 Yi¯Xi¯绘制散点图。计算相关系数(r)、回归系数(b)、截矩(a), 回归方程Y^=bX+ a, 判断r值的合适性。

5. 绘制偏差图。以( Yi¯- Xi¯)为Y轴, Xi¯X轴, 绘制偏差图。以相对偏差(SE)≤ 1/2总偏差(TEA)为评估偏差依据, 确定临床可接受范围。

结 果
一、质控

随程质控数据在质控范围内, 测定结果< 4倍的D Xi¯D Yi¯

二、离群值检验

2种方法测定血清C-肽结果, Y第4号、X第34号为离群点, 予以剔除, 补录备用数据。

三、C-肽含量≥ 0.4 ng/mL时2种方法结果比较

1. 2种方法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25 6, P> 0.05), 说明2种方法测定结果相同; 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配对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087, P> 0.05), 说明重复测定结果相同。放射免疫法配对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719, P> 0.05), 说明重复测定结果相同。见表1

表1 2种方法测定结果及每个样本重复测定结果的差值比较

2. 线性分析显示, 回归方程为Y^=0.993 0X+ 0.027 2(r =0.987 5, P< 0.001), 见图1r> 0.975, 可认为X的取值范围合适, 数据满足要求[4]

图1 C-肽双份测定平均值的散点图

3. C-肽TEA为11.7%[4], 其1/2为5.85%。本研究C-肽值为0.5、1.0、5.0、10.0 的SE均< 5.85%, 说明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和放射免疫法测定结果的偏差均在临床可接受范围内。C-肽值为0.4 ng/mL的SE为6.10%, 接近5.85%的临床可接受范围, 见表2图2

表2 2种方法的相对偏差

图2 C-肽均值( Yi¯- Xi¯)- Xi¯的偏差图

四、C-肽含量< 0.4 ng/mL时2种方法结果比较

C-肽含量< 0.4 ng/mL时, 2种方法测定结果的SE最大为26.5%。

讨 论

C-肽与胰岛素呈等分子数分泌, 与内源性胰岛素无交叉反应, 而药用胰岛素又不含C-肽, 故检测C-肽能更好地评价胰岛素β 细胞分泌和储备功能, 对糖尿病分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的疗效观察等有重要意义[5], 已成为临床常检项目。因此, C-肽测定方法的简、快、准将更具实用性。本研究依据NCCLS EP9-A文件, 对2种血清C-肽的测定方法进行了比较, 并探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测定血清C-肽的可行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 C-肽浓度为0.5 ng/mL以上时, 其SE均< 5.0%, 且均在临床可接受范围内。而C-肽浓度为0.4 ng/mL时, 其SE为6.10%, 接近允许误差要求。在0.40 ng/mL以下, 2种方法偏差较大; 在0.5 ng/mL以上时, 两者相关性好, 具有可比性。

据文献报道, 正常人空腹血清C-肽为(1.0± 0.23)ng/mL(放射免疫法) [5]; 1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清C-肽为(0.30± 0.18) ng/mL(化学发光法)[6] 。本研究采用的试剂说明书提供1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清C-肽在(0.18± 0.14)~(0.51± 0.54) ng/mL, 2型糖尿病患者C-肽在(0.50± 0.37)~(1.48± 0.72) ng/mL。由此可见, 放射免疫法与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的检测范围覆盖临床监测人群的C-肽范围。表明2种方法都可应用于临床。

放射免疫法准确、灵敏, 特异性强, 技术成熟, 经济实惠。但放射性核素污染环境, 试剂有效期短, 且操作步骤多, 历时长, 甚至次日才能出报告。而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标记物稳定, 试剂有效期长, 无放射性, 标准曲线稳定, 同批次可设定参考曲线或两点定标, 操作简便、快捷, 利于批量检测, 具有较乐观的临床应用前景。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裴兵, 吴娟, 刘家喜, . C-肽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方法的建立[J]. 医学研究杂志, 2009, 38(5): 132-134. [本文引用:1]
[2] 刘忠民, 张婷, 冯健明, . C-肽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试剂盒的研制[J]. 检验医学, 2009, 24(7): 514-517. [本文引用:1]
[3] National Committee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Stand ards. Method comparison and bias estimation using patient sample[S]. EP9-A2, NCCLS, 2002. [本文引用:1]
[4] 曹荣桂. 医院管理学临床实验室管理分册[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 139-140, 208-209, 210. [本文引用:3]
[5] 王自正. 现代医学标记免疫学[M].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0: 182-183. [本文引用:2]
[6] 郭钊林. 糖尿病与C-肽释放试验的相关性分析[J]. 中国现代医生, 2009, 3(13): 106-107.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