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余文红,女,1970年生,主管技师,主要从事血检与止血障碍性疾病的检验工作。
临床上异型淋巴细胞和淋巴细胞形态异常在许多疾病中都有检出的可能, 尤其在以EB病毒感染的急性传染病中多见, 冬春之际频发在青少年和学龄儿童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就是最常见的疾病[1]。由于疾病发生在流感多发季节, 症状缺乏特异性, 实验室检出异型淋巴细胞通常成为临床诊断的依据或进一步检查的路径。本研究结合新型XT-4000i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具备的异型淋巴细胞检出模式和对形态异常高荧光染色的淋巴细胞计数能力、经典的显微镜异型淋巴细胞检查、EB病毒壳抗原(EBV-VCA)抗体的检测的实验研究, 来探讨血液分析仪在异型淋巴细胞检测和相关疾病诊断提示中的意义。
Sysmex XT-4000i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及配套试剂; OlympusBX-31显微镜; KHB ST-360酶标仪; ZEUS Scientifi公司提供的EBV-VC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试剂盒。
1. 样本 采自2009年10月至2010年3月瑞金医院门诊和住院发热待查患者共230份静脉血, 年龄在4~35岁。
2. 方法 静脉血采用BD公司提供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的真空采血管采集后充分混匀, 于1 h之内在Sysmex XT-4000i全自动血液分析仪上完成检测; 同时每份标本制备合乎要求的血涂片, 瑞特染色后由2名有经验的操作人员根据临床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文件H20-A2, 用Olympus-BX31显微镜的油镜在血涂片体尾交界处观察分类200个白细胞, 计数异型淋巴细胞的百分比。分类过程采用单盲试验, 结果采用2人异型淋巴细胞计数百分数的平均值。及时分离静脉血, 离心后制备血清置-30℃保存, 同时用ELISA检测EBV-VCA, 将阳性例数分别与上述对应比较, ELISA检测VCA具体步骤如下:将待测血清100 μ L加入到相应的反应孔中, 同时做好阴性、阳性、空白对照。温育30 min洗板后加入结合剂100 μ L, 再温育30 min洗板后加入显色液3, 3', 5, 5'-四甲基联苯胺(TMB)100 μ L, 温育10~15 min后加入终止液。30 min内置于450 nm波长下读取吸光度。
按照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的标准对手工分类结果进行分析, 异型淋巴细胞超过20%者结果判为“ 1” , 低于20%或未见异型淋巴细胞者判为“ 0” 。所有数据统计分析由SPSS10.0完成, 采用非参秩和检验, 即Manne-Whitney。仪器的报告结果和镜检结果的相关性分析。
一、对被检测的230例临床标本进行统计分析, 仪器没有异型淋巴细胞异常报警的167例, 占检测总数的72.6%, 仪器报警信息区有异常信息提示的63例, 占检测总数的27.4%。63例全部用ELISA检测EBV-VCA和镜检, 其中44例镜检阳性, 40例EBV-VCA检测数值呈阳性。按日期选取仪器没有报警信息的50例标本进行显微镜复检, 结果二者的符合率达98%。63例仪器报警和50例仪器未报警的标本与显微镜检查结果比较, 见表1。
![]() | 表1 XT-4000i血液分析仪和显微镜形态检查异常淋巴细胞检出结果 (份) |
根据表1, 可得出XT-4000i血液分析仪对形态异常的淋巴细胞检出能力的有关预测值分别为:敏感度为100%, 特异度为72.5%, 阳性预测值为69.8%, 阴性预测值为100%, 准确度为83.2%。
从HFLC#和HFLC%提示与显微镜复检结果看, XT-4000i血液分析仪采用单独通道对异型淋巴细胞进行测定, 并在研究屏幕上提供了参数HFLC#和HFLC%, 我们将其与显微镜复检结果进行了比较, 仪器提示异常与镜检结果比较见表2。
![]() | 表2 高荧光淋巴细胞检出值与显微镜形态异常淋巴细胞检出结果 (份) |
以镜检法检出形态异常淋巴细胞为阳性, 结果提示仪器对异型淋巴细胞的判断具有一定的假阳性。有异常提示的标本, 其中5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标本镜检分类原始粒细胞在50%~93%而未见异型淋巴细胞, 可能这些患者标本原始粒细胞体积较小而对仪器造成干扰; 1例为淋巴细胞绝对值增高仪器有异常提示而镜检未发现异型淋巴细胞。仪器无异常提示的标本50例中镜检有1例发现变异淋巴细胞(仪器显示单核细胞百分率增高)。
二、异型淋巴细胞检出与EBV-VCA检测阳性的关系
在EB病毒感染后, 免疫系统会作出相应的反应并形成抗病原体的特异性抗体。使用免疫学方法可以在血清中检测出这些抗体。通过实验研究对XT-4000i血液分析仪和镜检发现的异型淋巴细胞的63例以及二者均无发现异型淋巴细胞的50例患者血清标本与ELISA检测结果分析, 可见44例XT-4000i血液分析仪和镜检均检出异型淋巴细胞的患者, EBV-VCA阳性率最高(90%), 单独XT-4000i血液分析仪异型淋巴细胞报警的19例和未检出异型淋巴细胞的50例患者中也有一定比例的EBV-VCA阳性率, 分别为31.6%和16%。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Epstein-Barr病毒(EBV)感染所致, 青少年是EB病毒易感人群, 同时也是异型淋巴细胞出现较多的疾病, 临床上往往具有一定的诊断提示意义[2]。异型淋巴细胞现认为是由T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转化而来的, 少数为B淋巴细胞, 正常人外周血中偶尔能见到。根据细胞特点, 异型淋巴细胞可分为泡沫型、不规则型、幼稚型三型[1]。外周血中异型淋巴细胞增多常见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可大于10%以上。此外也见于病毒性肝炎、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结核、胶原性疾病、恶性淋巴瘤、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某些药物刺激反应、粒细胞缺乏症等[3]。
XT-4000i血液分析仪, 除了常规检测功能外, 还具有检测异型淋巴细胞的功能。仪器采用DIFF通道检测高荧光强度淋巴细胞(high fluorescence lymphocytes, HFL)区域即HFLC计数, 提供异型淋巴细胞的绝对值和相对值。实验室人员可根据这些信息, 从大量的标本中挑出需要显微镜复检的标本, 这样可提高工作效率, 并保证对重点标本的严格镜检。本研究对230份外周血标本, 用XT-4000i血液分析仪、显微镜法检测异型淋巴细胞百分比, 用ELISA检测EBV-VCA。其结果反映出XT-4000i血液分析仪对异型淋巴细胞的检出具有较好的临床提示作用, 尤其在阴性排除上与显微镜检查的一致性较高。这对于实验室快速可靠的捕捉异型淋巴细胞信息, 提升临床学科对相关疾病的诊断效率是有益的。通过对EBV-VCA抗体的检测也提供临床在异型淋巴细胞检出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意义, 同时也提示即便没有发现异型淋巴细胞, EB病毒急性感染的可能依然存在[3]。
由于XT-4000i血液分析仪DIFF检测通道散点图上HFLC区域与单核细胞区域相邻, 异型淋巴细胞的检出易受到单核细胞的干扰; 且血细胞形态学的千变万化, 一些淋巴细胞形态介于异型和正常淋巴细胞之间, 亦会影响异型淋巴细胞的检出; 其荧光强度的差异也会影响到异型淋巴细胞的检出[4]。故XT-4000i血液分析仪对异型淋巴细胞的检出存在一定的价值, 但目前为止血液分析仪尚无法完全取代涂片对异型淋巴细胞形态学观察, 而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离开EBV抗体检测, 仍然是不能确诊的。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1] |
|
[2] |
|
[3] |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