噬菌体生物扩增法快速检测临床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及其耐药性
崔幸琨, 田艳生, 李红光, 王江勇, 张卫
华北石油总医院检验科,河北 任丘 062552

作者简介:崔幸琨,女,1968年生,学士,副主任技师,主要从事微生物学检验工作。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噬菌体; 药敏试验
中图分类号:R446.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640(2010)01-0075-01

噬菌体生物扩增(PhaB)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结核分枝杆菌(MTB)快速检测方法,操作简便、快速,价廉,无需特殊仪器,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我们于2007年10月至2008年7月间用PhaB法对临床标本进行MTB检测,并对其进行异烟肼、链霉素、利福平和乙胺丁醇4种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性检测,同时实施改良罗氏培养法及比例法药敏试验作比对。

一、材料和方法

1. 标本来源 153例痰标本来自华北石油总医院2007年10月至2008年7月门诊及住院患者。

2. 试剂和材料 MTB噬菌体检测试剂盒(BIOTEC Lab产品,英国);利福平、乙胺丁醇药物粉剂(上海信谊药厂);异烟肼、链霉素药物粉剂(Sigma公司,美国);Middlebrook 7H9培养基(BD公司,美国)。

3. 实验方法 (1)PhaB法检测MTB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2)改良罗氏培养法检测MTB参照中国防痨协会制定的《结核病诊断细菌学检验规程》;(3)PhaB法药敏试验的药物终浓度为:利福平40 μg/mL、异烟肼0.2 μg/mL、链霉素4 μg/mL、乙胺丁醇2 μg/mL,方法及判定标准参照文献[1,2];(4)比例法药敏试验参照中国防痨协会制定的《结核病诊断细菌学检验规程》。

二、结果

1. PhaB法检测MTB的阳性率为45.3%(69/153),改良罗氏培养法为41.8%(64/153)。2种分离检测方法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3, P>0.05)。以改良罗氏培养法结果为评价标准,PhaB法的敏感性为95.3%,特异性为94.4%,阳性预测值为88.4%,阴性预测值为96.4%,准确性为92.8%。

2. 耐药性检测结果提示,PhaB法与比例法链霉素药敏结果符合率为95.1%,异烟肼药敏结果符合率为96.7%,利福平药敏结果符合率为93.4%,乙胺丁醇药敏结果符合率为95.1%。以比例法结果为评价标准,PhaB法检测4种药物耐药性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分别为:链霉素,93.8%、95.6%、88.2%、97.7%、95.1%;异烟肼,95.2%、97.5%、95.2%、97.5%、96.7%;利福平,85.0%、97.6%、94.4%、93.0%、93.4%;乙胺丁醇,87.5%、97.8%、93.3%、95.7%、95.1%。

三、讨论

我们采用PhaB法检测153例痰标本中的MTB,与改良罗氏培养法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国外报道[ 3]相符。本研究还发现噬菌班数量与标本中活菌数量呈正相关,建议可根据噬菌斑的动态变化观察抗结核治疗效果。事实上,PhaB法从标本的收集到结果的读取只需2~3 d,传统培养法的阳性报告时间为3~8周,报告时间大大缩短,PhaB法为疾病的早期诊治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以比例法药敏结果为评价标准,说明PhaB法检测4种一线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性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测定利福平和乙胺丁醇耐药性的敏感性稍低,是否与样本量较小及药物浓度有关,有待于进一步证实。此外,传统的MTB耐药性检测都是使耐药菌生长,而本法则是将耐药菌株裂解,因此更安全、可靠,对预防、控制多重耐药MTB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PhaB法检测MTB及其耐药性较传统培养法有如下优点:(1)快速,简便,价廉,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2)肉眼即可观察结果,不需特殊仪器设备,便于基层医院推广应用;(3)PhaB法检测是将耐药菌株裂解,在预防结核病的实验室传播和控制耐药菌株的流行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王洁, 崔振玲, 胡忠义, . 噬菌体法同时检测四种一线抗结核药物耐药性[J]. 中华传染病杂志, 2006, 24(2): 102-105. [本文引用:1]
[2] Wilson SM, Al-Suwaidi Z, McNerney R, et al. Evaluation of a new rapid bacteriophage-based method for the drug susceptibility testing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J]. Nat Med, 1997, 3(4): 465-468. [本文引用:1]
[3] Phulpoto MA, Qayyum S, Rizvi N, et al. Diagnostic yield of fast plaque TB test for rapid detection of Mycobacterium in tuberculosis suspects[J]. J Pak Med Assoc, 2005, 55(2): 57-60.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