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周火根,男,1961年生,副主任技师,主要从事医学检验及教学管理工作。
了解临床分离表皮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变迁情况,为选择治疗药物提供依据。
方法用WHONET 5软件统计分析2003至2007年临床分离菌株耐药性的变迁情况。
结果5年中临床分离的菌株按病区分布,以重症监护病房(ICU)最高,为23.3%~30.8%。耐苯唑西林株占63.0%~76.8%。青霉素、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81.3%~98.8%),其次是红霉素(77.1%~88.4%)和左氧氟沙星(64.9%~73.3%)。对喹奴普汀/达福普汀、利奈唑烷的耐药率比较低,分别为0.0%~0.5%和0.0%~1.4%。尚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菌株。
结论表皮葡萄球菌在临床的分离率正逐年增加,已成为医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由于此菌呈多重耐药的特性,应当引起临床的关注。
表皮葡萄球菌是人类体表及呼吸道的正常寄生菌,是机会感染菌,可引起社区和医院感染,感染常以化脓性为特征,如果未经及时治疗,感染可扩散至周围组织或经菌血症转移至其他器官。目前临床上对宿主免疫功能受损的特殊群体的监测和治疗非常关注。有资料显示,表皮葡萄球菌临床的分离率不断增加,且对现有的抗菌药物呈多重耐药(multiple-drug-resistance)[ 1~ 3]。本研究对永康市几家医院自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表皮葡萄球菌的分离率及其对临床常用的16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化情况作回顾性分析。
2003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表皮葡萄球菌的分离株及耐药性资料来自永康市各级医院临床微生物实验室。2003年73株、2004年112株、2005年172株、2006年211株、2007年253株(对同一患者在治疗期间多次分离自同一样本菌株计为1株)。
使用常规细菌鉴定法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操作匀按各家单位的细菌鉴定操作规程进行。质控菌株统一使用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提供的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5923)。
采用标准纸片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16种抗菌药物纸片均购自瑞士BBL公司,分别为β-内酰胺酶纸片、青霉素(10 U/片)、氨苄西林(10 μg/片)、苯唑西林(1 μg/片)、头孢唑啉(30 μg/片)、红霉素(15 μg/片)、克林霉素(2 μg/片)、利福平(5 μg/片)、庆大霉素(10 μg/片)、四环素(30 μg/片)、复方磺胺甲口恶唑(1.25/23.75 μg/片)、万古霉素(30 μg/片)、呋喃妥因(300 μg/片)、左氧氟沙星(5 μg/片)、喹奴普汀/达福普汀(15 μg/片)、利奈唑烷(30 μg/片)。质控菌株为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5923)。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当年文件规定的临界值判定敏感、中介和耐药。
采用WHONET 5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一、2003至2007年,表皮葡萄球菌在呼吸道样本(痰液)所占比例最高(68.5%、64.3%、56.4%、55.4%、53.8%),其次为分泌物(1.4%、4.5%、8.7%、9.0%、17.0%)和脓液(5.5%、6.3%、5.2%、9.5%、9.9%),血液及其他样本中也有一定比例,但相对较低;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分布最高(23.3%、28.5%、30.8%、27.0%、30.0%),其次为神经外科(11.1%、16.0%、9.3%、13.3%、8.3%)、神经内科(5.5%、9.8%、5.8%、9.5%、11.0%)、妇/儿科(8.2%、9.8%、9.3%、8.5%、10.3%)和血液科(6.8%、4.5%、7.6%、7.1%、6.6%),其他病区相对较低。
二、2003至2007年5年间临床各样本中分离的表皮葡萄球菌对当年所检测的16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显示,耐苯唑西林株占63.0%~76.8%。青霉素、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81.3%~98.8%),其次是红霉素(77.1%~88.4%)和左氧氟沙星(64.9%~73.3%)。对喹奴普汀/达福普汀、利奈唑烷耐药率比较低,分别为0.0%~0.5%和0.0%~1.4%。尚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菌株。见 表1。
![]() | 表1 5年分离的表皮葡萄球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株)] |
表皮葡萄球菌在自然界中无处不在,空气、水、灰尘及人和动物的排泄物中都可找到。表皮葡萄球菌能导致社区感染和医院感染,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因为近年来抗菌药物的滥用、泛用,导致机体菌群失调或基础疾病致使宿主免疫功能受损或减弱,表皮葡萄球菌所致感染的病例数上升[ 3~ 5]。表皮葡萄球菌自身对药物的耐受性高[ 2],早期准确鉴定对及时有效的抗菌药物治疗非常重要。根据NCCLS/CLSI的警告和建议,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无论体外试验的结果敏感与否,均应报告对所有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 1]。分析本地区多家医院2003至2007年该菌对16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显示,该菌对青霉素类和其他β-内酰胺类如氨苄西林等高水平耐药,同时还要关注喹奴普汀/达福普汀、利奈唑烷2种药,因为此类药物尚未在临床广泛使用,本资料中已经揭示有耐药菌株的出现。
[1] |
|
[2] |
|
[3] |
|
[4] |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