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BNP、HbA1c的变化与视网膜病变的关系
田俊华1, 莫百军2, 王宇军1
1. 嘉兴市第一医院检验科,浙江 嘉兴 314000
2.嘉兴市第一医院眼科,浙江 嘉兴 314000

作者简介:田俊华,女,1971年生,学士,主管技师,主要从事急诊检验及微生物检验工作。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浆B型钠尿肽(BNP)、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2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DR)的关系。

方法

分别应用Nycocard READERⅡ分析仪及Dxpress德帕思心梗心力衰竭快速检测仪检测167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包括2型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NDR)患者65例、2型糖尿病伴非增生性视网膜病变(NPDR)患者59例、2型糖尿病伴增生性视网膜病变(PDR)患者43例]及50名无糖尿病及严重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血浆HbA1c和BNP水平。分析各组间BNP、HbA1c水平变化及其与视网膜病变的关系。

结果

NPDR及PDR组HbA1c水平高于NDR组(P<0.05),且HbA1c水平越高,DR发生率越高(P<0.01)。NPDR组BNP水平与NDR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PDR组血浆BNP水平高于NDR组及NPDR组,并且随病变程度加重,其血浆浓度也增加(P<0.01)。

结论

PDR患者BNP及HbA1c水平均较高,因此二者联合检测可以间接反映老年DR发生和发展的程度以及是否伴有其他糖尿病性并发症。

关键词: B型钠尿肽; 糖化血红蛋白; 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
中图分类号:R44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640(2010)01-0042-02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视力下降或失明的主要原因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diabetic retinopathy,DR)和糖尿病性白内障。后者可通过手术治愈,而DR发展到一定程度可导致不可逆的视力丧失。此外,严重DR患者常常同时伴有糖尿病性心脏病、高血压、肾病等并发症。在治疗DR时常常需要综合治疗糖尿病其他并发症。因此早发现和早治疗DR并有效监测其发展非常重要。我们通过检测167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BNP) 及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1, HbA1c)水平并作眼底检查或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检查,分析BNP、HbA1c与DR发生、发展的关系。

材料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择嘉兴市第一医院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住院及门诊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67例,其中男98例,女69例,年龄53~78岁,病程3~25年。糖尿病诊断符合198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包括2型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non-diabetic retinopathy,NDR) 65例、2型糖尿病伴非增生性视网膜病变(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NPDR) 59例、2型糖尿病伴增生性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43例。另选50名50~70岁没有糖尿病及严重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作为对照组。

二、检测方法

所有病例均经眼科医生作眼底检查或眼底血管荧光素造影检查确诊有无DR,并按1984年全国第3届眼科学术会议DR分期标准分期。将其中Ⅰ、Ⅱ、Ⅲ期定为非增生期,Ⅳ、Ⅴ、Ⅵ期定为增生期。采用Nycocard READERⅡ分析仪检测 HbA1c;采用Dxpress德帕思心梗心力衰竭快速检测仪及原装配套试剂盒检测血浆BNP。

三、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数据以 x- ±s表示。多组均数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并做方差齐性检验。组间均数比较采用Student-Newman-Keuls检验。

结果

PDR组HbA1c、BNP水平高于NPDR组及NDR组( P<0.05)。随着血浆BNP水平增高,DR的严重程度也呈增加趋势( F=28 .63, P<0.01)。NPDR组与NDR组血浆BNP水平无差异( P>0.05)。而NPDR组HbA1c水平高于NDR组( P<0.05)。随着HbA1c水平增高,DR发生率呈增高趋势,同时DR的严重程度也呈增加趋势( F=33 .38, P<0.01)。NDR组BNP水平与对照组无差异( P>0.05)。NDR组HbA1c水平高于对照组( P<0.05)。见 表1

表1 HbA1c、BNP与DR的关系
讨论

本研究发现患者中有DR者HbA1c水平较无DR患者高并且随着HbA1c水平增高,DR发生率呈增高趋势,同时DR的严重程度也呈增加趋势,与以往的研究结果[ 1]一致。其原因可能是HbA1c是葡萄糖与体内红细胞的血红蛋白(主要是HbA1)以不可逆共价键结合形成的,主要反映测定前6~10周内患者的平均血糖水平。在糖尿病被控制和血糖浓度下降后,HbA1c浓度下降缓慢,常需数周时间,不易受患者近期用药(主要是降血糖类药物)、饮食等因素影响。同时HbA1c可能也参与了微血管的损害过程,成为微血管损害的重要因子[ 2],能够比较准确反映糖尿病病情及并发DR的情况。

Yano等[ 3]、 Liu 等[ 4]及王青等[ 5]的研究发现,糖尿病肾病可引起血浆BNP升高。因此,当糖尿病患者BNP水平升高除考虑心功能减退外,还需要考虑肾功能下降。李连喜等[ 6]的研究发现,有糖尿病血管并发症患者的血浆BNP水平高于无血管并发症的患者。DR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不同程度的DR患者BNP血浆浓度有何变化,目前报道不多。本研究发现PDR患者的血浆BNP水平要高于NPDR患者和NDR患者( P<0.01) ,并且随着血浆BNP水平增高,DR的严重程度也呈增加趋势( P<0.01)。而NPDR患者与NDR患者血浆BNP水平则无差异( P>0.05)。分析原因可能是:第一,PDR患者多伴有各种较严重的糖尿病性并发症,如糖尿病性心脏病、肾病及其他血管病变。患者DR越严重,其他的糖尿病并发症如糖尿病性心脏病、肾病也越严重 。本研究PDR患者均同时患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心脏病或/和肾病等并发症。而已有的研究显示伴有糖尿病性心脏病、肾病及其他血管病变患者的血浆BNP浓度要高于没有上述并发症的患者。第二,NDR和NPDR患者没有明显的其他糖尿病并发症或病变程度较轻,尚不足以引起血浆NBP浓度明显改变。

总之,BNP、HbA1c联合检测可以间接反映老年DR发生和发展的程度以及是否同时伴有的其他糖尿病性并发症。对于已发生DR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在治疗眼部病变的同时,定期检测HbA1c及BNP水平可以了解患者是否还患有心脏病、肾病等并发症,以便及时采取综合性治疗措施。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田俊华, 李莉, 莫百军. 老年人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与视网膜病变的关系[J].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2003, 18(6): 356-357. [本文引用:1]
[2] 李英, 徐景, 井楠. 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测定判断2型糖尿病患者肾损害程度的探讨[J]. 天津医药, 2002, 30(5): 280-282. [本文引用:1]
[3] Yano Y, Katsuki A, Cabazza EC, et al. Plasma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levels in normotensive noninsulin-dependent diabetic patients with microalbuminuria[J].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1999, 84(7): 2353-2356. [本文引用:1]
[4] Liu C, Agnes G, Corcuff JB, et al.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in type 2 diabetes: the influence of chronic renal failure and food[J]. Diabetes Care, 2005, 28(3): 752. [本文引用:1]
[5] 王青, 刘卫红, 冷峰. BNP在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中的变化[J].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2008, 30(3): 271-272. [本文引用:1]
[6] 李连喜, 陶征, 陈霞, . 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时血浆ANP、BNP及CNP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08, 24(2): 350-353.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