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刘辉,男,1960年生,硕士,教授,主要从事实验诊断研究。
探讨利用混合血清制备校准品的可能性,观察实验室间检测结果校准的效果。
方法分别检测单份血清和由这些单份血清制备的混合血清的生化指标,检测项目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白蛋白(Alb)、总蛋白(TP)、总胆红素(TBil)、尿素(Urea)和肌酐(Cr)。比较单份血清各项目检测值的均数与混合血清检测值的接近程度。将100份正常人血清(40岁以下成人,男女各半)等量混合为自制校准血清与1例患者血清同时送11家临床实验室检测,检测项目同前。依照同一实验室检测的自制校准血清检测值和《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给定的各项目的参考值对患者血清检测值进行校准,观察校准效果。
结果混合血清各项目检测值与单份血清测定值的均数十分接近。患者血清送11家临床实验室检测,ALT、AST、ALP、GGT、Alb、TP、TBil、Urea、Cr检测结果的变异系数(
肝、肾功能评价常用指标,混合血清具有较好的单份血清可加平均性;依照自制校准血清检测值和约定真值对待检血清检测值进行校准效果明显。
To investigate the possibility of using pooled serum as calibrator and observe the effects of the results in different laboratories on the determination of liver function and renal function.
Methods9 biochemical items including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 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 alkaline phosphatase (ALP), γ-glutamyltransferase (GGT), albumin (Alb), total protein (TP), total bilirubin (TBil), urea and creatinine (Cr) were detected in the individual serum and the pooled serum from the individual serum. The mean value of each item of individual serum was compared with the value of the pooled serum. A self made calibrator was prepared with equal volume pooled serum from 100 healthy individuals (adults under 40 years-old, male∶female=1∶1). This calibrator and one patient's serum being randomly selected were sent to 11 laboratories for the determination with different determination systems. The results of patient's sample were adjusted to the results of calibrator in the same laboratory according to National Guide to Laboratory Procedures (Third Edition).
ResultsThe means of the value from individual serum were closed to the value from the pooled serum. The coefficients of variation (
The measured value of pooled serum is closed to the means of the value from individual serum. The comparability of the results in different laboratories on liver function and renal function can be improved by the pooled serum as calibrator to adjust.
有关实验室间实验结果的一致性是国内外检验界长期关注的问题。不同检测系统间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这中间涉及2个关键问题,即标准品问题和检测方法(系统)问题[ 1]。我们的前期工作发现,对于评价肝、肾功能的多数生化项目而言,由等体积单份血清混合而成的混合血清与这些单份血清之间有较好的可加平均性;不同方法(系统)之间的误差多呈系统性。这些特点为减少和校准不同实验室检验结果的误差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为此我们进行了系统实验研究。
包括健康体检者血清和病房送检血清,体检者年龄20~40岁,无明确躯体疾病,根据实验设计按男∶女=1∶1随机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本。
1. 混合血清检测数值可加平均性的验证 随机选取14份病房送检血清,各取0.1 mL混合制成混合血清,共计15份样本。15份样本同时用Sysmex CHEMIX-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检测项目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白蛋白(Alb)、总蛋白(TP)、总胆红素(TBil)、尿素(Urea)、肌酐(Cr)。比较混合血清的检测值是否接近单份血清检测结果的均值。
2. 不同批混合血清检测数值的不确定性是否服从统计学抽样误差的验证 在体检者血清中随机选取20份,于各血清中取0.1 mL混合制成混合血清A,立即-20 ℃冻存;在另一批体检者血清中再按上述方法选取20份血清混合为混合血清B,立即-20 ℃冻存;如此共制备5份混合血清。将5份混合血清同时复融,充分室温平衡后同时用HITACHI 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检测项目同前。
3. 自制校准血清和待检血清的检测 随机选取体检者血清100份,将此血清等体积混合为自制校准血清。另选1份病房送检血清为待检样本血清。将自制校准血清和待检样本血清分别送往大连地区11家医院检验科检测,检测系统包括日立、东芝和奥林巴斯,所有单位均参加临床检验中心质控,检测当日处于在控状态。检测试剂均为标准配套试剂,检测项目同前。
1. 不同批混合血清检测数值的不确定性 按公式[ 2] σ
2. 不同单位检测结果的校准方法 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给定的各项目的参考区间的均值认定为自制校准血清的约定真值(校准值);对于因性别不同而给出的不同参考区间,其参考均值(校准值)按2个均值之和除以2计,其标准差( s)按公式 s总 =
![]() | 表1 肝、肾功能评价常用生化项目统一校准用参考校准值和 s |
单份血清等量混合可加平均性验证实验结果见 表2。混合血清检测值与单份血清测定值的均数十分接近,表明混合血清具有较好的可加平均性。
![]() | 表2 部分生化项目单份血清等量混合的可加平均性验证 |
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具有跨时空的可比性是医疗工作的基本需求。由于医学检验的目标物质多是大分子物质,其性质本身不稳定,有些本身就不是分子单一的纯物质[ 4]。因此采用标准品溯源并不是理想方案。经逐级溯源后由于传递误差,校准品到达基层实验室时的质控能力已经大打折扣。
从理论上讲,不同批次的大样本的混合血清其检测值应该恒定。本研究结果证明,对于肝、肾功能常用生化指标,混合血清在一定范围内(见 表2)有较好的单份血清相加平均规律(由于实际应用主要涉及正常人血清混合,故未对检测极端值血清的单份血清相加平均性进行观察)。同时,进一步证明其符合统计学抽样误差计算规律。这是建立混合血清校准品的理论和实验基础。按照这一规律,只要已知某一指标在人群中的检测 s就可以设计出混合血清校准品,并对校准品的质控性能进行描述。例如,对于在人群中 CV为30%左右的指标(多数生化指标如此,见 表1),用100份血清等量混合,其理论的批间误差(抽样误差)应在3%(30%/
本研究以大样本混合血清为自制校准血清,按文献值[ 3]对待检样本进行校准,其校准效果显著(见 表5)。有研究表明,不同实验室不同检测系统对常规生化项目的系列浓度的参考品,其检测数值均有良好的线性响应[ 5]。这是不同实验室、不同检测系统进行校准的实验基础,表明本研究的工作思路有较高的可操作性,有可能成为实现使检验结果跨时空可比的备选途径。
我们认为,对于离子等有较稳定和成熟质控手段的项目仍首选现有的质控手段;对于无法制备校准品的检测项目或新项目,采用本研究的工作方法可能效果更好;对于诸如血脂类检测项目,由于各地人群样本底值可能有较大的变化,大样本混合血清是否具有代表性和跨时空的稳定性还需进一步研究。
[1] |
|
[2] |
|
[3] |
|
[4] |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