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张莉,女,1965年生,学士,副主任技师,主要从事临床免疫学研究。
比较2种金标斑点渗滤法(DIGFA)试剂盒在测定D-二聚体浓度中的临床适用性。
方法同时采用NycoCard 公司与国产奥普D-二聚体检测试剂盒(D-D DOT)对234份血浆样本进行测试,比较2种方法的一致性。
结果D-D DOT线性范围内相关系数(
新的DIGFA D-二聚体检测试剂盒与进口NycoCard试剂盒有良好的一致性,能够满足临床需要。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applicability of two dot immunogold filtration assay (DIGFA) kits for detecting D-dimer.
MethodsThe kits from NycoCard and Upper (D-D DOT) were used to detect D-dimer in 234 plasma samples. The concordance was compared.
ResultsThe linear range of D-D DOT was 0.998;its within-run and between-run coefficients of variation (
The D-D DOT DIGFA kit has an excellent concordance to the kit from NycoCard and it can meet the needs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近十多年来,国内外的研究充分证实了D-二聚体检测对一些疾病的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如深静脉血栓栓塞(DVT)、肺栓塞(PE)、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心血管疾病、肝脏疾病、恶性肿瘤等。D-二聚体测定的常用方法有定性和半定量的胶乳凝集试验(LATEX)及定量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半定量胶乳试验简便、快速,但需肉眼观察试验结果,不同观察者主观差异对结果影响较大,结果不够准确,且敏感性不高,不能满足临床需要;传统ELISA的D-二聚体定量检测,虽然检测性能尚佳,但操作较复杂,每次需要做标准曲线,繁琐、耗时,不适于紧急情况下单个样本的检测,也不能完全满足临床急诊医疗的需要[ 1]。而近年来,随着金标记技术的发展,利用金标斑点渗滤法(DIGFA)测定血浆中D-二聚体含量的优势已有所展现。该法结合了LATEX及ELISA的优点,既简便、快速(3 min),又能定量,单个或成批标本可随时检测。本研究对国产新研制的D-二聚体检测试剂盒作了基本的性能评价,并将其与挪威进口试剂盒的临床测试结果进行了比较。
1. D-二聚体检测试剂盒(D-D DOT)及配套Uppergold U2 金标斑点法定量读数仪均由上海奥普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生产。另有奥普公司提供D-二聚体高值质控品及稀释液,质控品标示为D-二聚体5 mg/L。
2. 挪威NycoCard公司生产的D-二聚体单一试剂盒及配套测读仪NycoCard Reader Ⅱ。
进行2种试剂盒比对的标本为临床收集的新鲜枸橼酸抗凝血浆,共234份。
1. 线性评价 将高值质控品根据其标示浓度按比例精确稀释作为样本,计算其实际测试值与理论值在此范围内的线性关系。
2. 精密度评价 将浓度为0.3及3.0 mg/L的质控品作为样本,1 d内测定20次,之后每天测定2次,连续测定10 d。分别计算其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 CV)。
3. 回收率评价 将定值质控品按1∶1、1∶3、1∶9的比例混合加至新鲜健康人血浆中进行测定,每份测定3次,计算回收率。
4. 临床标本比对 同时使用国产及进口2种试剂盒对所收集的血浆样本进行测定。分别严格按照各自说明书进行操作。
利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比对结果进行配对 χ2检验、 Kappa一致性检验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
1. 线性评价 用D-D DOT检测5个浓度系列稀释的样本(0.3、0.5、1.0、2.0及3.0 mg/L),每份测定3次。所获得的实际测定值与理论值的线性回归方程为: Y=0 .979 1 X + 0 .068 4, r=0.998。此结果显示,在D-二聚体浓度为0.3~3.0 mg/L,即说明书所示线性范围内,该试剂盒线性良好。
2. 精密度评价 测定2个浓度样本的20次批内和批间 CV结果见 表1。总批内及批间 CV分别为10.77%和12.81%。
![]() | 表1 批内、批间 CV结果 |
3. 回收率评价 对按3种比例混合的样本进行测定。根据回收率=回收浓度/加入浓度×100%的方法计算,3个浓度的回收率分别为106.7%、94.4%、102.7%,总回收率为101.3%。
1. 234例样本中,D-D DOT检测D-二聚体阳性率为36.3%,NycoCard试剂盒为38.0%,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2.25, P>0.05)。二者阳性符合率为95.5%,阴性符合率为100.0%,总符合率为98.3%。见 表2。
![]() | 表2 2种试剂盒检测234例样本D-二聚体结果比较 |
2.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2种试剂盒检测结果进行 Kappa一致性检验,得 Kappa值=0.95,D-D DOT和NycoCard试剂盒结果具有非常好的一致性。
3. 在全部234例样本中,2种试剂盒均在读数范围内(D-二聚体0.1~5.0 mg/L)的样本数共99例。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Spearman分析,得Spearman系数为0.87,按照双尾检测,认为两者显著相关。
当前,D-二聚体的临床检测主要应用于排除静脉血栓栓塞(VTE),这其中包括了DVT和PE。VTE每年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71/10万,这其中约2/3为DVT,另1/3则是PE[ 2]。
静脉造影是最早应用于诊断DVT的方法,现仍是诊断DVT的金标准。但静脉造影是一种侵入性诊断方法,存在风险且价格昂贵。目前应用较多的一些非侵袭性的诊断方法仍较昂贵,且敏感性不高。国外研究资料显示,若D-二聚体检测水平正常,结合临床可有效排除DVT,不需要进一步超声检查[ 3]。若用D-二聚体在人群中大规模筛选和排除DVT,可以极大地节省时间和经费[ 4]。目前快速D-二聚体测定已作为DVT诊断的首选项目。
当前PE的症状和体征与其他多种疾病有重叠,常被误诊为其他疾病,鉴别诊断困难。肺血管造影、肺扫描并不普及。胸片、血气诊断特异性差。因此,在怀疑PE的患者中仅有不到35%的患者被真正确诊为PE。影像学诊断通常只能在大医院进行,其过程复杂[ 5]。有学者建议,临床上低度怀疑PE(如Wells积分<2)的患者加上血浆D-二聚体检测可以可靠地排除PE[ 6] 。
除VTE外,D-二聚体还是早期诊断DIC较敏感的指标。DIC发生前期,纤溶受抑,早期纤溶系统的启动以D-二聚体水平升高为主。血中D-二聚体水平检测对早期发现危重患者DIC,及时阻断其向纤溶亢进期发展有重要意义。
上述疾病理想的筛选试验应该具备快速、准确、简便的特点。而DIGFA检测D-二聚体就具备以下优点:可以单人份使用,可迅速获得测试结果,因此在基层医院也可广泛开展。这对血栓性疾病的诊断,尤其是对于低临床概率的排除性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D-二聚体检测没有国际标准品和行业标准品,各公司的标准品不统一、不通用,通常只适合于与其配套的检测系统的自身校正。另外,由于各个检测系统所使用的免疫抗体差异较大,抗原决定簇各有不同,从而造成不同的检测方法之间数据差异很大,其阳性率、敏感性、特异性均不同,甚至对于同一个样本(枸橼酸抗凝血浆)的读数亦存在较大差异。
D-二聚体项目目前公认的敏感性在90%以上,而特异性为40%~60%左右[ 7],因此诊断疾病时,其意义主要在于阴性结果,即他是用于排除性的诊断而非确诊性的诊断[ 8]。鉴于此现状,国际上通常将其作为定性试剂盒来进行评价,除考察敏感性、特异性外,还大致包括以下3个统计学分析:配对 χ2检验、 Kappa一致性检验、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
配对 χ2检验考察2种检验方法的结果或2类计数资料是否有本质差异。本研究显示,2种试剂盒的测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阴性符合率达到100.0%,阴阳不符的4例病例均为NycoCard试剂盒阳性而D-D DOT阴性,对于注重阴性排除试验的D-二聚体检测项目,这样的结果显示出D-D DOT更具临床适用性。
Kappa值即内部一致性系数,是评价判断一致性程度的重要指标,取值在0~1之间[ 9, 10]。有学者将其评价阶段分为: Kappa值≥0.75两者一致性较好;0.75> Kappa值≥0.4两者一致性一般; Kappa值<0.4两者一致性较差。本研究中2种试剂盒检验结果的 Kappa值达到0.95,说明他们具有非常好的一致性。
有研究显示,针对已上市的23种D-二聚体检测试剂盒之间的比对评估,他们的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在0.794~0.993之间[ 11]。本研究所采用的对照试剂盒NycoCard D-二聚体单一试剂盒也在其中。而D-D DOT与NycoCard试剂盒的Spearman系数为0.87,说明其与进口试剂盒间的差距并不大。
以上3项临床比对数据的统计指标和对试剂盒基本性能的评价结果均显示,D-D DOT完全能够满足临床的需要。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