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浓度的EDTA-K3对胰岛素测定干扰的实验研究
郭永铁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天津 300193

作者简介:郭永铁,男,1971年生,学士,主管技师,主要从事临床免疫学研究。

关键词: 胰岛素; 溶血; 胰岛素降解酶; 乙二胺四乙酸
中图分类号:R446.6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640(2010)01-0016-02

胰岛素的检测对糖尿病患者的诊治至关重要,而溶血会影响胰岛素的检测。溶血使破碎的红细胞释放出胰岛素降解酶(IDE)[ 1],IDE是一种依赖于锌的金属内肽酶,会使胰岛素的测定值不同程度地降低。国内有学者提出,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diaminetetraacetic acid,EDTA)可与锌形成络合物,间接抑制IDE降解胰岛素[ 2]。那么血样中EDTA的浓度达到多少才能有效抑制IDE呢?我们对此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预期效果。

一、材料和方法

1.研究对象 选取体检者37名,男23名,女14名,年龄31~45岁,经查均无异常。每人取血6 mL,平均置于6支试管中:2支干管、4支含有50 μL EDTA-K3的试管(浓度分别为30、40、50和60 mg/mL),抗凝管充分混匀,与1支干管离心后待测(5组样本以下简称干管组、30 mg组、40 mg组、50 mg组、60 mg组),另1支干管的血样采后立即冰冻至溶血,制成自身血红蛋白液。

2.仪器、试剂与方法 采用AXSYM免疫分析仪、胰岛素配套试剂(Abbott公司,美国)测定5组样本的胰岛素含量,检测后准确提取血清或血浆400 μL,加入16 μL血红蛋白液,以血细胞计数仪将血红蛋白浓度调节为5 g/L,室温静置3 h,检测溶血后的胰岛素含量。

3.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以干管组未溶血的检测值为原始标准值,数据采用 x- ±s表示,溶血与未溶血的组间样本均数间的显著性分析采用方差分析,同组溶血前后的数据采用配对 t检验,以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5组血清在未溶血状态下检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0.04, P>0.05);5组血清在溶血状态下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27.75, P<0.05);经 q检验分析,30 mg组与40 mg组、50 mg组与60 mg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8、0.94),其余各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同组溶血前后的数据经配对 t检验,干管组、30 mg组、40 mg组溶血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0 mg组、60 mg组溶血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 表1

表1 5组样本溶血前后胰岛素的检测结果( x- ±s,μU/mL)
三、讨论

EDTA是非选择金属络合剂,与重金属离子1∶1络合,血清中的金属离子全部被络合以后,才能屏蔽锌的作用。因此我们配制4种浓度的EDTA -K3溶液作为IDE的阻断剂, EDTA -K3加到血样后的最终浓度为1.5、2.0、2.5、3.0 mg/mL。检测结果显示,EDTA -K3对正常血清中胰岛素的测定均无影响;加入自身血红蛋白液后,干管组的胰岛素几乎被IDE完全降解,显著低于溶血前的检测值,与国内文献报道结果相似[ 3];而其他组溶血后的胰岛素检测值随着EDTA-K3浓度的增高,溶血的干扰逐渐减小,50与60 mg组溶血前后的胰岛素检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50 mg组EDTA -K3的浓度足以屏蔽IDE;30与40 mg组溶血后的胰岛素检测值显著低于溶血前,但却显著高于溶血后的干管组,这2组血清中的EDTA只屏蔽了部分锌的作用;而40 mg组比较30 mg组虽无显著性差异,但40 mg组中约1/4的检测值已经接近原始标准值,说明其中的IDE完全被抑制,可能是金属元素及IDE的个体差异所致。

综上所述,每毫升血样中加入50 μL浓度50 mg/mL的EDTA-K3既可以防止溶血后IDE对胰岛素的降解,又不影响胰岛素的检测,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但配制高浓度的EDTA-K3难度大,如何寻找一种临床实验室更乐于接受的方法,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Bennett RG, Fawcett J, Kruer MC, et al. Insulin inhibition of the proteasome is dependent on degradation of insulin by insulin-degrading enzyme[J]. J Endocrinol, 2003, 177(3): 399-405. [本文引用:1]
[2] 李伟雄, 周静. 溶血对血清胰岛素测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 中国热带医学, 2006, 6(8): 1475-1476. [本文引用:1]
[3] 沈云峰, 胡远贵. 溶血对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胰岛素的干扰[J]. 检验医学, 2007, 22(3): 359-360. [本文引用:1]